分享

你的假快乐好真啊!

 新用户0132SeYw 2023-10-25 发布于上海

你有多久没有快乐了?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快乐潜藏在每一天热气腾腾的生活点滴之中。但是却往往“犹抱琵琶半遮面”,需要去觉知,繁忙的心,过于繁杂拥挤,有时难以捕捉感知到这些细小,稍纵即逝的况味。于是留下的感知便是匆忙而逝的一日日,反而向内责怪反思自己是否快乐了。明明是自己种下的因,却责怪自己既成的果。越多的反思与责怪,向内探寻索取地越多,快乐越溜走地多溜走地远。快乐作为一种被感知的心情,过多的理性思考,反而将其拆解地片甲不留。生活中无需对快乐做精微研究,去发现感知它足矣。面对不快,无需过分走心分析。

让理性做理性的事,让感性做感性的事。让感性和快乐去链接,大胆去拥抱快乐。

快乐是一种习惯。同样的生活,有的人可能过得欢声笑语,有的人过得悄无声息。和容易快乐的人为伴,对快乐谨小慎微的人来说,是一剂社交快乐良方,在快乐的强大感召力下,深受快乐感染,染上快乐的“习惯”。暗示自己不快乐,渐渐思维模式便会被影响,快乐起来便越来越难了。即便是假装的快乐,也要快乐,“假作真时真亦假”,让快乐在生活中出现频率高起来,那快乐也逐渐会成为常客,快乐的思维习惯便会一点点形成了。思维一旦形成了惯性,快乐便会自然如约而至了。

快乐是一种能力,包含接纳包容的能力。如果对自我不认可,选择性的忽视或搁置那不认可的部分,快乐会到来,但是并不彻底,这暗藏起来的被自我排斥的部分,便会像炸弹一样埋在某处,在积攒到某个程度,被一些小事点燃导火索,在未知的时间和地点爆炸,自惭形秽,攻击自己,殃及他人。觉察、看到不被自己认可的部分,然后去接纳,正视本真的自我,看到自己的边界。既旁观自我,又参与做自我,体会流淌在自己生活中的经历,万千滋味,迎面而来。

快乐是一种选择。人生海海,甜苦相依,被我们定义为烦苦的事,自我便对原事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愁苦的注解,放大了原本苦的影响,消耗了大量的能量。旁观生活一件件的事,不预设哀苦,对悲苦也会多些平静的从容,减轻不快的体感。尝试一下《清醒地活》中的选择,“你不再建造正在发生的事情心理模型,反正生活还在继续。只觉知着这一切的发生就是非常舒服的状态”,微调一下选择,拭目以待欢喜感的上升。

佛学之中,讲究喜乐,含着平静的禅意,没有大开大合的兴奋快乐,却有小桥流水潺潺不绝的欢喜。追求心花怒放,总有奢侈之感,偶尔淡淡的快乐相伴,在这热气腾腾的生活中,甚是温度宜人,暗里飘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