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幼儿园很乖,回家就挑食?专家支招破解3类挑食宝宝

 妖精妈妈育儿经 2023-10-25 发布于北京

欣欣是一个4岁的小男孩,他在幼儿园表现得非常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他每天都按时吃饭,不管是什么菜都能吃得干干净净。可是一回到家,他就变了一个人,不愿意吃妈妈做的饭菜,总是说不好吃,不香,不新鲜。他只喜欢吃方便面,饼干,巧克力等零食。

妈妈为了让他多吃点正餐,就尽量满足他的口味,做他喜欢的菜。可是他还是不满意,总是挑三拣四,吃一点就说饱了。妈妈很着急,怕他营养不良,长不高长不壮。她试过各种方法:哄他,骗他,逗他,甚至打他,都没有用。她不明白为什么欣欣在幼儿园可以乖乖吃饭,在家就变成了一个挑食的小鬼。

孩子在幼儿园很乖,在家就挑食的原因

其实,欣欣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的表现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专家分析了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1、幼儿园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安排。

孩子每天都按时起床,上课,玩耍,午睡和吃饭。他们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只能跟着老师和同学一起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2、 幼儿园有集体的氛围和榜样效应。

孩子在幼儿园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影响和激励。他们会看到别人都在吃饭,也会跟着吃。他们会觉得吃饭是一件快乐和有意义的事情。

3、 幼儿园有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机制。

孩子在幼儿园如果吃得好,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如果吃得不好,会被老师批评或者罚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向或者负向的刺激。

4、 家庭有过度的溺爱和纵容。

孩子在家会感觉到妈妈对他的爱和关心,也会利用这一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会故意挑食,来引起妈妈的注意和同情。他们会发现妈妈为了让他吃饭,会做很多事情,比如买他喜欢的零食,做他喜欢的菜,甚至陪他看电视,玩游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知和习惯。

如何破解三类挑食宝宝

根据孩子挑食的不同表现,专家给出了以下三类挑食宝宝的解决方案:

1、只吃零食不吃正餐的宝宝

这类宝宝往往是因为吃了太多的零食,导致正餐没有胃口。妈妈应该控制孩子的零食摄入量,尽量不要在饭前给孩子吃零食,或者只给一点点健康的零食。同时,妈妈应该坚持给孩子做营养均衡的正餐,不要因为孩子不吃就放弃。如果孩子不吃正餐,就不要给他吃零食,让他感觉到饥饿的感觉。这样,慢慢地,孩子就会意识到正餐的重要性和好处。

2、不愿尝试新食物的宝宝

这类宝宝往往是因为对新食物有恐惧或者排斥。妈妈应该尊重孩子的喜好和感受,不要强迫或者逼迫孩子吃新食物。妈妈可以用一些有趣和创意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尝试新食物,比如给新食物起一个好听或者好玩的名字,比如“小熊蜂”(黄瓜),“小星星”(西红柿),“小火车”(面条)等;或者用新食物做一些可爱或者有趣的造型,比如“小兔子”(馒头),“小花朵”(蛋糕),“小鱼”(肉丸)等;或者让孩子参与新食物的制作过程,比如洗菜,切菜,搅拌,装盘等。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对新食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3、对某类食物有强烈偏好的宝宝

这类宝宝往往是因为对某类食物有特别的喜爱或者厌恶。妈妈应该理解孩子的口味和偏好,并且适当地满足他们。但是也不能完全迁就他们,要让他们明白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的营养价值和作用,并且要多样化地摄入各种食物。妈妈可以用一些巧妙和灵活的方法来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比如把孩子不喜欢的菜混合在他喜欢的菜里面;或者让孩子参与某类食物的选择和购买过程,比如带孩子去超市或者菜市场,让他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或者蔬菜等。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对某类食物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总之,孩子挑食是一个很常见但也很棘手的问题。妈妈们不要着急,也不要生气,要用科学和温柔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你的宝宝一定会变得健康和开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