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燕讲故宫·午门和前三殿

 北京的骑士 2023-10-25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门左右城墙向前伸出呈凹形,上有崇楼五座,并有阁道相连,俗称五凤楼。

  午门城楼内原来设有宝座,东西有钟鼓明廊,每逢朝会或庆典等都要鸣钟击鼓。战争凯旋,皇帝亲自到午门正楼举行受俘礼,明清两朝都曾举行过。在明朝,每年正月十五日于午门悬灯、赐宴,臣民可来门前观赏。

  午门共有五个门洞,清朝规定:正中的是皇帝出入的门,皇后在成婚日,入宫时经过一次,再是殿试的时候,宣布中了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个人,出来时能走一次。

  平时文武官员只能走东偏门,宗室王公走西偏门。东西两拐角处左右掖门是矩形洞,平时不开,只有在大朝的日子,文东武西,分别由掖门出入。再是殿试时贡士们出入,按会试考中的名次,单数走左掖门,双数走右掖门。清朝规定每月初五、十五、廿五日是常朝的日子。是日,如皇帝御殿,群臣在太和殿前行礼、奏事。如皇帝不御殿或不在京,王公大臣到太和门外、王公以下的官员只在午门前御路两旁分东西班坐班,如果没有大事,纠仪官查过班后,王公等从午门出来,大家即可散去。

  午门内,在规制严整的院中,一条玉带形的内金水河从西向东流过,跨过雕栏玉砌的内金水桥,便是雄伟的太和门。

  太和门,明初称奉天门,后称皇极门,清称太和门,全高23.8米。现存的太和门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明朝规定,文武官员每天拂晓,到奉天门早朝,皇帝也亲自来受朝拜和处理政事,叫御门听政。成化年间曾有人记述早朝前的光景是:“残月朦胧欲五更,禁门候立万灯明。”等到早朝完了,还是“满天星斗未曾收”的时光。

  早朝时文武百官行一拜三叩头礼后,有事者奏事,奏事完毕,由纠仪御史纠仪。早朝时,群臣中如有回顾、耳语、咳嗽、吐唾等失仪者,都要当场纠举,轻者“饶了”,重者罚俸、降秩(降级)。景泰年间,还规定有午朝,在奉天门东房的左顺门(今协和门)举行。左顺门对面右顺门(今熙和门),明朝也是百官奏事之所。明嘉靖三年(1524),从旁系继承皇位的朱厚熜为把自己列入正统,要把他母亲的尊号——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本生二字去掉,大臣们认为不应该,反复上书阻止,并集合在左顺门前哭谏,嘉靖皇帝竟前后三、四次下令, 将劝阻的大臣们关进诏狱,共拷讯了二百多人,有很多是朝廷重臣。这些人,有的停俸,有的削籍(开除),有的充军,有的廷杖,其中有17个人当即死于杖下。可见封建统治者的专横残暴。

  清初,皇帝曾在太和门受朝、赐宴等。但御门听政则移至乾清门举行。太和门东庑,协和门两旁为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检查皇帝交办事件办理情况的机构)、内阁诰敕房(办理皇帝封官、赐爵等命令的机构)和内阁门;西庑,熙和门两旁为翻书房(满汉文互译)、起居注馆(记录皇帝言行的机构)和膳房外库门。

  太和门内,在用汉白玉雕砌的“干”字形三重台基(即丹陛)上,承托着雄伟的三座大殿,这就是故宫的中心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初称奉天殿,后称皇极殿,清称太和殿,是明清皇帝举行典礼的地方。为展示皇权的至高无上,所以规格最高,殿高26.92米,下面的三重台基高8.13米,殿的面积2370多平方米。它的内外装修都十分豪华,门窗是菱花格,窗边接榫处都有镌刻着精巧花纹的鎏金铜叶加固,门的群板上雕有金龙图案。这就是文献上说的金扉、金锁窗。殿内镂空金漆宝座和屏风设在七层台阶的高台之上。室内外梁、枋等,无不是沥粉贴金和玺彩画,宝座上方的金漆蟠龙吊珠藻井,制作更为精美。靠近宝座的六根沥粉蟠龙金柱,直抵殿顶,上下左右连成一片金光灿灿的境界。

  殿外丹陛上,东面陈列的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西面陈列的嘉量,是乾隆九年仿照唐朝嘉量制造的象征性量器。另在丹陛上下陈列的鼎式炉、铜龟、铜鹤,是举行典礼时点燃松柏枝和檀香的用具,也是象征江山永固的陈设品。

  明清两朝在这里举行盛大典礼,主要包括皇帝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以及每年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三大节受文武百官朝贺、赐宴等。平时是不使用的。明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北京宫殿建成后第一次正式使用,永乐皇帝就在奉天殿受朝贺,并大宴群臣、各族代表和外国来使。

  明朝的元旦朝贺大典场面很大,事先需经过演习,前一天要在奉天殿和院内外准备好御座、宝案、香案、乐器、卤簿(即仪仗)等设置,当日天亮以前锦衣卫、教坊司、礼仪司、钦天监的有关人员及纠仪御史、鸣赞官(司仪)、传制官、宣表官等要事先进入岗位。大约在日出以前三刻时捶一鼓,文武百官在午门外排班站好等候。捶二鼓,由礼部官导引百官分别由左右掖门进入奉天门,在院内的东西部面北站立。这时,皇帝穿礼服乘舆出宫,午门鸣钟鼓,先到华盖殿(今中和殿)升座。

  捶三鼓,在典礼中执行任务的官员到华盖殿向皇帝行礼后,各就各位。中和韶乐奏《圣安之曲》,皇帝升奉天殿宝座,乐止。然后阶下三鸣鞭(用丝制的长有数丈的大鞭,抖起来啪啪作响),文武百官按正、从一品至九品分十八班站好。各有木牌作标志(清朝改用铜铸品级山)。  接着丹陛大乐奏《万岁乐》,文武百官行四拜礼,大乐止。接下去便是例行公事的进表、宣表、致词。最后是搢笏(把手里拿的笏板插在腰里),鞠躬,三舞蹈,跪,在场军校等各方面人员一起山呼(高声喊):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百官起立,出笏。再俯伏,丹陛大乐奏《朝天子》,百官四拜,大乐止。中和韶乐奏《安定之曲》,皇帝降座回华盖殿,典礼才算完毕。

  明弘治年间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曾有一首《元日早朝诗》,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九门深掩紫城春,香雾笼街不动尘。

  玉帐寒更传虎卫,彤楼晓色听鸡人。

  帘前乐应红灯起,阶下班随彩仗陈。

  朝散东华看霁日,午烟晴市一时新。”

  明朝规定三大节日均在奉天殿举行筵宴,皇帝和四品以上官员在殿内,五品以下官员在东西两廊,歌舞、乐队都在殿内。清朝朝会礼节和赐宴,大都承袭明制,只是朝会时把明朝的笏板、“三舞蹈”、“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等取消了。清朝赐宴,有自己的特色。大体情况是:卤簿、乐队陈设等与大朝会相同,乐队中增加中和清乐和丹陛清乐,都在殿外。另在丹陛上搭黄棚,参加宴会的官员,王公和一、二品文武大臣等在太和殿内,二品以上的世爵等在丹陛上,三品以下各官、各族官员、外国来使的席位在院内东西十六个蓝布棚下。筵桌是矮的,只有30多厘米高,一般是一人一桌,有时小官两、三人一桌,席地而坐,坐处铺有棕毯。

  大宴开始时,照例是奏中和韶乐,皇帝升座。鸣鞭后,百官在席位上行一叩头礼。接着是进茶、赐茶,进酒、赐酒,进馔、赐馔,然后由侍卫、光禄寺官员分别向与宴官员斟酒一巡。进行中,分别由丹陛清乐、中和清乐伴奏。大小官员多次在席位上行一叩头礼。元旦筵宴上的食品,据《清会典》记载:每桌上有方酥、夹馅、白蜜印子、黄白点子、松饼、大饽饽、小饽饽、红白繖枝、干果、鲜果、砖盐等,摆起来要求达到一尺二寸高。清初规定一次大宴共摆210桌,用羊百只,用酒百瓶。以后略有减少。

  酒馔过后,是各种文艺节目在殿前演出。包括扬烈舞、喜起舞和各民族的音乐、舞蹈、杂技等,依次表演。

  中和殿,明初称华盖殿,后称中极殿,清称中和殿,是正方形殿。明朝在大典中,它是为奉天殿的正式活动作准备的地方,清朝也是如此。此外,明、清两朝皇帝,每年春季祭先农坛、行亲耕礼,在祭祀和亲耕之前,皇帝要在中和殿阅视祭祀用的写有祭文的祝版和亲耕时用的农具。祭祀地坛、太庙、社稷坛的祝版也在这里阅视。另在给皇太后上徽号时,皇帝要在此阅奏书。清朝规定每十年纂修一次皇室的谱系——玉牒,每次修好后,进呈给皇帝审阅时,有比较隆重的仪式,也在中和殿举行。有的皇帝有时也在此个别召见臣工或赐食。

  保和殿,明初称谨身殿,后称建极殿,清称保和殿,由于明朝修建时采用了减柱造的做法,使殿内显得很宽敞。明朝册立皇后,百官称贺上表笺时,皇帝先到谨身殿穿上衮冕(礼服)再到奉天殿受贺,受贺完了,回谨身殿。皇帝并要在此殿大宴文武群臣。册立皇太子颁诏时,皇帝也是在谨身殿穿衮冕,再到奉天殿升座。

  清朝常在保和殿举行宴会。公主下嫁纳采后,皇帝要在保和殿赐宴,与宴的有三品以上大臣,新额驸(公主之夫)、新额驸的父亲和他族中做了官的人员。每年的除日和正月十五日以前,还在这里赐外藩蒙古王公及文武大臣宴,与宴的席位,大都在保和殿内,只把地位在公爵以下人员的席位和侍卫的席位设在殿外丹陛上。其宴会的程序和元旦宴会是差不多的。

  清朝中、后期还在保和殿举行殿试。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考试,一般是每三年一次。按照程序,一个童生读了若干年的四书五经等,要经过严格的县试、府试、院试。被录取后称生员,即平时所说的秀才。秀才入县、州、府学学几年,再经过岁试、科试,合格的才能参加乡试。乡试在各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才有资格参加在京都由礼部主持举行的会试,录取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贡士,还要经过由朝廷直接举行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定题,由阅卷大臣看卷,为了拉拢知识分子,前十名的卷子,还要由皇帝看卷,定出第一、二、三名,称第一甲。再选出一部分人称第二甲,其余为第三甲。第一甲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选定后,在太和殿院内传胪,即当众宣布考试结果,然后由礼部张贴金榜于长安左门外(在今南池子南口迤西的红墙处)。进士再经朝考,分别授以不同官职。

  前三殿周围的廊楼阁,清朝主要用于内务府所管的库房,包括银库、缎库、皮库、衣库、茶库、瓷库等六大库和武备院的甲库、毡库、鞍库。

  保和殿后,向北的石阶中道下层的一块云龙石雕,是故宫中最大的一块。石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200多吨,原为明代雕制,清乾隆时重雕。据明《两宫鼎建记》记载:有一次运这样一块大石,动用了顺天府(包括北京和周围很多州县)民夫两万人,用旱船拽运,自房山至北京,100多华里,走了28天,耗银11万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