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迦南美地-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大事件年表,大概是最全版本吧?

 陈德龙k60ofaux 2023-10-26 发布于安徽

图片

公元前20世纪——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在此居住。

图片

13世纪——腓尼基人在沿海建国

12世纪——希伯来部落迁居到此

约前1250-1200——约书亚率军征服迦南地区非利士人也在巴勒斯坦地区定居

约前1220-1020——犹太人处于士师时代

约前1050——撒母耳时代

11世纪——希伯来人建立王国

图片

931年或前922——所罗门国王死分裂为北部以色列和南部犹太王国

722-705——新亚述帝国打败以色列

597——新巴比伦帝国攻占耶路撒冷扶持犹太傀儡政权

590——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出兵犹太人倒向埃及

586——新巴比伦帝国尼布甲尼撒二世围陷耶路撒冷犹太人被俘到巴比伦尼亚

539——波斯第一帝国攻占巴勒斯坦地区

图片

332——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巴勒斯坦地区

图片

301——托勒密埃及帝国的托勒密一世征服巴勒斯坦地区

200-198——塞琉古帝国的安条克三世征服巴勒斯坦地区

140——犹太人起义建立了哈斯蒙尼王朝

30——罗马帝国征服。犹太人在当地保留有限的政治权利

公元1-41——犹地亚撒玛利亚以土买合并成为罗马帝国的罗马行省

70——第二圣殿毁灭(churban)是犹太传统中莫大的灾难,犹太人因此在巴勒斯坦丧失政治主权。

132——爆发西蒙·巴尔·科西巴领导的犹太起义

135——起义被罗马军队围剿罗马人迁走犹地亚的所有犹太人口用非犹太人取而代之。许多犹太人被遣送到北方的加利利,其余的被当作奴隶卖掉;从犹地亚流出大量战俘,多到据说让奴隶的市价跌到和马差不多。耶路撒冷沦为彻头彻尾的异教城市,哈德良的塑像矗立其间,市中心可能还建起朱庇特神庙,甚至不让犹太人进城割礼也被法律禁止。犹地亚行省的名称改作叙利亚-巴勒斯坦,这样,源自祖先所在的犹大支派的地名,就被源自犹大支派的宿敌非利士人的地名取代,尽管非利士人老早就消失了。至此,罗马人用尽一切手段,将犹地亚人及其宗教从这一地区抹去。

4世纪——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东罗马帝国以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中心。

476——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图鲁斯遭废黜巴勒斯坦落入说希腊语的基督教拜占庭帝国的控制。4世纪到7世纪,拜占庭统治巴勒斯坦。

614——波斯萨珊王朝的波斯皇帝库思老二世(Chosroes Ⅱ)征服耶路撒冷,库思老杀死并迁走大量基督徒,然后把耶路撒冷交给犹太人,在被官方禁止涉足此地将近300年之后,犹太人终于再次成为它的主人。

617——波斯皇帝库思老二世恢复基督徒对耶路撒冷的支配权。几年后,于

629——东罗马帝国的罗马皇帝希拉克略开始反攻,攻进耶路撒冷,正式恢复拜占庭对它的控制。

638——阿拉伯人从拜占庭帝国手里夺下耶路撒冷,阿拉伯帝国占领当地

638年,废除从哈德良时期正式生效的犹太人不得在城中定居的禁令。不过,

691——阿拉伯人在圣殿山上建造圆顶清真寺

750——阿拔斯王朝开始掌权将巴格达建为首都

762——阿拔斯王朝将巴格达建为首都,巴勒斯坦恢复了连接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通道的历史地位。

976——埃及法蒂玛王朝进攻巴勒斯坦,大败拜占廷军于耶路撒冷郊外

1076年——塞尔柱军队占领了叙利亚的大马士革,接着征服了耶路撒冷和其他地区。

1099——十字军东征赶走法蒂玛王朝与塞尔柱帝国建立耶路撒冷王国

1258——蒙古帝国第三次西征入侵征服巴格达

1291——埃及马木留王朝灭耶路撒冷

1516——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埃及马木留王朝。在奥斯曼统治时期,巴勒斯坦是从北非到伊朗的单一政体下的一部分。它被划分为若干个奥斯曼行政区,巴勒斯坦属于南叙利亚,不带有自身的政治内涵。

图片

1542——苏莱曼大帝主导修建的耶路撒冷城墙竣工至今仍屹立不倒

1831——埃及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征服了巴勒斯坦

1837——英国旅行者米歇尔·拉塞尔出版的旅行指南中写到“现代人所说的巴勒斯坦这块土地是奥斯曼帝国亚洲领土的一部分位于北纬31度和34度之间从地中海到叙利亚沙漠约旦河东岸和死海

1840——回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管辖

1860——犹太人开始在耶路撒冷城墙外新建居住区,这些街区如今已成闹市区。

1862——摩西·赫斯的《罗马与耶路撒冷》在德国出版,首次明确表达了建立犹太国家的希望。

1878——来自老城的犹太人首先尝试在巴勒斯坦建立农业定居点

1882——以建立犹太政治立足点为独特民族主义目标的第一批犹太定居点创建。同一年奥斯曼政府通过一项法律禁止犹太移民

1890——成立了希伯来语委员会(后于1953年由希伯来语学术院接替),它从《塔木德》和中世纪希伯来语文学中搜寻植物、工具、服装和家具等领域的词汇。委员会还创造新词。这门语言的结构有利于这项工作。像其他闪族语言的词汇那样,希伯来语词汇通常由三个辅音词根构成。元音、前缀和后缀根据相当规则的模式来修饰这些词根。一旦需要一个词表达某个古代不存在的新事物,往往可以找到一个古代词根,再利用这些标准模式之一,造出一个新词。

1897——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赫茨尔在瑞士组织召开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会议的高-潮是达成了一项决议,声称犹太复国主义立志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受公法保障的民族家园。赫茨尔想让奥斯曼苏丹批准他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没成功

1899——第三届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赫茨尔建议寻求奥斯曼苏丹的特许租赁希望将巴勒斯坦租给犹太人

1900——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在位在巴勒斯坦地区实行集-权暴-他要求当地居民在每年的819日来隆重庆祝他的登基

1904——巴勒斯坦已有30个犹太农业定居点1880—1914年,犹太复国主义者购买的土地主要集中在西部从海法到雅法的沿海平原,以及东部的耶斯列(Jezreel)和约旦河谷地。这些土地多为荒无人烟的沼泽地。他们建立的第一座村庄佩塔提克瓦就暴发过疟疾疫情,导致俄国的移民-拓荒者不得不离开。

1907——犹太人在定居点建立了自己的秘密安保组织巴尔-吉奥拉(Bar-Giora)是最早的防卫组织之一是一群犹太人组成的提供有偿安保服务的组织,他们曾为塞杰拉(Sejera,今天叫伊兰尼亚[Ilaniya])提供安保,本-古里安刚到巴勒斯坦时就在这个定居点的农田里干活。两年后,也就是在1909年,巴尔-吉奥拉解散,取而代之的是规模更大的防卫组织哈绍莫(Hashomer守卫者之意),哈绍莫的覆盖面更广,为犹太人和他们的村庄提供安全保障。这是为巴勒斯坦犹太社团提供有组织的防御的首次尝试。

19077——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地区购地建造了一座属于自己世俗的现代城镇最初叫阿胡扎特·巴伊特庄园后来改名为特拉维夫在当时这里全城都是犹太人

1908——青年土耳其党人革命爆发使贵族和知识分子面对全新局面。巴勒斯坦地区的老一辈精英这种突然变化毫无兴趣世俗主义削弱了他们的宗教地位废除苏丹削弱了这些苏丹忠臣们的影响力而土耳其民族主义也不会给阿拉伯人带来任何好处。

1909427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被青年土耳其-党人废黜

1912——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政府颁布法令宣布帝国只有一种民族身份即土耳其身份

191410——奥斯曼土耳其加入德国一方参战

1915——奥斯曼试图进攻苏伊士运河周围的英国岗哨失败

19165——第一次世界大战末英国占领巴勒斯坦马克·赛克斯(Mark Sykes)勋爵和弗朗索瓦·乔治-皮科(François Georges-Picot)签署的秘密协定(这份协定他们从1915年冬就开始了协商)中,他们同意肢解奥斯曼帝国。伊拉克和巴勒斯坦与外约旦的陆上线路处在英国的影响范围下,而法国获得了叙利亚和黎巴嫩。从加利利湖南部到加沙北部的西巴勒斯坦地区,处在国际共管之下。

191711——英国军队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

1917112——英国外交大臣阿瑟·贝尔福勋爵宣布英国承诺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家园《贝尔福宣言》中记载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家园,并将尽最大努力促成此目标实现。

1918——巴勒斯坦地区完全成为大英帝国在中东的一部分直到1948当地人对英帝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甚至本土原始民族主义都无兴趣

1918724——数千人聚集在耶路撒冷斯科普斯(Scopus)山参加希伯来大学的奠基仪式。

1920419——经选举产生了代表大会Ase fat Hanivharim),这相当于英控巴勒斯坦时期犹太人的议会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约有100个新的国家成立(主要是因为各帝国的解体),以色列是少数几个从建国伊始就采取民主体制并一直坚持下来的国家。

图片

1921——战后交割中,哈希姆家族建立一个独立阿拉伯王国的要求被英国忽视了。为了部分满足哈希姆家族,英国分割巴勒斯坦,成立外约旦酋长国(emirate),将之授予哈希姆家族阿卜杜拉酋长。

图片

1922——国联批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托统治

1923——失去大片领土的奥斯曼帝国变成现代土耳其

1928——阿拉伯人暴-

1929823——经常会有犹太人占领圣殿山或破坏清真寺的传言,从一开始这些传言就被证明是虚构的。1929年,正是在这类传言的煽动下,阿拉伯人清洗了希伯伦存在了几个世纪的犹太社团,这一事件成为巴以冲突的起点。一群阿拉伯青年朝希伯伦犹太经学院的学生扔石头。当天晚些时候,一位名叫什穆埃尔·罗森霍尔茨(Shmuel Rosenholtz)的犹太男青年独自一人前往犹太经学院,阿拉伯人冲进经学院将其杀害,在他之后还有几十人在这场暴乱中丧生。面对1929年的阿拉伯人暴乱和整个希伯伦犹太社团被屠杀的悲惨事实,伊休夫开始发展准军事能力。哈加纳一边购买外国军火,一边自主生产武器。哈加纳最终形成20个分支机构,有2.5万名男女志愿者。在较短时间内,哈加纳就从未经训练的军事组织发展成组织良好的地下武装力量。犹太军队开始形成。当时,哈加纳奉行“克制”(havlagah)政策。哈加纳战士只负责保卫犹太居民区。他们尽一切可能避免袭击,在袭击活动出现前不采取任何行动。随着阿拉伯人袭击巴勒斯坦犹太人的暴力活动增多,“克制”政策越来越受争议。雅博廷斯基在《铁墙》中写道,犹太复国主义应该以暴制暴,伊休夫面临的情况似乎说明他的观点是对的。1931年,一群深受雅博廷斯基思想影响的战士从哈加纳中分裂出来,组建了自己的军事派别。面对阿拉伯人的袭击,他们不再坐以待毙,而是向敌人发起战争。这个组织刚开始叫作哈加纳B,后来改名为“国家军事组织”(Irgun Tzva'i Leumi),一般就叫伊尔贡。

1933——阿拉伯人暴---要求自-

1933年起——犹太人大规模移至巴勒斯坦地区

1935——一个穆斯林恐怖团体在巴勒斯坦北部攻击了犹太人

19364——爆发了阿拉伯人大起义

1937——关于将巴勒斯坦分治成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首次提议

1937年冬天——阿拉伯人的暴力活动在巴勒斯坦重新开始。当局颁布了戒严法,军队开始采取严厉行动镇压反叛者,但仍很难平息,叛乱一直持续到1939年夏天。

1939——英国人邀请来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参加会议,暗示他们愿意对阿拉伯人做出让步。议程包括了三项阿拉伯人的要求:独立、结束移民和不再出售土地给犹太人。在经过一些考虑后,英国政府决定接受阿拉伯人有关议程上绝大部分条款的立场,发布了一份被称为《1939年白皮书》的文件,指出在5年内犹太移民将被限制在7.5万人以内,更进一步的移民需要以阿拉伯人的同意为条件。在经过10年的过渡期后,巴勒斯坦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即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国家。绝大部分地区的土地出售将被限制。移民被禁止的期间欧洲犹太人遭到了纳粹的大规模屠杀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2.7万犹太青年被招募进入英国军队。阿拉伯人则倒向了另一边。1941年拉希德·阿里·盖拉尼(Rashid Ali al-Gaylani)在伊拉克发动了威胁英国在该地区统治的叛乱。耶路撒冷穆夫提逃到柏林并积极参与策划纳-粹在中东地区的宣传,显示出在意识形态上和政治上对纳-粹主义的认同。

19425——纽约召开的比尔特摩会议上,犹太复国主义者指出他们的战争目标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共和国”——“共和国”是独立国家的同义词。

1945——19451948年以色列建国,作为地下工厂的阿亚隆研究所运行了将近3年,生产了200多万发9毫米子弹。在产量峰值时,该工厂每天生产4万发刻有字母“E”和“A”的子弹,“E”代表“以色列国”(希伯来语音译为“Eretz Yisrael”),“A”代表“阿亚隆”。当时包括美国、英国和苏联在内,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向以色列销售军火。唯一一个例外是捷克斯洛伐克。

19472——联合国建立了巴勒斯坦问题特别委员会以重新调查巴勒斯坦问题。联合国召集一个由11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Special Committee on Palestine, UNSCOP)。这11个国家为:澳大利亚、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危地马拉、印度、伊朗、荷兰、秘鲁、瑞典、乌拉圭和南斯拉夫。除伊朗外,特别委员会各成员国在中东事务中并不掺杂任何特殊利益。

图片

194767——联合国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成员在巴勒斯坦度过了5周时间。其间,阿拉伯政治领袖拒绝会见特别委员会代表,犹太事务局则借此机会向国际社会提出最有说服力的理由,争取后者对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家的支持。

19478——联合国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成员已非常清楚巴勒斯坦局势的复杂性。代表团成员一致呼吁结束英国委任统治,以83的明显多数提议将巴勒斯坦分割为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仅印度、伊朗、南斯拉夫三国反对分治设想,倾向于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激进分子们实现了其第一个目标,即迫使英国人撤离巴勒斯坦。然而,为实现政治目标而诉诸恐怖策略的手段也在中东历史上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这一丑陋传统也将传播至整个中东地区,直至今日。

1947——联合国巴勒斯坦问题特别委员会提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为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并要求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国家。

19471129——提议被提交到联合国大会,需要有2/3的多数票赞成才能获得批准阿拉伯人希望苏联领导的东方集团挫败这个提议很短暂的时间里——苏联人为了削弱英国在中东的地位改变了他们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敌对政策并支持以色列国建立。这次历史性的联合国大会投票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的结果顺利通过,决定终止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分别建立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两个国家。犹太人的国家由加利利东部、沿海平原和内盖夫组成,耶路撒冷由国际共管,其余部分将成为阿拉伯国家。投票刚结束,周边国家的阿拉伯非正规军就开始涌入巴勒斯坦,攻击犹太人定居点。

19471130——阿拉伯人挑起了冲突,耶路撒冷新商业中心的大规模骚乱,对犹太商店的烧杀抢掠点燃了两大民族社群之间的战争

1948319——美国国务院提议对1129日的联合国决议进行修正:撤回分治决议,代之以联合国对巴勒斯坦的临时托管

19484——首次出现了犹太人大规模进攻的尝试

1948514——星期五,英国委任统治结束。下午-古里安在特拉维夫市宣读《独立宣言》以色列国成立。最后一批英军撤离后,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埃及的军队便在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的支援下,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19485——以色列独立战争阶段,巴勒斯坦领导层和阿拉伯国家的领袖都在试图说服阿拉伯人留下而非逃离这个国家。但巴勒斯坦社会和统治秩序的崩溃导致大规模出逃,根据广为接受的估计,在1948515日前大约有30万人出逃。

1948915——以色列最高法院举行就职典礼建国初期,最高法院的法官由政治体系任命,尽管占支配地位的马帕伊成员被给予优先考虑,但事实上,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法官队伍的政治平衡木,以便能够代表宗教虔诚人士和政治中心,同时,职业法官被明确给予比政治任命更优先的地位。随着时间推移,最高法院确保了它独立于政府颁布的行政律令,它自身的成员可以在全体一致的情况下选举新法官。政治体制通常确保了最高法院维持尊严和独立——一种国家主义概念的正确体现。

1949310——以色列两路纵队抵达埃拉特,以色列对红海海岸的主权建立起来了。这标志着以色列在建国时期与阿拉伯国家联军对战的结束。以色列在人员和武器上都处于劣势,6000多名以色列人牺牲,15000人受伤。但最终,凭借非常规的战术、惊人的献身精神和史无前例的随机应变能力,犹太国存活了下来,以色列创造了一个奇迹。停战时,以色列已经控制加利利、海岸地带、内盖夫、通往耶路撒冷的道路以及西耶路撒冷——这比分治计划所划归的领土还要大。约旦占领约旦河以西的山地(现称为约旦河西岸,原是打算留给巴勒斯坦阿拉伯国家的)和东耶路撒冷(原是打算国际共管的),包括被奥斯曼帝国城墙包围的老城。原先住在以色列新控制区的许多阿拉伯平民逃离家园,成为逃亡难民。阿拉伯领导人向难民保证,阿拉伯国家会重整旗鼓,再次投入战斗,让他们重返家园;但阿拉伯国家并没有吸收难民,而是将他们安置在难民营,这些难民营日后满是挥之不去的贫穷与绝望,一代代难民在那里滋长着他们对以色列的仇恨。

图片

1949720——以色列与叙利亚达成协议这是以色列与敌对的阿拉伯国家签署的最后一份协议。

1949125——第一届以色列议会经选举产生,它被视为法定的国民大会。第一届政府出现,大卫·-古里安任总理,哈伊姆·魏茨曼任总统。鉴于耶路撒冷在犹太史上古老而重要的地位,它被定为以色列首都,尽管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当时对此拒绝承认。

图片

1959——法塔赫成立,其宗旨是在以色列境内实施恐怖主义。

1960——以色列安全部门在阿根廷抓获阿道夫·艾希曼,他是对组织灭绝欧洲犹太人计划负主要责任的纳粹官员,以色列再次直面纳粹屠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受审,这向全世界揭露了纳粹德国对犹太民族犯下的暴行,同时提醒犹太人拥有自己的国家是多么至关重要。

1962——艾希曼因反人类罪被绞死,根据以色列法律,这是唯一可判处死刑的罪行。

1963——以色列97%的人口拥有自来水,93%的人口用上了电。自从1948年以来,私人消费增长了200%。一年级的小学生数量从1949年的17 137人增加到1963年的55 301医院床位数从1948年的4626张增加到1964年的17 612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50年到1963年增长了232%

1964——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成为包括法塔赫和各巴勒斯坦实体代表在内的庞大组织。这是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第一次以民族主义政治实体出现

1964年以后——叙利亚鼓励法塔赫对以色列发动袭击。

1965——突尼斯总统哈比卜·布尔吉巴(Habib Bourgiba)发表了几项声明,支持和承认以色列在1947年边界内生存的权利。

1967——六日战争耶路撒冷被统一。受苏联鼓动,埃及总统纳赛尔试图借机清算和以色列的旧账。埃及和叙利亚指责以色列在其北部边境为发动袭击作军事动员。纳赛尔在西奈半岛集结军队,驱逐联合国应急部队,并封锁通往埃拉特的航道。由于确信埃及能够获胜,约旦国王侯赛因把他的军队交给埃及指挥,其他几个阿拉伯国家也是如此。

图片

面对这些战争准备,以及埃及、伊拉克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意图攻占以色列并屠杀犹太人的嗜血宣言,以色列于196765日先发制人,在三个小时内摧毁整个埃及空军,随后仅用三天就攻占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当约旦进攻耶路撒冷时,以色列军队的回应是占领耶路撒冷老城、东耶路撒冷和整个约旦河西岸。为了应对叙利亚的持续炮击,以色列夺取战略要地戈兰高地,它一直是叙利亚炮击地势较低的以色列北部定居点的阵地。短短六天内,以色列一举吞并东耶路撒冷,占领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和加沙地带。以色列通过这次反击战占领和统治了一片拥有125万阿拉伯人的土地,这是一枚后患无穷的定时炸弹。

19674——以色列与叙利亚的武装分子在戈兰高地和大马士革之间展开了一场空战。叙利亚6架飞机被击落,以色列飞机在毫发无损的情况下从大马士革胜利返回基地。

19679月,8个阿拉伯国家出席了喀土穆会议,会上宣布了“三不原则”,即不承认以色列,不同以色列进行谈判,不同以色列实现和平。

1968——巴解组织通过一个宪章,号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从以色列统治下解放出来,恢复巴勒斯坦人的尊严,摧毁以色列,并在其领土上建立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家园。巴解组织中最活跃的是法塔赫,其领导人是亚西尔·阿拉法特,他在1967年战争后成为巴解组织的主席。巴解组织在以色列境内和中东以外协调有组织的激进主义活动,多次策划劫机事件,并在世界各地炸毁犹太设施。侯赛因国王视巴解组织为破坏稳定的因素,用血腥的清洗将它驱逐出约旦。巴解组织在黎巴嫩建立新基地,在那里接连不断地策划和实施劫持、绑架和杀戮。最臭名昭著的例子发生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以色列奥运会运动员在他们下榻的酒店里被谋杀。

1969——埃及和以色列的消耗战争开始

1970——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被迫离开约旦。

1972——以色列运动员在慕尼黑奥运会被杀

1973——赎罪日战争。埃及和叙利亚看到各自夺回苏伊士运河和戈兰高地的机会,计划发动突袭来扭转1967年六日战争的结果。以色列情报部门了解到埃及和叙利亚的军事动员情况,但没能做出正确评估;公众毫不知情,直到突袭当天,以色列才仓促动员应战。

突袭的日期选在1973106日,正值赎罪日。这是一个宗教节日,连许多世俗犹太人都会遵守,因此,突袭让以色列猝不及防,不得不去犹太会堂召集士兵。以色列北部和西奈半岛同时遭受的攻击破坏力极强,对以色列的生存构成自1948年以来最严重的威胁。苏联大规模空运物资,支援埃及和叙利亚,而美国针锋相对,通过军事空运援助以色列。以色列很快重整旗鼓,突破叙利亚防线,朝大马士革方向进军。在西奈半岛,以色列渡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埃及纵深达25英里,然后美国和苏联达成停火协议。

1974——拉巴特首脑会议决议确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

19741113——亚西尔·阿拉法特受邀在联合国大会演讲,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被联合国授予了观察员身份。

197711——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访问以色列,在以色列议会发表讲话,举世震惊

1978——美国卡特总统组织戴维营会议,帮助埃及和以色列打破僵局。以色列同意将整个西奈半岛归还埃及,以换取埃及的正式承认和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1981——疏远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在阅兵时被一名穆斯林狂热分子刺杀。

1982——爆发黎巴嫩战争以色列总理贝京发起以色列历史上第一次非自卫反击的军事行动。当时,包括巴解组织、叙利亚、黎巴嫩基督徒、黎巴嫩穆斯林在内的许多派别在黎巴嫩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在此背景下,贝京和他的国防部部长阿里埃勒·沙龙将军做出决定,要将巴解组织的游击队赶出他们在黎巴嫩南部的根据地,从而结束巴解组织对以色列北部定居点的袭扰。这一目标很快实现,还在黎巴嫩南部设立了一个安全区,但沙龙乘胜追击,一直将以色列部队推进到贝鲁特,将巴解组织的军事力量围困在城中。沙龙准许黎巴嫩基督徒袭击以色列把守的萨布拉(Sabra)和沙提拉(Shatila)巴勒斯坦难民营,并屠杀居民,以色列国内外舆论对此怒不可遏。黎巴嫩战争的确成功摧毁了巴解组织在黎巴嫩的基础设施,导致它流亡到突尼斯,但这场战争却加强了叙利亚在黎巴嫩的地位,还使以色列失去国际社会的支持,甚至在以色列国内引起相当大的愤慨。

1987——20世纪80年代,伊朗支持的伊斯兰基要主义运动真主党崛起,引发新一轮极端暴力活动,从北方对以色列实施的游击行动性质上发生改变。但自1987年起,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开始主导局面,当时加沙地带的一场自发暴乱蔓延到整个以色列占领地区,普遍抗议以色列的统治。远在突尼斯的巴解组织设法控制了这次起义(它在阿拉伯语里叫“因提法达”),并在几周后组织“团结日”,以色列的阿拉伯公民在这一天游行示威,表达对因提法达的同情。

1987年年底——一个新的组织“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出现了,它由亚辛领导,其支持者因起义而变得更加激进了。哈马斯(Hamas)的全称是“伊斯兰抵抗运动”(Harakat al-muqawama al-islamiyya),这个巴勒斯坦组织针对平民目标制造了多起自杀式爆炸袭击,并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发射落后的火箭弹。对于那些抵抗自己民族最大仇敌的人来说,用词总是具有偏向性,最终结果总会证明他们使用的手段正当合理。

据哈马斯后来的领导人哈立德·马沙尔(Khaled Meshaal)所说,该组织其实早已秘密成立,所以它12月中旬的第一份公报意味着“宣布诞生而非诞生”。它会对罢工和其他不与“联合领导组”协调一致的活动做出明确指示。其措辞多处引用《古兰经》,宗教性强,宽容性弱——叫犹太人猴子、猿人——并且毫不妥协。纵观因提法达的整个过程,哈马斯都比“联合领导组”要强硬。

1988——侯赛因国王宣布放弃对约旦河西岸的主权要求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宣布建国。阿拉法特宣布,他准备接受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国并存;但时任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沙米尔立场僵硬,不为任何推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谈的外部压力所动,他不仅拒绝承认巴解组织,而且积极鼓励在占领地区建设犹太人定居点。

1992——哈马斯在秋天因提法达五周年到来前,进一步加强了武装行动。短短两周内,在加沙和希伯伦就有5名以色列士兵被哈马斯伏击并杀害。然后,它绑架了一名以色列边防警察并要求释放被关押的亚辛谢赫,谢赫则在狱中上电视呼吁绑架者不要杀害人质。第二天,警察的尸体在杰里科附近被发现,双手被绑且遭割喉。“利库德”指责拉宾纵容恐怖主义。身在华盛顿的阿卜杜勒-沙菲也谴责了这起事件。12月中旬,以色列人拘留了1 600名涉嫌参加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的活动者,将其中415人驱逐到黎巴嫩南部,给了他们每人一些食物、50美元和一条毯子。这是和平时期对巴勒斯坦人规模最大的一次驱逐出境。没有人受到审判、指控或允许上诉。

1993913——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与以色列相互承认。在白宫草坪上签署《联合原则声明》,以色列第一次承认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代言人。《奥斯陆协议》制订出一个分阶段的进程,先是以色列从占领区撤出,然后巴勒斯坦人以一个名为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实体逐步接管控制权;而关于耶路撒冷地位的棘手问题和其他细节则留待后续谈判解决。比尔·克林顿总统、拉宾、阿拉法特握手言欢。但是伊斯兰基要主义者,特别是极端主义的哈马斯组织的成员,拒绝承认任何犹太国家的合法性,也拒绝承认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合法性,因为这个机构恰恰是靠承认以色列而得以存在的。

1994——一名正统派犹太定居者杀害了29名正在先祖墓地(the Tomb of the Patriarchs)前祈祷的阿拉伯人。每一起事件都使对方的强硬派势力得以加强。

1995114——在特拉维夫举行的一场大规模和平示威游行结束时,伊扎克·拉宾被一名犹太狂热分子暗杀。拉宾是唯一有威望要求公众支持和平进程的公众人物。

19962月和3——巴勒斯坦人发动的一系列自杀式爆炸袭击让工党政府倒台,利库德集团以微弱优势赢得选举。新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竞选口号是“要和平也要安全”,他推迟执行《奥斯陆协议》的重要部分,并且有计划地加强正统派犹太定居者在占领区和东耶路撒冷的地位。

2000——担任议员的阿里埃勒·沙龙访问圣殿山,他提前公布了访问计划,没有违法,也没有进入清真寺,但亚西尔·阿拉法特以此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因提法达,它从2002年持续到2004年,让几千人丧生。

2005——一名独立的专家指出,哈马斯的事业蒸蒸日上,因为在过去的四年里,巴勒斯坦人的生活一直由三个“G”支配:枪(guns),大门(gates),警卫(guards)。现在第四个“G”——神(God——变得更加相关。

2008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安全部队仍在与以色列人联手反对哈马斯——并欣然将这一事实广而告之。巴勒斯坦情报总局的马吉德·法拉杰(Majid Faraj)告诉他的以色列同行(当着一名记者的面):“哈马斯是敌人,我们决定对哈马斯发动全面战争。而且我告诉你,我们不会跟哈马斯对话的,因为有人想杀你的话,你就要先杀掉他。你和他们休战了,但我们不会。”

2010——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媒体痛批加沙的哈马斯政府是黑暗的酋长

2015——有谣言说以色列计划改变圣殿山现状,对去那里祷告的人进行限定,这一煽动行为再次引发阿拉伯人的袭击潮,阿拉伯人用匕首捅、用枪射、开车压犹太人。

2015年3月——49%的巴勒斯坦人认为民族权力机构已经“成了巴勒斯坦人民的负担”。

图片

2017年夏天——哈马斯接管加沙已有10年,它依旧孤立且被围困。哈马斯娴熟的线上宣传——颂扬“卡萨姆旅”的烈士,夸耀自己的军火库,历数以色列的罪行——与日常生活中无止境的苦难和绝望形成了鲜明对比。

2017——“巴解”的正式目标依旧是结束被占领状态,建立一个与以色列并存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相比之下,伊斯兰主义团体哈马斯只准备与以色列长期休战。内塔尼亚胡至多对巴勒斯坦人承诺他所谓的“低限度国家”(state-minus)。结束冲突看起来仍像一个高得离谱的要求。

在以色列人中,世俗与信教的人正两极分化,由此威胁到犹太复国主义的构想,即以色列应该是一个现代民主国家,各色犹太人都可以一起和谐地生活。但以色列的建国基础是稳固的。

《希望》是主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选定的国歌,歌词从头到尾没有提到战争,强调在必要时通过战争来拯救犹太民族:

面对每一个阻挠,

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

仍能点燃一团烈火,

升腾起反抗的火焰,

因为沉默是尘土。

为了隐藏的荣耀,

奉献热血与精神,

去死,或者去占领

约德法、马萨达和贝塔尔高地。

本年表所依据及引用的书目如下

犹太人三千年简史/(美)雷蒙德·P.谢德林著;张鋆良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6

《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以)丹尼尔·戈迪斯著;王戎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9

《以色列——一个奇迹国家的诞生》(以色列) 安妮塔·夏皮拉著;胡浩、艾仁贵译.中信出版集团,2022.3

现代巴勒斯坦史/(以)佩普著;王健 / 秦颖 / 罗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5

《圣经与利剑:英国和巴勒斯坦——从青铜时代到贝尔福宣言》 /() 巴巴拉·塔奇曼 (Barbara W. Tuchman); 何卫宁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9.3

《敌人与邻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1917—2017/[]伊恩·布莱克;王利莘,中信出版集团,2019.9

《独霸中东:以色列的军事强国密码》/(以)雅科夫·卡茨(以)阿米尔·鲍伯特著;王戎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11

秩序与历史 卷一: 以色列与启示/【美】埃里克·沃格林;霍伟岸、叶颖译林出版社,2010.1

《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1516年至今》/(英)尤金·罗根著;廉超群,李海鹏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