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皇城”石狮子之谜

 雨天石 2023-10-26 发布于四川

明代蜀王府的石狮

成都蜀王府端礼门两边的一对石狮,经历了几百年风雨的历练,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终于消声匿迹彻底不见了。

曾听人说,石狮被砸碎了,但却有的人说,它还静躺在望江公园的竹林里,述说着当年的辉煌......。

现在就让我回望一下蜀王府那对石狮的始末:

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一子——朱椿,性情慈善、喜爱读书,得到朱元璋的厚爱,朱元璋觉得他长大后堪担重任,于是就给朱椿取了一个“蜀秀才”的外号。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年仅七岁的朱椿为"蜀王",镇守西南地区。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派景川侯曹震等人赴成都,营建明蜀王府。

为营建蜀王府,朱元璋下旨曰:“蜀之为邦,在西南一隅,羌戎所瞻仰,非壮丽无以示威仪”。

营建蜀王时将汉唐、前后蜀遗留下来的“子城”全部拆毁,并填平大半个摩诃池,以北京故宫为蓝本,缩小规在蜀宫殿旧址上重新修建“蜀王府”。

新建的“蜀王府“一改历代成都城市布局偏西北的布局,首次确立正南北中轴线、东西对称的庞大建筑群。

明蜀王府的建造历时八年,竣工后的蜀王府建筑群占地面积38公顷,周长2500多米,北起后宰门,南到红照壁,东至东华门,西达西华门,是一座被御河环绕城的坐北朝南的矩形宫城。

明蜀王府府规模雄伟,处处殿阁楼台、金碧辉煌,南门的端礼门,是明蜀王府的正门。庄严的端礼门前矗立着巨大的石雕牌坊,牌坊左右两尊威严的大石狮,还配置了乐亭、三桥、中轴御道、照壁等建筑,是明代最富丽的藩王王府之一。

在御河环绕的蜀王府端礼门石雕牌坊的南边,有三座横跨御河之上的石桥,每座桥又有三个桥洞,三桥九洞石狮子,有皇家威严之气。因此明蜀王府也被成都百姓称之为”皇城

                                        成都皇城石牌坊与一对石狮

从皇城端礼门城墙上向偏东南方向拍摄的贡院街,可以清楚地看到石狮是与石牌坊排列在东西一条线上。

                                      皇城城墙看石牌坊及石狮

但这对威武的石狮的命运却与规模宏大威严的明代蜀王府的命运一样十分坎坷。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张献忠率部攻克夔州,于六月二十日占领川东重镇重庆,命刘廷举守重庆。他亲自率义军,分三路向四川首府成都挺进,八月初五,张献忠帅农民义军抵达成都城下,义军用木头做了一门假大炮,恐吓城内清军。另一方面,探知城北有一段城墙为泥土筑成,较为脆弱,便悄悄埋下火药,八月初九清晨,火药引爆,一声巨响,城墙崩塌数十丈,农民义军长驱直入城内。

张献忠率农民义军攻陷成都后,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蜀末王朱至澍跳井而亡,明朝在蜀的统治宣告结束,张献忠在蜀自称大西国国王,并以蜀王府为大西国王府。

两年后,皇太极长子、清和硕肃亲王偕吴三桂率满汉大军进剿四川,张献忠兵败,决定放弃成都,此时的张献忠已经极度疯狂,他杀了妻妾和幼子,捣毁国库,并将城内外的民居、寺庙和衙门付之一炬。蜀王府自然也不能幸免。

但蜀王府为砖石建成,难以摧毁。宫内有两根雕刻精美的盘龙大柱,张献忠让士兵在石柱上缠以棉纱,并浸以油脂,再用火猛烧,大柱断裂,殿堂坍塌。

蜀王府终于随着大明政权灰飞烟灭,经此浩劫的蜀王府,仅仅留下了端礼门城门洞、石牌坊、石狮子等少量残流建筑。

清顺治17年(1660)四川巡抚佟凤彩始将四川督府迁往成都,但府署并未设置于蜀王府。

公元1665年,清政府将“蜀王府”的旧址改造成为全川乡试的贡院。

成都贡院监考大堂前的石牌坊中央镌刻着“旁求俊乂”,两旁的考棚整齐排列。鼎盛时期可一次可容纳13,900多人同时进考,贡院成为巴蜀文人圆梦圣地。

成都贡院考棚

清代贡院大门前的石牌坊上也镌刻着康熙皇帝手迹“为国求贤”四个大字。

                                              成都贡院大门

                                             清代贡院

辛亥年间四川的保路运动,敲响了清朝灭亡的丧钟。1911年11月27日,大汉四川军政府在成都成立,由蒲殿俊任都督、朱庆澜任副都督。12月8日,成都发生兵变,蒲、朱仓皇逃遁。军政府陆军部长、同盟会员尹昌衡带领新军入城平乱,旋即改组四川军政府,由尹昌衡、罗纶分任正副都督,贡院便成了四川督军府驻地。

                                           四川督军府大门

透过督军府大门的木栏,我们依然可以看见石狮。

                                    督军府大门木栏可以看见石狮

北洋时期四川军阀混战,贡院未能幸免,军阀用大炮、地雷把蜀王府的城墙炸开了一个大缺口,“皇城”周边也逐渐废弃,成为三教九流混迹的扯谎坝。

                           蜀王府的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大缺口

抗日战争时期,成都皇城遭到日本飞机的猛烈轰炸,10月27日最为惨烈,日机分两批共36架,轰炸了少城公园及皇城一带,投炸弹百余枚,炸毁民房400余间,死亡数十人大批民房被毁于一旦,贡院大门前的石狮侥幸躲过一劫。

随后国立四川大学迁入贡院。

                                            国立四川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成都市人民政府在贡院办公,原贡院监考大堂前的石牌坊中央挂上了毛主席的照片。

                                            解放初年的贡院街

五十年代初贡院街对市民开放后,石狮便成为了成都娃儿的大型玩具。可以看出石狮高约三米,石狮表面已经被历史长河风化,出现斑驳痕迹。

                          解放初年爬到石狮子背上耍的成都娃儿们

一九五一年,政府为拓宽人民南路,彻底扯拆除了端礼门城门洞以南的所有建筑,一对威武的石狮突然在成都人的眼皮下消失了!皇城端礼门城墙上修起了观礼台,城门洞前的广场成了成都市民集会游行的广场。

五一游行通过主席台的少先队员方队

一九六八年五月,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后,进行了“万岁馆”的重新选址与规划,并更名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简称“万岁展览馆”。

1969年10月1日开馆的万岁展览馆

毛主席大理石雕像高12.26米,基座投影边长7.1m,基座四面各7朵葵花向红太阳。经继续昼夜奋战后,“万岁展览馆”于1969年国庆前夕落成,10月1日正式开馆。

至此,皇城彻底从成都人消失。2003年因要修建天府广场,才又引出成都人对皇城及那一对石狮的话题。

那么,贡院门洞两边的一对石狮究竟到哪里去了呢?这也是成都市民们心中永远的疑问。

石狮究竟到哪里去了?

有人说放在望江楼公园

据望江楼公园值班的阮副主任介绍,这两头石狮以前是摆放在公园北大门的,“2003年的时候,考虑到风化得太厉害了,就重新仿制了两个石狮放在门口。随后,就把换下来的这一对石狮分别放在了公园内的文物区和园林区的碧鸡坊。”

2012年有人居然还在望江楼公园的竹林中拍摄到了风化的石狮

望江楼公园的舒泽宏主任说,“自从我1980年来这里参加工作,其他的老前辈都说那对石狮是皇城的石狮,可能是1966还是1967年搬过来的。

石狮子被遭砸成了碎石子铺路

对于石狮在望江楼公园一说,巴蜀历史文化研究学者袁庭栋有另外的解释:“老皇城是1968年拆除的,当时老皇城门口的两头石狮子确实是砸烂成一堆烂石头了。我知道的以前望江楼公园北大门门口放的那两只石狮子,是上世纪50年代从城隍庙搬过来的,标牌上说是皇城的石狮子,可能是他们标注错了吧!”

”家住陕西街41号的73岁李大爷说,解放前他家住在三桥正街,离那对漂亮的清代石狮子只几米远。小时候我爱爬到约有3米高的石狮子背上耍。1951年人民南路扩街,石狮子就遭砸成了碎石子铺路了!

学生“除四旧’用铁锤把它锤成石条拉走流落民间

当年养护处石工班的成员姜德理曾参与拆毁石狮子,他回忆:“我那时18岁,负责拆皇城的石工班,住在现在展览馆的后面,那天晚上出来上街,看见一群学生正在皇城门口辩论“除四旧’”,脑壳一热,30多个石工班的年轻人立即回去,提起家伙,先往石狮子身上乱戳,然后砍劈,忙活了一天一夜,才将两墩石狮子打成碎片,就地处理。

黄旭先生自称也目睹了全过程:“当时二十多个人一起将3米多高、5个平方米基座的石狮子推倒,有人用铁锤把它锤成石条拉走,不知去向了,其他的砖石可能流落民间。”

......关于石狮的各种传说,但都没有得到官方的确认。六百多岁的皇城石狮消失在成都人的家门口,它是成都文物之殇,它是成都人心中永远的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