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全国电信诈骗立案69万起,“六招”教您练就防骗金睛

 后巷评弹 2023-10-26 发布于山东

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仅2018年全国公安机关电信诈骗案件立案69万起,共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据统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破案率不足1成,远远低于其他刑事案件的破案率。电信诈骗案件的侦破到底难在何处呢?与现场实施的诈骗相比,电信网络诈骗披上了“科技”的外衣,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隐蔽性更强,打击难度也更大。

从法律属性上讲,电信网络诈骗属于“诈骗”犯罪行为方式的一种,通常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工具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面对形形色色的电信诈骗手段,如何练就防骗的火眼金睛呢?归纳电信网络诈骗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六种,见招拆招,才能防止上当受骗,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一是冒充朋友电话、QQ、微信等方式进行诈骗。利用盗取的QQ、微信、手机等,冒充受害人的亲友,谎称急需用钱,或利用QQ、微信冒充公司老板,要求公司会计进行大额转账,从而实施大金额诈骗。

防骗措施:认真核实亲友身份,查看聊天信息是否由亲友发出。

二是冒充各种角色发送特殊内容链接的短信诈骗。如:不法分子冒充孩子班主任,发来成绩单链接;冒充同学,发送聚会相册链接;冒充航空公司通知航班取消链接等。短信中的链接一旦点开,会有木马病毒被置入手机,从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绑定手机的银行卡内钱财被转走。

防骗措施:提高对不明链接的敏感性,判断链接内容是否安全。

三是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诈骗。如受害人接到自称是某公安局电话,被告知其涉嫌毒品走私、信用卡套现、贪污赃款或者贷款逾期等,让其将资金打到一安全账号,受害人因害怕便按其指示转账,从而被诈骗。

防骗措施:核实工作人员真实身份,电话内容是否存在纰漏。最重要的是,身正无惧影子斜,自己堂堂正正做人就不怕有不法分子要挟。

四是冒充客服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冒充10086、95515等客服,发短信告知受害人其网银或电子密码器升级、有积分兑换等,诱骗受害人登录短信上的钓鱼网站以获取银行账号和密码。

防骗措施:辨别客服电话真伪,有效识别钓鱼网站。

五是虚拟中奖、奖品、补贴等短信电话诈骗。借助网络、短信、电话等媒介发送虚假中奖信息,发放补贴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欺骗受害人将钱财转至指定账户。 

防骗措施: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轻信中奖信息,对中奖、奖品、补贴等字眼保持高度敏感和警惕。

六是通过短信引诱汇款诈骗。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将“请把钱打到银行卡里,卡号××××”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如受害人碰巧正打算汇款,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很可能未经仔细核实,将钱直接汇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银行账号上。 

防骗措施:汇款转账一定要核对对方账号信息,核实无误后方可打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