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的4个层次,你在哪一层?看完沸腾了......(深度干货)

 曾仕强 2023-10-26 发布于北京

论语上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还是不知道”,看似很简单,其实是人生最难搞清楚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打个比方,你知道1+1等于2,但是你不知道1+1为什么等于2。这是数学史上还未完全证实的问题。

所以,关于“知道还是不知道”,人们总结了四个认知层次,看完可能会刷新你对认知的一个理解。

0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一层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认知状态。

很多时候我们都只知道一种答案,就自以为知道。事实上,有很多事情和问题,它不止一种答案和看法,或者甚至没有答案。

就连“知道”这个词都有多种解读,更何况我们对这个世界,对人生的诸多认识呢!

所以,很多人就会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道自己知道的部分就自以为全知道了,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部分恰恰是非常关键的部分。

当一个人总是处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认知状态的时候,那么就很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管中窥豹的境地。

例如,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往往看不到事件的全貌,忽视它的复杂性,最终难以看清真相。

而那些好为人师的人往往只是一个信息的搬运工,大脑如同一个移动硬盘,并没有多少真才实学。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避免不了思维的局限性,就好像掉进了一个个坐井观天的陷阱。

正如庄子所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这种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导致的局限性,并不可怕,也不可笑。可怕可笑的是,因为无知而产生的偏见。

有句话说得好“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这些人常常固执己见,认为他的见解和道理就一定是正确的。

他们往往会盲从某种信仰、宗教、人物,把其它一切排斥在外,他们缺乏辨识力,缺少独立性、包容性。

所以就很容易形成狭隘的、偏颇的、浅薄的低维度思维模式。这类人最好不要跟他辩驳什么道理。

俗话说“宁渡七月鬼,不惹三季人”,对于无知的人,敬而远之即可。

02

知道自己不知道

老话讲,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不知道,那么,他至少能够拥有一颗求知之心。

苏格拉底曾评价自己说:“我唯一知道的是自己一无所知”,当你知道的越多,才发现不知道的更多。

知道自己不知道,才能心怀敬畏,才能积极进取。这也是认知升级的第一步。

曾有人夸奖子贡的学问比孔子还高。

子贡说:“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意思是说:如果用围墙来打比方的话,我的学问就像那低矮的院墙,旁人一看就能看见里边有什么好东西。

而老师的学问高深,围墙高耸,一般人看不见,只有走进门去,才能看见里边的豪华精美。

所以说,有些一眼就能看清楚的,可能只是我们知道的很少的一部分,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

科学家说,人类迄今为止,所认知的一切加在一起,只占宇宙的5%,其余大部分都是暗物质和暗能量,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更何况我们现在所知的领域里还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就像量子物理中的量子纠缠现象。

从爱因斯坦的“上帝不掷骰子”到“薛定谔的猫”,量子力学的随机性和超距作用,第一次让人类对世界的真实性开始有了怀疑。

也许“一沙一世界,刹那即永恒”不只是一句佛家语,而是某种本来就存在的规律。谁知道呢?


03

知道自己知道

能够达到“知道自己知道”这一层的认知,可以称之为知行合一的人。

老实说,人这一生,你真正算得上知道的东西很少,很多都是表面上知道了而已,或者大多数都是一知半解。

比如书上的道理,有多少是你真正懂得的?

知道了某些道理,做人做事还是原来那样,或者干脆说一套做一套。那么,道理就根本不是你的道理。

知道自己知道,这类人比较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有清晰的自我认识,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

他们往往能在某些领域内做出突出成就,他们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人生信条。

有些人懂得很多知识,但是一些最简单的道理可能都做不到;有些人懂得的知识不多,但是却能守住底线道理,并且做的天经地义,毫不犹豫。

知道的人并不标榜自己知道,也不压迫别人认可自己的知道。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三人行,必有我师”。

每个人都有他知道或擅长的一些东西,但是我们都需要抱着谦虚谨慎,包容更新的态度。

因为一些所谓的“知道”很快就会过时淘汰,不合时宜。

古人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知”是一种不断累积实践的过程,可以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获得,可以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探索。

从知中行,从行中知,慢慢地才能筛选出真知。

我们都渴望自己多知道一些东西,但是自己能够真正把握、运用自己的所知,并不简单。

大抵要做到这一层认知,必须时刻牢记知道自己不知道,才能在人生中走出一条知道自己知道的路。

04

不知道自己知道

到了这一层认知,就是虚怀若谷的境界。智者、圣人、得道之士都属于此类。

我们都知道“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人生三重境界。

其实,“知道还是不知道”的认知过程也同样适用于这种描述。

从一开始“浅显的知道”到“知道了更多后的迷惑”再到“终于认可了某种知道”,我们最后不再纠结于答案本身,而是与问题和解。

不知道自己知道,就是不再执着于眼前的正确答案,达到一种空的状态。

所谓的“不知道”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不知道,更类似于不想不念,无可无不可的意境。

我的答案只是我的答案,你的问题还是你的问题。

苏东坡临终前曾留下一句话:“西方不无,着力即差。”

当一个人不再刻意去寻找、追求某种答案或结果时,可能他才会离心中的答案和结果越近。

没有人能说清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道家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家有“佛说世界, 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道祖和佛陀有他们的理解,可能有些东西是不可言说,不可描述的。一旦落入文字藩篱,去道破真相,便已经离真相相去甚远了。

所以目光所及的真实就只是有限的真实,而自由的意识或许刚好能捕捉到某些真相。这样才会造成“不知道自己知道”的一种玄妙境地。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而本质是不能被定义的,那么,我们很多对事物的描述实际上是设定了一条条框架。

这样做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容易区分认识事物,而弊害则是我们会大大受限于这些设定。

所以,“不知道自己知道”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更为开放的可能性,让我们能够无限接近某个真相。


永远不要让自己停留在某种“知道”上,要抱着不知道的心态去求知道,多去践行自己的知道,最后尝试放开问题和答案,可能真相会不隐自现。

本文作者:丰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