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3·8五次洪峰退去半月之后的华县灾区

 华州文史荟萃 2023-10-26 发布于北京
灾区行
作者:杜书文

我是在五次洪峰退去半月之后踏上华县灾区之路的。
我看见在县城救灾帐棚中呆了半个多月的灾民,都心急如火地奔回自己被洪峰洗劫的家园。一路上是络绎不绝,扶老携幼,拖儿带女的灾民。他们牵着耕牛,背着包袱,一个个心情焦急而又沉重。现在,展现在眼前的,虽已不是深不可测,漫无边际的一片汪洋,却到处都是满目凄凉。道路上,田野里,是厚厚的淤泥,和大片未及退去的积水。一片片的玉米杆、棉杆斜插在淤泥中。沿路村子里,十有八九成了一片废墟。到处是颓垣断壁,土墙瓦房全部倒塌,梁栋倾倒,瓦砾遍地。无情的大自然啊!你一夜之间毁去了多少温暖的家园!一夜之间使21世纪的农民倒退到了原始洪荒时代。

2003年9月下庙东周村 张韬摄

村子里,人们纷纷在凉晒被洪水浸泡的被褥、衣物、家俱和散发着酸臭气味的变质的粮食。有的挖掘埋在淤泥中的破砖烂瓦。村子里已听不见悠长的鸡鸣和汪汪的犬吠,田野里看不见田鼠乱窜、野兔出没。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而幸存下来的狗,始终不肯离开主人一步,静静地卧在失去家园的主人的身旁,仿佛在和主人一起流泪……
蹲在救灾帐棚前的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呆呆地看着自己眼前的废墟,欲哭无泪。只是连声叹息着:“唉,唉!家业呀!家业!几十年的家业就这样完了!完了……”
深秋的太阳格外地好,好像在有意向灾民们补偿老天赐予人间灾难的愧疚,拼命施放出足够的热力,把大地上的积水和屋里的湿气尽快蒸干,还灾民一个适宜于秋播和重建家园的好环境。

被洪水冲毁的道路 白进明摄

无情的洪水是天气陛下这个大自然的暴君,给人间降下的无法抗拒的灾难,灾情发生后,大批封堵决口的解放军被调遣来了,大批大批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送来了。灾民们住进了崭新的帐棚,吃着热腾腾地饭菜,他们表示的只有感激之情。这个村有一个95岁的老寿星,是硬叫解放军背着从家里转移到安全地带的。他说:“天官赐福,天官赐福呀!天官是谁?是党中央,是国务院,是地方上的父母官。没有这些天官,死的人何止成千上万?这么大的水,这么大的灾,竟然没有死一个人,哪个社会能做到?”灾民感激地说:“是的,我们需要的,政府想到了,我们没想到的,政府也想到了。粮、油、方便面、钱、帐棚、被褥,每家每户按人头都发到了。十几万人哩!一户也没漏掉,真不容易啊!这在哪个朝代能做到?”

雨夜抢撤被困群众 杨青山摄
政府关心灾民,灾民感激政府。他们不能静等着政府的救济,他们得生产自救,为国分忧,他们心急如焚,要尽快重建家园,他们要把被洪水淹没的土地尽快抢回来。他们说:“秋粮已是颗粒无收了,得赶快排水种麦,要不,来年那将又为国家带来多大的困难啊!”他们没有叹息,没有消沉,抹干眼泪,振作了精神,把毁坏的家做了一番简单地安置之后,便风风火火地挽起裤腿下田了。为了不违农时,他们夜以继日地排水,夜以继日地清理和焚烧被洪水漫过的秸杆。

驻灾区的工作人员和村民一道抓秋播

他们淌进没膝的冰冷的淤泥中,把国家免费下发的麦种撒进田里。为了不漏掉一点可种的田地,他们把圪劳拐角的地都种到了。我走向一位正在田里赤脚撒种的青年农民问道:“这些撒在泥地里的种子都能发芽吗?”他笑着说:“希望都能发芽,多发一个芽,国家的困难就能轻一些,自己的困难就会少一些。帮助和救济总是有限的,家园嘛!最终还要靠自己来建……”年轻人朴实的话让我感动,因为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灾民们重建家园的信心。
2003年11月5日
原文来源:《圆梦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