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辰私坊||《想念雪村》五十九 再让教师转正指标 (系列长篇​《南岳宪》第一卷)

 元辰1948 2023-10-27 发布于湖北

五十九 再让教师转正指标 

居功首位别无人却愿林云结晋秦
虑在边村师本少情关雪域运能新
舌焦口燥诚心辩理尽词穷率意申
再让良机全好事河山鼓荡颂贤真

教育局对雪村这个与世隔绝的山村如何扫除文盲、发展教育十多年来伤透脑经,饱受责难。直到南岳宪等知青下乡,有了师资力量,雪村自办小学才解除众议。现在他们要自办农中,没有道理不支持,只是没有教师派进去,那就破例给一个民办教师转公指标,将教学负责人转为公办教师,学校根据需要自招民办教师,把学校办起来。至于招谁转公,当然要听知青办的意见,人家是专门的知青管理机构。

县知青办想到的当然是让了几次上学、招工指标的南岳宪,这次无论如何得把他的问题解决了。他一直是知青典型,为雪村做过太多工作,如不解决他的招工、转正问题,会让全县知青心寒。基于这个理念,县知青办将转正南岳宪的意见告诉教育局。

教育局下达批准设立雪村八年制小学初中、一套班子两套人马、挂雪村小学和雪村农中牌子的文件,并派一个三人工作组来雪村协助建校,办理南岳宪民转公手续。

不几天,早先那个被县知青办主任罗大壮逼着给雪村小学办理批复文件的教育局副主任、现在改称副局长的张先光带着普教科长魏同江、荣北公社教育站长勾清运来到了雪村。

当然还是先找一辆车,来到鹰嘴岩下,放了烟火信号,再由雪村大队副主任文金然把他们接进村,柳汉伦、南岳宪等在学校等着。见面寒暄过后,便上桌吃饭。

学校食堂准备的晚餐很丰盛。这些年学校种了十几亩校田、养了南岳宪培育的新品种雪山杂交野猪和雪山岩羊,还组织师生勤工俭学釀了雪山清酒,加上学生家长以实物缴纳的学费,老师的生活开得不错,接待也不需要柳汉伦、南岳宪再从家里拿。

南岳宪倒了酒,柳汉伦主持开席,举起举碗,大声说,首先感谢教育局关注雪村教育,派工租来指导建校,高兴啊,大家干了这碗!

添上一碗,又说,再感谢三位工作组成员不畏艰险到雪村来指导工作,干!

再添一碗,说,感谢上级破天荒安排一名民转公指标,把我的一块心病解决,干!

连干三碗,一是为活跃气氛,二是雪村的孩子能上农中心里确实高兴,三是雪村人本来豪爽、好客,各式各样敬酒的话题自然连绵不断。干完三碗,柳汉伦说,文师傅、胡会计、南岳宪,还有卢友林、全斗方、张又常,下面该你们了,一人三碗,不要冷场啊。

张先光虽然当副局长十来年了,到不过不少学校,走过不少基层,吃的都是清淡寡菜,连油花儿都没有,连教育局在招待所接待客人,席面也很简单,礼貌性地敬酒,小口小口地喝。哪有这样丰盛的席面,这么大碗大碗热情敬酒?要知道那时教师每月的定量是食油四两、粮食36斤、肉1斤、酒半斤,接待一次客人要积攒几个月的油票肉票酒票,谁敢这样豪吃海饮?怪不得外面的村民私下都羡慕雪村没有合作化,自家种田自家吃呢,连一个小学接待客人比县上都气派。但是这些话是不能说出口的,只能埋头喝酒,大块吃肉。虽然酒量不怎么样,但这个清酒非常爽口,劲道也不太大,既然大家敬,就放开胆量喝,想必雪村人也不会把喝酒的情况报告到县上去。

一人三碗敬下来,每人都喝了十七八碗,工作组的三个人已经有了醉意。

张先光说,不能再喝了,这样,我代表工作组回敬大队领导和学校老师,然后咱们吃饭,好么?

柳汉伦说,你们刚到,不想喝了就吃饭吧,离村的时候再回敬不迟。

张先光说,的确不胜酒力,我敬一碗,就一碗,然后吃饭。

柳汉伦说,那也行吧。你们大老远来指导雪村建校,酒要喝好,饭要吃饱。只是学校条件有限,土酒土菜,没有宾馆、招待所那样的席面。

张先光说,不不,宾馆的席面我吃过,没这些实打实的土酒土菜合乎味口、吃得畅快啊,也不比这里的菜肴丰盛。只是我们酒力甚微,再喝就醉了。我就敬这一碗了。

结果,工作组的三人都酩酊大醉,由南岳宪、卢友林、全斗方扶回学校的简易招待所,未能洗脸洗脚,直接上床睡了。好在清酒后劲不大,夜里三人没有折腾,睡到天亮便醒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工作组便召集开会,传达批文,同意设立雪村农中,提出要做好三件事:第一是建立学校领导机构,确定领导成员名单,一名校长管总,两名副校长分管小学部和初中部;第二是参照部颁农业初中教学大纲,编订雪村农中的教学大纲,开学前报教育局审定;第三是办理校长民转公的手续。

柳汉伦说,除编写教学大纲外,其余两件事好办。事前我们商量过,大队的意见是南岳宪担任校长,主管初中教育,卢友林担任副校长,主管小学教育。这次转公当然也是南岳宪。

张先光说,很好啊,知青办向教育局推荐的转公人选是南岳宪,教育局确定的也是南岳宪,让南岳宪填表,教育站和大队一起搞好鉴定、考核材料,工作组在表上和考核、鉴定、政审材料上签字就行了。

南岳宪一听要转公自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不行。我不同意自己转公,这个人应该是卢友林。本来转公是件好事,但我转公不适合,适合的是卢友林。专职教学的是他,一直会在雪村呆下去的是他。我是挂名的校长,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兼的校长。事情都是他做的,而且做得很好。”

一听南岳宪又要让转公指标,柳汉伦心中无名火起。冷冷地喝道:“南岳宪你尊重一下组织意见、也尊重一下我柳老大的意见好不好?你是很了不得,是雪村功臣,小学是你撑着,农中靠你撑着,张告栓烈士家靠你支撑着,雪村的事情靠你撑着,柳老大到了关键时候也靠你撑着,这一点不假。但是,你是我引进来的、带出来的、提起来的,不能什么事都由着你的想法来。我知道你是为了雪村,准确地说为了柳家,让大学指标是为柳缙芸免于纠缠、支走和大有,让招工指标是为代哺外甥张又常。可这次转公不同,既不影响代哺张又常,也不影响柳缙芸健康成长,更不影响你将来离开雪村,你为什么还要让?你非让我柳汉伦处于难堪,非要上级组织改变决定吗?

柳汉伦这个对南岳宪几乎百依百顺的雪村头领,对南岳宪处处为别人着想已经忍无可忍,简直恼羞成怒了。他不知道怎么摊上这么个全无私心的小冤家。

南岳宪对柳汉伦发火是有准备的,这个老大哥对自己的贴心超过血脉兄弟,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他着想,使他作为头领和作为兄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的确,如果他没被柳缙芸初恋过、张告栓没有牺牲、柳汉秀同意跟她公开婚姻关系,他都会接受转正,一辈子在雪村当个校长,解除雪村无人教书育人的百年之忧。但是这些事情毕竟都已发生了,他就没办法不替雪村的未来着想,没办法不替卢友林、柳缙芸着想。因为他不能一辈子呆在雪村了,柳汉秀只给他8年之约,同意他抚育张又常,不同意他终生守住自己,潜龙在渊,终归大海,不能给他当绊脚草。他没法说服柳汉秀,也就没法一生不明不白呆在雪村。而雪村总要一个懂教育的坚守,这个人就是柳缙芸的恋人、柳汉伦未来的女婿、现在的副校长卢友林。那么解决卢友林的后顾之忧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和柳缙芸结婚,这个快了,估计柳缙芸22岁毕业后一年内就差不多了;二是就地转公,推荐上大学、招工招干离开本地不行。这次转公可说天赐良机,南岳宪无论如何要全力促成,不能让柳汉伦坏了好事。

表面上看,他这样做,是为了柳家和卢友林,骨子里是为了雪村教育长久发展,为了雪村的长远发展。到了二十世纪下半页,一个封闭的族群不能享受稳定的初级教育,那才是恐怖的噩梦。别人可以罔顾这个事实,南岳宪不能。

所以,他不急不缓地说:“柳主任息怒。张局长听我把事情的原委道来。我没有丁点不尊重组织意见的想法,也不完全是照顾柳家或者卢友林的私情。我只是为雪村未来着想。大家知道,雪村与外面隔绝,大人进出都十分不便,孩子们怎能到外面上学?走读不可能,寄读没条件,即使解决校舍问题,哪个家里有一分钱给孩子交书学费?只能自己办学,至少交通现代化之前是这样。事实上柳主任带领知青办学使大家看到了希望。可是,知青走了呢?外面有老师愿意调进来吗?没有,不在雪村成家呆不住。那就得有知情留下,不是当初招知青当老师要求的三至五年不离开,是一辈子不离开。我想向张告栓烈士遗孀、我的住户柳汉秀求婚,可是她不答应啊,只容许我以义父的名分协助将张又常带成人。我住在他们家,张又常是我教的。她不同意我求婚,我就无法不明不白在雪村待一辈子。卢友林却可以,他已和22岁的应届毕业生柳缙芸确定恋爱关系,毕业后就可能结婚。我让出转公指标,表面上是为了柳家和卢友林,骨子里是为了雪村教育和雪村长久发展。试问柳主任,是安抚奖励我重要还是雪村孩子的未来重要?是我们之间的友谊和情面重要还是雪村的未来重要?我们的初心不就是让孩子教育学文化、让雪村跟上时代的步伐吗?现在是二十世纪下半页,世界上不少国家已经现代化,我们国家也提出了两步走的现代化建设目标,雪村若不能享受稳定的初级教育,会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别人可以罔顾这个事实,我南岳宪不能。柳主任,张局长,我要说的都说了。你们可以批评我不顾大局,但是请你们想想我说的实际情况。这个转公,只能是卢友林,不能是南岳宪。

会议一下子冷场,参加会议的柳汉伦、文金然、胡金榜、南岳宪和工作组三人,都在想柳汉伦与南岳宪的话,按说,柳汉伦坚持得对,对雪村有功劳,就得接受组织的奖励。但是,南岳宪考虑得更全面更远大,无可反驳。大家内心都倾向南岳宪的意见,却又怕张局长为难,显然教育局的意见他一人无权推翻。

张先光见大家都不说话,只得自己开口:“柳主任和南岳宪像是吵架,其实是互相关心着呢,这使我非常感动。尤其是南岳宪为雪村教育、雪村孩子雪村未来着想,勇于牺牲自己,可钦可佩。但是招谁是教育局定的,我个人无权推翻。要是过去,我就拍板照决定办了。但是南岳宪一片赤诚,我不能无动于衷。这样,魏科长把会议发言整理出来,南岳宪把推荐卢友林转公的理由和卢友林其人的表现写出来。明天一早交给魏科长,派人送他到荣北镇赶车回局,把两份材料交给一把手,同时报告我同意南岳宪的推荐。至于南岳宪,今后再找机会安排,不能亏待有贡献的人。”

普教科长魏同江风风火火赶回去,三天后又赶回来,告诉张先光,一把手听了汇报,看了材料,跟另一名副局长商量一下,同意张先光意见,卢友林这个人的表现不错,就按南岳宪的推荐,办理他的转公。

再开会的时候,柳汉伦没话说了。回家后,对柳缙芸说,南岳宪为你,又把转公办教师的机会让给了卢友林。你可得真给我争口气啊,把日子过得好好的,才对得起他。

张又常、柳缙芸小学顺利毕业,并分别参加了县一中主持的初、高中毕业考试。张又常拿到高中毕业证,柳缙芸拿到初中毕业证,双双留校任教。由于雪村民办教师没工资、没工分补助,不好招人。有了他俩,这个问题也解决了。

本来张又常跟南岳宪去教初中比较合适,但考虑柳缙云跟卢友林去教小学在没有结婚的情况下不利于处理关系,南岳宪就安排卢友林、全斗方、张又常教小学,自己带着柳缙芸教初中。

离初中招生还有一年。这一年的任务就是修编雪村农业初中教学大纲,并根据修编大纲,写教材,完善教案,等待下届小学生毕业升入初中。

南岳宪抓紧时间,参考现行的初中教育大纲和教材,研究教学形式,设计考核方法,确定编写的思路和原则,并用几个晚上拿出了编写意见,然后告诉柳缙云怎样寻找材料,往框架里面灌,最后自己修改定稿,上报镇教育站和县教育局,这一年的时间相对充裕,尽量把要干的活提前干好。

接着,他跟卢友林商量,暂停小学部兼修初中课程,提高小学阶段的教学质量,指导学生学得更扎实。

南岳宪还得全面主管学校工作,协助柳汉伦做一些大队管委会的工作,主要是生产技术指导。每到季节档口和周末,他还得和张又常回家抓生产,柳汉秀把养殖、种植的摊子铺得很大,几十头牲口、二十亩地、笋林、松茸林、雪莲林都要管好,还有不同季节的打山货与食品收藏制作、浆洗纺织,一年到头,放心休息一天的时间都没有。所以,周末和突击档口,二人必须赶回去。

张又常已经是十六七岁的大小伙了,柳汉秀与南岳宪都知道,一家三口厮守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两个男人都得离开,奔自己的前程,而柳汉秀不可能离开,也不想离开。她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两个男人服伺得好好的,待他们离开后,自己每天到张告栓墓前说一会儿话,这些年来,除了必须的祭奠,很少去陪他,毕竟还有两个男人需要她的支撑,她不能亏待他们。

南岳宪当然也感到心情上的微妙变化。张又常就要长大成人了,他的责任和义务是把他哺育成人,然后带他去飞。这是大哥张告栓的愿望,也是爱妻柳汉秀的愿望。她不要他一直陪伴自己,她认为他天生龙种,属于外面的世界,把他留下来哺育张又常已经耽误了很多的事情,张又常一旦成人,他必须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她不忍心用自私的爱拴住她。她要知足,感恩,不能仅仅因为自己爱他,把他变成身边的麻雀。他不是麻雀,也不是老鹰,而是苦难潜龙,流落于此,还报前世恩情,等待时来运转。时机已到,必须离开,不容南岳宪有陪伴终生的想法。

这些南岳宪知道得清清楚楚,不可能违背她的意愿。那么也就只有在剩下的时间里,多陪陪她,给她更多的爱抚与关心。

将会以什么形式在什么时间离开,柳汉秀是不可能知道也没法预测的,她所知道的就是上级下指标,把南岳宪选招出去,但是南岳宪让了三次,上级还会第四次把指标分给他吗?

南岳宪本人也无法提前知道,对于已经让出的三次机会,一点都没后悔过,那时他没有完成对张告栓一家人的承诺,没有把张又常哺育成人,绝不能半途而废地离开,任何机会都不可能动心。

但到张又常长大成人、柳汉秀催促自己离开的时候,他不会违背柳汉秀内心的愿望,求柳汉秀让自己留下,陪伴她共度余生。

这对冤家,相同之处是尽最大努力为对方着想,但绝不违背对方的根本利益和心愿。

南岳宪基本都是顺着柳汉秀的意愿走。在他心中,她不仅是妻子,而且是大姐是母亲。既然柳汉秀一开始就不愿公开婚姻关系,不愿给南岳宪生儿育女,不愿把南岳宪一辈子栓在雪村,南岳宪就只能把这段恋情当作一次必然的偶遇,把所作的一切归结为对朋友的一次报恩。当朋友能够自立以后,自己也就必须离开,让情谊常存心间,而不是平庸地相守到天荒地老。

为了离开,他和张又常暗地着手复习高中课程,既然连续推荐工农兵上大学了,南岳宪相信最终会恢复高考,只有这种形式离开是最有把握的,不需要上级特殊关照。

但高考机会几年才来,确实毫无把握。甚至南岳宪已想到他和张又常两人上大学,没有人供给怎么办?尽管他可以抓紧安排生产创收,但是,依照当时情况,换一年半载的学费没有问题,可是长达四年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勤工俭学只能稍作补贴,他和张又常离开后靠勤工俭学和柳汉秀供养,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他一直在想办法,可一直想不到办法。尽管心情七上八下,工作却一点没有松懈。

第一,是指导和督促小学部制定了全面的教学计划,和卢友林商定,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第一抓手,前四年不求进度,唯求方法得当、基础扎实、态度与方法养成,后两年自学为主,跟进辅导,严格考察,讲评提高,保证每个学生有上初中的潜力愿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第二,设计和编写了初中整套教育方案,将培养新一代有责任、敢担当、求知欲望强烈的青年作为在校教育目标,以人格养成中心,以创造性求知欲望和求职方法为重点,实行启发式、推导示范式教学,每一教案不仅传授重点知识,而且展示学习方法,同时加大自学课程,自学考察与讲评辅导课相结合扎实推进。

第三,开门办学,强化雪村精神教育,培养每个学生“知雪村、爱雪村、为雪村”的理想信念,请公社和大队干部雪村能人、知青代表、优秀家长进课堂,面对面传受责任和信念,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

长篇连载《想念雪村》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    之五    之六   之七

之八   之九   之十   之十一     之十二     之十三   之十四  之十五  之十六

之十七  之十八  之十九  之二十 之二十一  之二十二   之二十三   之二十四
之二十五  之二十六   之二十七   之二十八  之二十九   之三十   之三十一
之三十二  之三十三  之三十四   之三十五  之三十六    之三十七  之三十八
之三十九  之四十 之四十一  之四十二  之四十三   之四十四   之四十五
之四十六   之四十七  之四十八  之四十九  之五十   之五十一   之五十二
之五十三   之五十四   之五十五  之五十六   之五十七   之五十八

元辰文苑《金兰文汇》接受师友赐稿,来稿须未在其它微公号发表,文责自负,加个人简介、个人照片。微信元辰或发66371560@qq.com信箱。

为对1430名订阅者负责,期盼切近人生的好稿,期待关注与评论。

元辰赞赏账户陈宇辰只对元辰个人作品开放。

元辰文苑为认证文艺微公号,入驻360图书馆,同步发布作品,经审核公开后,可供读者转为个人馆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