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服饰(一)

 汉月银山 2023-10-27 发布于陕西

唐代中央政权的主要机构“三省六部”,大体上沿袭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只是一种地位很高(正一品)的虚衔,一般无无实际执掌,不常设。“三省六部”才是实权机构。

隋唐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等级设置共有九个不同品级,并以法律的形式作了规定。而随着官员品级的制度化,不同品级的官员在服装颜色、礼仪等方面的规定也相应制度化。隋唐时期的服装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常服四个部分,并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员服饰制度体系,男装服饰相对女装较单一,服色被赋予很多讲究。

袍服

袍服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愿意穿的一种衣服。这种服装创始于北周时期,是一种圆领右衽领、袖及襟处有缘边的服饰,深受北方民族服饰的影响,后在袍服下部施一道横襕,名叫襕衫。文官衣长至足踝或及地,武官衣略短至膝下,袖有宽窄之分。襕衫因紧身而狭,需缺胯开衩或穿大口裤以便行动。缺胯袍衫就是在袍、衫下开衩,为士人、庶民等劳动者所服。

根据《唐音癸签》的记载:“唐百官服色,视阶官之品”。贞观四年(630年)和上元元年(674年)两次下诏颁布服色并佩饰的规定,第二次更为详细,即:“文武三品以上服,金玉带十三銙;四品服深绯,金带十一銙;五品服浅绯,金带十銙;六品服深绿,银带九銙;七品服浅绿,银带九銙;八品服深青,鍮(tōu)石带九銙;九品服浅青,鍮石带九銙;庶人服黄,铜铁带七銙”。

幞头

除了圆领袍服之外,唐朝男子出镜率最高、最百搭的一件时尚单品就是——幞(fú)头。幞头名称依其演变式样而定,贞观时顶上低平称“平头小样”,高宗和武则天时加高顶部分并分成两瓣,称“武家诸王样”,“英王(bó)样”,玄宗时顶部圆大,俯向前额称“开元内样”,皆为柔软纱罗,临时缠裹。

唐朝服饰(一)

从左至右:英王踣样 开元内样 平头小样

裤褶&

裤褶是一种上衣下裤的服饰。《释名》解释裤为“纨也,两股各跨别也”,以区别于两腿穿在一处的裙或袍。褶,按《急就篇》记载:“褶为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广袖”。这种服饰最早应用在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中,后来对汉族服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释名·释衣服》称,“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记载:“今俗谓之背心,当背当心,亦两当之义也”。在一些陶俑壁画等文物中,裲裆的形式为无领无袖,像前后两片,腋下与肩上以襻扣之,男女均可穿着。这种服饰一直沿用至今,叫马甲、背心或者坎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