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邳州乡贤】王仙舟生前心系蒙小 逝后子还心愿 | 纪实 赵邦富

 文化佳园 2023-10-27 发布于江苏

100年的风雨沧桑,100年的磨砺奋进,100年的文化传承。1999年5月30日,风和日丽,议堂乡黄海小学教学楼前那棵葱绿的雪松一层层的树枝随风起舞,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操场上,红旗招展,人声鼎沸,这里黄海村支两委正在举行教学楼落成典礼——即喜迎小学百年华诞。被邀请的嘉宾席上,坐着一位特殊嘉宾,他就是黄海小学已故校友王仙舟儿子王亚军先生,他是代表其父亲参加这次活动,并现场捐献了2000元,还了王仙舟老先生多年的夙愿。
黄海小学是1895年由本村清末秀才曹席珍老先生创办的。一百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曾经参加“广州起义”的曹席珍老先生的孙子曹桂峰烈士,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在人民军队中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的高德善、车俊贤、刘茂文、邹维芹。曾在复旦等七所大学担任教授的王仙舟等均启蒙于这所学校。自建校以来,人才辈出,为社会输送了大中专毕业生达300余人。
黄海小学教学楼的落成,标志着黄海小学在硬件设施上一个质的飞跃。这里也有王仙舟老先生生前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王老先生离休后返回故乡,居住在铁富镇铁富村,距离原籍仪堂镇黄海村有六十多里路。每年他都要回原籍一次。黄海小学是他必到之处。每次拜访都与学校领导和师生们促膝谈心,交流教学经验,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一次,他来到这里,学校校长也请来了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请他们检查指导工作,几人不约而同的围着小学校园走了一遭,当看到教室是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土坯墙,屋顶扇着半截草半截瓦,部份土墙闪着裂缝漏风,窗口是用塑料布代替玻璃,有异味且透光差,课桌是用土坯垒砌,学生坐上有泥土且不安全。五六位教师挤在一间屋里办公,他们说:晚上煤油灯一点,鼻孔里都是黑的,吐痰也是黑的,影响身体健康。校长室也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来人只能站着。看完后,大家心情都很沉重,王老语重心长的对在场的村领导说:“什么都能往后推一推,教室的危房改造不能推,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栋梁,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很危险,一旦出了问题,你们责任就大了,人民群众是不会原谅的啊。”村支书接着说:“我们也是这样想的,一心想翻建教室,就是一时拿不出这麽多钱来。”王老接着说:“这个好办,我是这个学校的老校友,曹席珍是我的启蒙老师,曹桂峰烈士是我的同学,若翻建教室,我第一个带头捐款,这个事得抓紧,争取在我有生之年能见到教学楼落成。”同时他建议村支两委多渠道筹集资金。向镇政府申请争取财政支持一部份,动员全村党员、干部、村民捐一部份------。
经过村支两委和学校的积极运作,投资24万余元的黄海小学教学楼终于在1999年度竣工了。但王老由于年事已高,没能等到参加母校教学楼剪彩——母校百年校庆的时刻,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像学校的雪松一样,永远留在学校被后人传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