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莲亭絮语 || 雨过天青月更明

 孟寒秋 2023-10-27 发布于河北

 莲亭絮语·2023第11期  总第11期

图片





图片




雨过天青月更明

悠  然



    某日晚,荷师发信息来问:“藕斋周年,你何不写点文字?”我答道:“不知写什么?”荷师又道:“初相识时,就见你QQ资料填着6月18日,何其巧也。如此机缘,岂不可写?”听闻此言,我不敢再推,然而过去一年之经历,实在有不堪言者,好在藕斋向来主张落笔以诚,便潦草、混乱,又有何妨?

  人在雨声中

    说起藕斋,不能不先回忆入斋之前那段涕泣以血、冲雨而行的经历。

    记得壬寅春末,兄长猝然离世,我常涕泗横流不能自已,亦自责深愧沉默寡言。每想过往种种,兄妹本应相助相携,然而从来获取是我,给予是兄。还记得幼时,粮食匮乏,兄得一饴忍嘴待妹。父母不睦逞口舌之快,兄护妹于瑟瑟秋风隘。后因家境窘困,兄不得已辍学务工,徒剩笔墨全乡榜首点缀梦痕。

    后来,为养育儿女,我兄早出晚归,谋职浙江石浦,二十年如一日,高盐食物,熬夜潮湿,日积月累,终致恶疾。

    又常想少年时书信频繁,家长里短无话不言。中年时手机微信方便异常,却反而无话可说。偶尔寒暄,偶尔为其出谋划策。各自辗转,各自忙碌,却从不曾关心其苦累和病痛!父母不能说,伴侣不体贴,子女尚不自立,不惑之年除却硬抗别无他法!

    天地不仁,不假寿于良人!吾兄殁年四十有七,人生正值壮年,儿女值大学毕业,可谓“走出荆棘,未来可期”,谁料遭此大难,舍古稀父母和待业儿女而去,吾兄何其不幸!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叹父母形骸消瘦,侄儿侄女形单影只,脑海中吾兄音容常在,怎能不黯然神伤,暗自垂泪?“夜深人去鸟归尽,灯火千家照大城”,可吾兄怎忍舍弃人间,片语不留,惟留一行血与泪?

  荷香淡淡来

    “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着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格言联璧·接物类》)或许留取残荷老师和月映霜华师傅正是这样的引领者。在我可怜兮兮茫然无措之时,他们微笑地看着我,轻轻向我招手,用诗词来抚慰我错乱的神经。2021年12月24日,留取残荷老师组建“桃花得气美人中”QQ群,我、旭斋、兰心、ROSE、水映夕和闲云野鹤被师傅拉进群,渐与荷师、弱水三千、冰雪相识。我像一只忙碌的蜻蜓,自顾自地赶路,偶尔循着荷香驻足,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又像一只胆小的鹿,总是躲着藏着,偶尔探出头来瞧瞧。

“写景有入其内,亦有出其外者。'我在雨声中’之句本从'隔江人在雨声中’化出,然一内一外,滋味不同。'我在雨声中’,单句有什么特别滋味?”

    “谁见江楼红一豆,妈妈摇我烛光中。雅俗的铆接,见功夫。”

“轻语易下,重语难工,第四代楚狂'别后诗知皆谶语,一方一寸割成空’之'割’字非老手不能轻用。这是心理学的自我实现。但'割’的对象是什么?”

    这些聊天专业高深,我望洋兴叹,羞愧难当,偶尔发言也是打趣,权当调节群里气氛。

那一阵子,我随着师傅也参与了《2021年度网络诗词风华录》部分选诗工作。想着诗选工作即将结束了,大家也应该轻松了吧。没想到,在荷师的提议和大家的齐心努力下,藕斋呱呱落地。《沧海拾珠》编辑群、选诗群、校对群如雨后春笋,一个接一个地组建,2022年6月18日,酝酿已久的第一期《沧海拾珠》面世,浏览量陡增至四百多。随后《桨声荷影》《藕窗诗选》《岫云杂记》等栏目如纷开之荷花,摇曳生姿。而我,疲于工作、家庭和心理负担,既无法全情投入选诗和公众号制作,读诗写诗亦常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如一粒浮埃,被洪流裹着、拖着、拽着前行。我永远记得《沧海拾珠》第一期第一首:唐云龙《咏泡菜坛》,“谁惜囫囵泥一丸,墙隅终岁耐阴寒。他人桌上开胃菜,尽是吾家心底酸。”这首诗一语双关,合我当时的心境,转结句经常萦绕心间。

    不想受束缚的灵魂,加之识见的匮乏,我拒绝了一个又一个《藕斋》栏目制作。转念又觉得有些愧对荷师和师傅,由师傅命名的“慈溪过眼录”便在《岫云阁》发表。师傅说,岫云就是自由的云,没有形状,没有方向,随心随性。“慈溪过眼录”可以发表诗词、随笔,甚至书画和音乐作品。于是,怀着几分热情,在众多诗友的帮助下,壬寅9月15日,第一期“慈溪过眼录”发表荷师的育儿诗《果糕行》。随后7期“慈母集”、5期“月儿絮语”、3期“战友情”陆续发表,其中武立胜老师的作品获得了上千的浏览量。随后又发布了16期“山海经”学习视频,18期“弱水读诗”,先后发表了武礼建、全玉梅、苍山渔樵、橘猫、兰心、阿黛、紫藤、萧萧行吟、夏婉墨、云心自在、张明新、于文政、滕伟明等老师的专辑。为了“短平快”,甚至还制作了17期诗词阅读小视频。曾一时兴起,举办了《岫云阁》元旦诗赛,没想到归樵老师、云心自在老师和苍山渔樵老师却认真点评,不吝指教,并给予初学者宝贵意见和殷殷期望。在此,一并感谢剑晖、弱水三千、杨蓝、月儿、梅姐姐、加贝小小、鳅鳅、金色风帆等老师美妙的嗓音播报。

    像蜂蝶一样,于万千荷香之中翩飞,又不经意之间将清甜散布于人间。所采之蜜如毫末,所做之事亦有限,惟感恩一路同行、胸有诗意之诗友们。

  星眼眠应好

    随着“薄海耆英”“听云评诗”“谢家池上”“碧山人来”等栏目的开办,《藕斋》选诗评诗日趋专业,品味日趋提升,平台关注读者将近千数。佳作美玉如青莲摇曳,诗人大佬如藕花绚烂,栏目也如一张张荷叶承载着希望。看着五花八门的“慈溪过眼录”,在熠熠星光的探照下,我感觉自惭形秽,识见浅薄已经跟不上发展的节奏,是时候停下来好好想想,没想到停下来就是大半年……不过,正如哲人所说:暂时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行文至此,荷师的关切又一次萦绕耳边:“因为同行,所以关情”。

    絮叨已久,用一句诗作为个人和藕斋的共同展望吧:雨过天青月更明,藕风星眼眠应好。


2023-06-25


【附
晚登凤凰山独眺
风起残春竹径鸣,郁金夕色晚云横。
夜深人去鸟归尽,灯火千家照大城。

电台中忽闻浙江开渔节(2022-09-22,改于09-28)
忆昔闲谈傍阿兄,非常盛况绕梁生。
又逢江浙开渔季,知在何方踏浪行?

听家兄言浙江开渔节(2021-09-16)
阵阵金风展旌帆,根根紫棹竞澄蓝。
须臾铜号一声响,捕得蛟龙出古潭。


荷按:
    悠然作为藕斋创立元老,前期贡献十分突出。此次在引导之下,能写出这篇情真意切之文,足见其重情重性。经过一番短暂调整,未来想必能以更好的工作状态回到藕斋。正如文中所说,“雨过天青月更明,藕斋风小眠应好”,藕斋是修心之斋,是养性之斋。天青月明,藕花风小,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追求。

霜华按:
    特意选了水晶翼的蝴蝶配图,作为看着她在诗词之路上一步步艰难、坚定走过来的朋友,这里面自然包含着深深的期望,更希望这一抹亮色温暖前行的路。


图片


作者简介

      悠然,达州人,初习诗。

图片

主  编:留取残荷
监  审:月映霜华
制  作:旭  斋
校  对:藕斋校对小组全体成员
协  调:闲云野鹤    阿  黛    冰  雪    
紫  藤    弱水三千

友情链接



收录于合集 #莲亭絮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