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前沿”课程第一讲纪要|方向红:如何现象学地观物?

 左莫 2023-10-27 发布于海南
图片
图片

2023年2月24日下午,中山大学哲学系2022级研究生“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一讲在锡昌堂103室举行。讲座主题为“如何现象学地观物”,由中山大学哲学系方向红教授主讲,中山大学哲学系郑辟瑞教授主持。

图片

主讲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方向红教授

一、现象学的展示与说明

讲座伊始,方向红老师以“水壶”为例展示三种不同的观物态度,其分别是自然态度、认识论态度以及生存论态度。

对于自然态度,我们又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态度与哲学上的自然态度。在日常情况下,如果我们问一个普通人应当如何观察一个水壶,也许他会回答,要从其颜色、形状、材质、用法等方面去观察它,并且认为自己所言说的水壶就是眼前的水壶,然而这还不是一种哲学的观物态度。如果从哲学的态度来考察,柏拉图会告诉我们,当我们说眼前的水壶是水壶时,我们所讲的其实是一种普遍的东西,即理念,而并非眼前这个具体的水壶,具体的水壶属于可感世界的事物,而水壶的理念则位于可知世界。

图片

柏拉图 线喻

虽然自然态度下的观物可以同时从殊相与共相两个角度来实现,但却都没有涉及到主体的基础性作用。近代的哲学家们,尤其是经验论立场的哲学家,都试图通过主体性来将物本身消解掉。洛克曾提出物具有两种性质,第二种性质指的是色、香、声、味等会根据不同的人的感官而变化的性质,而第一种性质是物最根本的特性,如形相、运动、广延、位置、不可入性等,然而这种物的根本特性也被后世的哲学家所化解掉了,比如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样,物就成为了必须依托于主体才能成立的东西,这就是一种认识论态度的观物法。

而到了现代,康德与胡塞尔基本沿袭了近代哲学家的思路,但康德进一步提出了物自体,这在某种程度上让他摆脱了近代的框架,所谓物自体,就是物之本身,我们无法知道它是什么,但是它却能呈现给我们水壶的感知材料。而以胡塞尔的立场看,当我们看水壶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能够给我们提供无限丰富的体验,我们可以将这些体验引向一个点X,这个X就是物(水壶)本身。康德与胡塞尔的思路均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了物的地位,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以上就是在海德格尔之前西方哲学史对物的看法,这个看法源自海德格尔本人。其实早期的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还给出了一种生存论的观点。他不认同胡塞尔对物的看法,因为这其实已经见不到物了,而如果我们要真正见到物,需要通过“此在”(即人)在日常生活中去使用这个物,而不是去静观它,当水壶嵌入到了此在的日常生活中,它作为物的一面也就显现出来了。海德格尔对以往的观物的态度的批判否定了通过对外观(即“相”)的观察来通达物性的路径,他认为,柏拉图这位从外观方面来表象在场者之在场状态的思想家,并没有思考物之本质,亚里士多德以及所有后来的思想家亦然。

图片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封面

二、海德格尔的批判、结论及其问题

然而海德格尔晚年也批判了自己早期的观点,因为根据这条思路,此在用这个物的时候,在生存论上将其置于了一个意蕴整体中,这都是为了此在自身的目的,所以物并没有给出它本身。而物必然是不依赖于我才叫物,它自己可以依靠自己,必须是真实的对象,不依托于主体而存在,但如果这样便没有一条道路通向物之物性的因素。

那么物如何成其本质呢?这里海德格尔给出的答案是物物化(Das Ding dingt)、物化聚集(Das Dingen versammelt)。这里物成了动词,并且物和物之间进行游戏。我们还是以水壶为例,水壶是如何与别的物一起游戏的呢?水壶要装水,而水要从山上来,山上的泉水又从岩石中来,岩石在大地上,大地接受了雨露,所以它是天地联姻的结晶。在这里我们能看到物和物之间的游戏,我们能看到天、地与人,而壶还能盛酒,酒可以用来祭神,所以神也在这个联姻的整体中。这样,在壶中有天地人神四重因素。

其中,“大地(die Erde)承受着筑造,滋养果实,蕴藏着水流和岩石,庇护着植物和动物”;“天空(der Himmel)是日月运行,群星闪烁,是周而复始的季节,是昼之光明和隐晦,夜之暗沉和启明,是节日的温寒,是白云的飘忽和天穹的湛蓝深远”;“诸神(die Goettlichen)是神性之暗示着的使者。从对神性的隐而不显的运作中,神显现而成其本质”;“终有一死者(die Sterblichen)乃是人类……死亡乃是无之圣殿(der Schrein des Nichts)……作为无之圣殿,死亡乃是存在的庇所(das Gebirg des Seins)”。

图片

海德格尔 天地人神四联体

天地人神乃是海德格尔一生思考的最高成就,而物的物性就在这四重根之中。至此,我们就从古代一直追溯到了海德格尔晚年对物的态度。

接下来,方老师针对海德格尔晚期的思想提出了一个批评的观点,即海德格尔仅仅找到了一半的物性,他所讲的物性是把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们都蕴藏在天地人神这四重根之中,然而壶的壶性是什么呢?桌子的桌性又是什么呢?直接说这是天地人神是不合理的,这样一来我们就没有办法区分这两个物,这说明在总括的意义上海德格尔是对的,但同时这种态度失去了区分具体的两种事物的能力。

三、邵雍的启示与困难

面对这个问题,方老师将目光转向了中国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以此提出一种迂回的解决方案。

北宋思想家邵雍在《观物内篇》与《观物外篇》中提出了三种观物方法,分别是目观、心观与理观,这三种观法与海德格尔对观物的区分十分契合。

图片

北宋思想家 邵雍

所谓目观,顾名思义就是用眼睛去观,它对应着自然态度的观物法。心观则对应着认识论的观,要涉及到主体性,从广义上来讲还可以把生存论的观物态度纳入其中,而《观物内篇》云:“天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这说明目观和心观都不能真正地达到物性,只有理观能够做到,理观是圣人的一种反观,“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既能以物观物,又安有我于其间哉!”可见,理观就是以物观物,也就是海德格尔讲的物物化与物化聚集,这里是没有作为主体的人的地位的。

邵雍的理观也不再是针对具体的事物的观,而是观世间最大的东西,邵雍云:“物之大者,无若天地,然而亦有所尽也。天之大,阴阳尽之矣,地之大,刚柔尽之矣。阴阳尽而四时成焉,刚柔尽而四维成焉”。方老师接着指出,这种观法在物性理解上带来了很多可笑的说法,乃至有的学者以“牵强附会”四字来评价,因为在这其中更多的是排列组合的游戏,而不存在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系统。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这种观法并不是现象学式的,一个人可以用一种理来观,另一个人也可以用别的理来观。这是不符合现象学的态度的,按照现象学的口号“回到事物本身”,我们应当让事情自行显现。在胡塞尔这里,事物的显现一定要经由意识,而在海德格尔这里,此在的地位又过高,也就是说,物的显现总是受到了干扰,这都没有真正切合现象学的态度。

这样看来,海德格尔和邵雍都有一些遗留问题。接下来方老师对他们的相似点做了比较,它们大致可以被分为七个小点。

第一,他们都认为物一定是独立自主、自立的,不依赖被感知。第二,在观物方面,邵雍所说的“以物观物”对应着海德格尔的“物物着”。第三,邵雍这里的心的地位对应着海德格尔的此在的地位,其中心的地位可能略高于此在的地位,但在海德格尔的思想演变中,此在的地位一降再降,从此在组建世界整体下降到存在的展开的结果的见证者和呵护者。第四,邵雍谈到的人和太极的关系与海德格尔谈到的人和存在及虚无的关系是类似的,人是能够倾听存在的召唤的。第五,邵雍所说的“观之大者”要求去观天观地,类似地,海德格尔将物性联系于天地人神四重根中。第六,在他们各自的结构中,神都具有隐匿性,神只有本身隐匿,其他事物才能展现出来。第七,邵雍在理观中所讲的阴阳刚柔可以对应于海德格尔所说的天空与大地的属性。

虽然他们有这些相似点,但它们各自的问题和困难是不一样的,对于邵雍而言,用了理会遮蔽物本身,还会导致牵强附会的结果,而海德格尔的问题在于,天地人神是物的共性,在这其中无法区分不同的物性。

四、现象学地观物

至此,方老师梳理了前人对观物的各种理解,并以《古代汉语词典》中对“物”的解释对几种观物态度进行了总结。

按照《古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物”有如下三种定义。

1)万物(《诗经》:天生烝民,有物有则;《礼记·中庸》:诚者物之始;物换星移,物产,货物,物伤其类,物极必反)(齐物论);

2)指自己以外的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不以物喜、物候、物我两忘,待人接物,超然物外);

3)事物的内容或实质(家人卦: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言之有物,空洞无物。

这三种定义和前面提到的三种解释方法基本一致,按照顺序分别对应着自立式的以物观物态度、近代认识论式的心观态度以及柏拉图式的通过本质去观物的态度。

方老师接着指出,“观”与“看”不一样,如《春秋谷梁传》云:“常视曰视,非常曰观”,观不是看物的外表,而是看物的本性,即让物成为其自身的东西。那么怎么进行现象学的观呢?让我们沿用邵雍的目观、心观、理观这三个术语。邵雍与海德格尔都认为心观和目观的地位不高,然而我们在观物时这两者都成为了观的一部分,从广义上说,我们日常观物的时候,三种观法都是存在的,但这样又会遮蔽我们对物性的认识。为了让物性得以展现,方老师提出了“现象学的部分还原”的方法,之所以是“部分还原”,是因为我们不可能同时将三种观都还原,但却可以每次把其中的一种观悬置起来,这样一来物便会显现出一番别样的风景。

图片

(战国)谷梁赤 《春秋谷梁传》

首先,悬置目观的情况可以用绘画来说明。在现代派绘画中时常会去除物体现实的投影感和立体感,这虽然违背了我们通常的感知,但却能给予我们别样的审美体验。另外就中国艺术而言,也不是都会追求鸢飞鱼跃、鸟鸣花开,如朱良志先生所言:“在中国艺术最幽微的处所,有一个水不流、花不开的世界,一个近于不动的寂寥宇宙。没有色彩,没有喧闹,甚至没有一块绿叶,没有一片游云,几乎将一切'活’意都炸去……就像韦应物诗中所说:'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很多中国艺术家看来,在永恒寂寥的世界中,才会有真正的生机鼓吹。”

其次,悬置心观意味着去除物的有用性,比如当我们有一天不用水壶烧水,而是盯着它看,就能发现水壶有非实用性的东西向我们呈现。

最后,如果悬置理观,物就会迥然不同。比如许多小说在描写人物的心灵活动的时候,如果从理的角度来看可能是违背道德伦常的,但是作者在写的时候却会把一切的道德、理性放在一边,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共情。另外,比如在我们喝酒喝高的时候可能会进入一种迷醉的状态,理被抑制住了,这时我们内心被压抑的东西就会呈现出来。当我们不以任何的概念去框定物,物就会以别样的方式显现。悬置理观,换言之,正是尼采酒神精神的体现。

通过这样的现象学部分还原,物体自身的属性就会向我们涌现,这个思路可以回应邵雍的困难。而对于海德格尔的困难,方老师指出,海德格尔犯了一个虽小却致命的错误。他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天地人神的特点,但却把天和地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当做天和地的属性,而没有把这个属性当作独立的东西,而实际上,天和地只不过是这个属性的典型代表而已,其他的物也可以具有这些属性,或者说,也可以代表这些属性。对于这些“属性”最好的表述方式就是阴和阳。阴阳这两者可以反复地滋生构成,如此的好处就是万物也可以独立与分解,不需要像海德格尔那样认定万物齐一于天地人神,以致于无法区分不同的物性。

五、评议环节

方向红老师的讲座结束后,郑辟瑞老师对整个讲座进行了评议。

郑老师认为,方老师的报告对于如何进行哲学思考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第一,发问是思考的开端,是哲学思考的前提,方老师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并且是以一种内在的、悖论的方式提出来的,一方面物应当是自立的,但是我们又要接近它,在这个过程中又会对它形成干扰,在这种悖论中就形成了一个极具紧迫性的问题。第二,在提出了问题之后,方老师并非一蹴而就地去解决它,而是徐徐图之,一方面梳理了西方哲学史中的观物的方式,又借助了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尤其是邵雍的三种观法,将不同时间、地域维度的思想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交锋也恰恰是当代人思考哲学的方式。第三,对于“如何现象学地观物”这个问题,方老师提出了很好的尝试性回答,即可以对三种观法中的部分进行还原,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和现象学的直观原则是符合的,从胡塞尔开始,哲学家们就试图把直观扩展到感性直观之外,比如本质直观、理智直观、艺术直观等等,这些直观都可以被理解为讲座中所讲的各种观法,方老师的回答很好地展示了如何以现象学作为方法去进行哲学思考,同时也给出了许多具体的实操案例,这对我们也会有更大的启发性。

六、问答环节

在问答环节,现场许多同学进行了踊跃的提问,方老师一一作了解答。

对于邵雍思想中的理的普全性问题,方老师回应到,从现象学与解释学的态度来看,唯一的整全的理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如果不同的民族都认为他们所持有的是绝对真理,将会失去交流的可能性,此时便只有放弃绝对整全的理的观点。

对于邵雍的理的来源问题,方老师认为,按照易经的说法,是根据圣人仰观俯察得到的,而邵雍的理并不是他一个人构想出来的,而是以前的圣人通过现象学的方式观出来的,也就是说,理完全是通过自身而呈现并被圣人观到的。

现场还有同学提出疑问,物是否可用作为一个人类存在之前就存在的客观之物?按照宋明理学的思想,物性是不可能脱离人的灵明而存在的。方老师回应,在宋明理学以及近代西方哲学中,人与物的关系问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如果从易经的角度来说,在易经所描述的先天系统中是找不到人的地位的,主体与物密不可分的观点在邵雍的框架中属于心观的范畴,但从易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前提却不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图片

伏羲先天八卦图

另外,对于虚无是否能向我们呈现的问题,方老师指出,海德格尔认为有和无是一回事,并且无的特点在于,无在给出自己的同时,自身隐匿,这就类似于神的隐匿性,而海德格尔后期所提出的新方案是,不再把有和无当作终极,而是将“给予”这种活动视作终极,同时从“赠礼”、“命运”等许多角度做了讨论,这条思路最后在法国现象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展开。

在讲座的最后,方老师还向大家讲述了“现象学的部分还原”这个思路的由来。首先,观与不观这组对立的概念中可以形成二阶的关系,这也如同知与不知可以形成“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以及“不知道自己知道”四种情况。在柏拉图的理念论视角下,人都能看见理念并且能运用理念,但是并非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事实,换言之,他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知道”。类似地,也存在着一种“不观之观”,即我们将某种观悬置起来而形成一种全然不同的观法。这种思路来自马里翁礼物现象学的启迪。

图片

讲座现场


撰稿:乐云天
编辑:郭俊彤

初审:刘瑞淇

审核:王莉婧
审核发布:王丽霞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