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茹妙用——鲜、淡、姜竹茹效不同

 百麦阁主 2023-10-2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竹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心、胆经,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药理研究表明,竹茹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镇静、降血压、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临床常用的竹茹炮制品有淡竹茹、姜竹茹、鲜竹茹三种。削去青皮取里层黄皮,即淡竹茹;刮取青色的茎秆外层取用,即鲜竹茹;加姜汁炒制,可降低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之功,为姜竹茹。

国医大师徐经世先生认为淡竹茹善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鲜竹茹善清肺祛痰,止咳平喘;姜竹茹善清胆和胃,平衡升降。临证应用竹茹时主张根据病机灵活选用适宜的炮制品。

图片

清胆和胃,平衡升降

竹茹为少阳腑热之药,轻可去实,凉可去热,胃虚则胆热犯胃而致哕逆,善入胆、胃二腑,清胆和胃,平衡升降,主治胆胃痰热所致诸证,常用量为5~10 g。若脾胃虚寒或感寒所致呕吐者,可用姜竹茹,则无碍脾胃之弊,反有和胃健脾、促进纳运之功。

针对肝胆郁热、脾胃虚寒、寒热错杂,症见脘胁痛胀、善太息、口苦纳呆、大便干稀不调、舌红苔薄或滑腻者,自拟消化复宁汤:姜竹茹10 g,北柴胡10 g,黄芩9 g,枳壳12 g,郁金10 g,延胡索12 g,白芍20 g,焦苍术15 g,蒲公英20 g,车前草15 g,焦山楂15 g,炒谷芽25 g,炒麦芽25 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3或4次口服。

方中姜竹茹为君药,清胆和胃,平衡升降,臣以北柴胡、黄芩、郁金、白芍、枳壳、延胡索疏肝利胆、理气止痛,佐以焦苍术、焦山楂、炒谷芽、炒麦芽健脾和胃,车前草、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诸药寒温并用,寒不犯中,温不助热,为阴阳转枢之剂,共奏平衡升降之功。

若湿浊不化,脘闷纳呆,去黄芩、白芍,加厚朴花10 g、绿萼梅20 g化湿行气健脾;若胆汁反流,口苦泛酸,去北柴胡、黄芩、焦山楂,加赭石12 g、黄连3 g重镇降逆、顺气和胃;若舌红少苔,重用石斛30 g养阴清热益胃,以滋化源。

对于湿热内阻,胆胃不和,胃气上逆,症见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口苦,肢体沉重,纳呆恶心,大便不爽,小便黄,舌苔黄腻,脉滑数者,自拟加味黄连温胆汤:姜竹茹10 g,法半夏10 g,枳壳10 g,陈皮10 g,薏苡仁30 g,蒲公英30 g,厚朴花10 g,绿萼梅20 g,炒谷芽20 g。

方中姜竹茹清胆和胃化湿热,平衡升降为君药,臣以法半夏、陈皮、枳壳、炒谷芽健脾和胃化湿,绿萼梅、厚朴花疏肝理气止痛,佐以薏苡仁、蒲公英清热利湿泄浊。诸药合用,湿热得清,逆气得降,胃气得和,疼痛得止。

病程日久,脾虚湿滞,胃络瘀阻,症见胃脘隐痛或刺痛,痞满,纳差,舌紫暗、有瘀斑,脉弦者,自拟丹七和络饮:姜竹茹10 g,丹参15 g,三七6 g,麸炒白术15 g,陈皮10 g,姜半夏12 g,厚朴10 g,枳壳12 g,五灵脂10 g,檀香6 g,海螵蛸15 g。

方中丹参、三七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君药;臣以姜竹茹化湿和胃、平衡升降,陈皮、姜半夏、厚朴、枳壳燥湿化痰理气,麸炒白术益气健脾;佐以五灵脂、檀香活血行气止痛,海螵蛸制酸止痛。

图片

化痰清热,和中安神

淡竹茹除入中焦胆胃二经外,又归上焦心肺二脏,为上焦及中焦之要药,且以刮去青皮用第二层黄皮为佳,擅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适用于痰热壅滞、升降失常、心神不安所致惊悸、不寐诸症,常用量为10~12 g。临床痰盛者可配伍清半夏12 g加强化痰之功;胃不和则卧不安者常配伍远志10 g加强调和脏腑以安眠之效,还可交通水火;阴不足者常配伍石斛15 g,轻清和缓,滋而不腻,补而不滞,可收滋阴清热、和中安眠之功。

对于胆热痰火内扰,胃气失和,导致的心烦失眠、胸闷腹胀、口苦、苔黄腻等症,自拟清胆催眠方以化痰清热、和中安神。药物组成:淡竹茹10 g,清半夏12 g,橘络20 g,合欢皮30 g,酸枣仁25 g,远志15 g,茯神20 g,生龙齿30 g(先煎),赭石10 g(先煎),麦冬15 g,甘草6 g。

方中淡竹茹清痰热、和胃气为君药;臣以清半夏、橘络燥湿化痰,合欢皮、酸枣仁、远志、茯神安神助眠,且合欢皮还可解郁,需用大剂量(30~40 g)以应效;佐以生龙齿镇惊宁心安神,乃《汤液本草》中“重可去怯”之义,赭石镇降逆气,麦冬滋阴清热、除烦安神;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

若胸闷胀满甚者,可加秫米15 g和胃健脾;若兼食滞嗳腐吞酸者,可加焦山楂12 g、枳壳15 g、黄连3 g消导行气和中;若兼木郁不达而善太息者,可加绿萼梅20 g、郁金12 g行气疏肝解郁。

图片

清肺祛痰,止咳平喘

咳不离肺,嗽不离痰,治疗在于清肃宣通涤痰,用药注重非轻不举,药重则过病所。竹茹禀天初冬寒水之气,性虽寒但滑能利窍,轻可去实,无壅遏滞邪之弊,能清肺祛痰,止咳平喘,适用于痰热壅肺,肺失清肃,升降失常,肺气上逆所致喘咳诸症,且多用鲜竹茹,常用量为9~10 g。

大叶性肺炎因邪热壅肺,损伤肺络,出现咳嗽、咯痰色铁锈、痰中带血、苔黄腻、脉浮数等症,常用鲜竹茹9 g,配伍黄芩12 g、生石膏15 g、苦杏仁10 g、桑白皮10 g、车前草12 g,全方不仅有清肺祛痰、止咳平喘之功,还可凉血止血。

肺善宣通而恶壅塞,若外感引动内饮,痰阻气道,肺气失宣,可发为哮喘。哮与喘均属内科常见顽疾,哮的宿根即是痰浊,久喘影响脾肺功能,脾虚则生痰。发作治其标,常用小青龙汤或定喘汤加鲜竹茹10 g以助祛痰平喘之功。

久病则易由实转虚,常出现肺气虚、脾阳虚、肾阳虚、阴阳两虚等不同证候,缓则图其本,三脏同治,立足宣上纳下、化痰和络的原则,咳喘服用汤剂症状缓解之后,继予自拟迪喘舒丸缓调之。

药物组成:鲜竹茹10 g,陈皮10 g,川贝母10 g,苦杏仁10 g,白术15 g,黄芪30 g,山药20 g,熟女贞子15 g,五味子10 g,淫羊藿15 g,补骨脂15 g,胡桃肉10 g,鹅管石10 g,煅磁石30 g(先煎),车前草10 g,三七6 g,甘草5 g。取上方15日剂量加5对蛤蚧研细末,以水泛丸,每日3次,每次10 g,温水服下。

方中鲜竹茹、陈皮、川贝母、苦杏仁、车前草清化痰热,恢复肺的肃降功能,白术、黄芪、山药益气健脾、补土生金,女贞子、五味子、淫羊藿、补骨脂、胡桃肉、鹅管石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可收母子同疗之效,煅磁石潜阳纳气平喘,哮喘日久易生瘀滞,三七活血通络,甘草祛痰健脾、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共奏益气健脾、补肾固精、理肺祛痰、纳气平喘之功。

图片

清心除烦,降逆开郁

竹茹不仅可清上焦烦热,还可散肝火、开胃郁,清邪热而除烦。肝郁失其疏泄,郁久化火可引起心火偏亢,火盛伤阴,心失所养则神志不安。竹茹不仅可以清心火、散肝火、除烦热,还善开胃土之郁、降逆气,为开郁宁神之佳品,还因其具有和中、平衡升降之功,取其治疗郁证,常用量为12~15 g,临证要根据郁证病机特点辨证选择炮制品,如肝气郁结或气郁化火者,多用淡竹茹;痰气郁结、阻滞胸咽者,多用姜竹茹。

受工作压力等影响,因郁致病者多见,郁者滞而不通,郁之特性易滞易结,日久则生痰、成瘀、化热、伤阴,导致胃痛、胁痛、腹胀、痞满、眩晕、积聚、不寐诸症。自拟疏肝理郁方:竹茹10 g,远志10 g,山药20 g,煨葛根15 g,酸枣仁20 g,合欢皮30 g,绿萼梅20 g,郁金10 g,白芍20 g,炒谷芽30 g。

方中竹茹清心除烦、转枢少阳,散逆气、开土郁,合欢皮、郁金、绿萼梅宣达肝气,白芍、酸枣仁滋阴养肝,远志安神定志、协调脏腑,山药、葛根、炒谷芽调治脾胃、和缓中州。诸药合用,理气而不伤阴,养肝而不碍气,疏调肝胆使气机升降如常,健运脾胃以防肝强脾弱,共奏调肝解郁健脾之功。

若气郁化火甚者,可配以黄连3 g、炒栀子10 g、龙胆6 g清泻郁火;若化热伤阴甚者,可仿《续名医类案》一贯煎之旨,配伍北沙参20 g、麦冬12 g、枸杞子15 g滋养肝肾之阴;若郁而生痰,痰涎壅盛者,可配伍清半夏12 g、陈皮15 g、枳壳12 g燥湿行气化痰。

图片

协和诸药,调药入胃

竹茹之功有四:一者处方用药药味过重时,胃难以受纳,更有甚者致脾胃受损,竹茹得土味,可调药入胃,使胃易于受纳;二者竹茹味甘而淡,乃平和之品,可调和诸药;三者竹茹可升可降,可双向调节中枢脾胃气机升降平衡,具有调中之用;四者根据病情需要竹茹又可起到清热、化热、除烦、止呕等作用。

针对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手术后多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出现不欲饮食、心烦失眠等症状,特别要注意保护脾胃受纳运化功能,以助药力吸收,且脾胃健旺则可灌溉四旁,故调中安中尤为重要,自拟扶正安中汤用于各种恶性肿瘤术后调治。

药物组成:姜竹茹5~10 g,绿萼梅5~10 g,酸枣仁20~30 g,黄芪20~30 g,山药15~20 g,石斛10~20 g,灵芝5~10 g,仙鹤草10~20 g,无花果5~10 g,炒谷芽15~25 g,橘络10~20 g。每次服用量以150 ml为宜,不可过大,以顾护脾胃运化之能。

方中姜竹茹协调诸药,调药入胃,绿萼梅芳香行气开郁、醒脾和胃安中,黄芪、仙鹤草、山药、石斛、灵芝可益元气、补阴血以扶正固本,橘络、炒谷芽、无花果和络健脾益胃,酸枣仁养心益肝安心神,助调五脏。诸药合用,治养结合,共奏扶正安中之功。

若阴虚甚者,可配以枸杞子15 g、山萸肉15 g、生地黄30 g滋养阴液;若阳虚甚者,可配以补骨脂12 g、菟丝子15 g、肉苁蓉15 g补肾助阳;若大便不畅者,可加苦杏仁10 g、桃仁10 g、大黄15 g润肠通腑导滞;若精神恍惚,喜悲欲哭者,可加小麦40 g、甘草5 g、大枣 5枚养心安神。

温馨提示

上述方药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具体疾病治疗还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