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余名山东南下干部运送新中国第一批钞票由沪入闽

 渐华 2023-10-28 发布于山东

山东青州解放后,华东局和华东军区机关进驻到青州闵家庄一带。华东局财办开始抽调财经专业干部,组建一支随军南下从事经济工作的特殊部队——“青州纵队”。

1949年2月,“青州纵队”第八支队携带刚刚印制的第一套人民币以及12种原分版随军南下,挺进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上海。不久,从济南出发的山东商专一支学生队伍,也汇入青州纵队,编进山东南下干部行列。

二十余名山东南下干部运送新中国第一批钞票由沪入闽

青州纵队乘火车南下

5月27日,上海解放。29日,“青州纵队”第八支队带来的人民币10种面额12种原版陆续投入生产,次日第一套人民币一元券在上海面市,其他多种面额的人民币也陆续在这座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流通。

8月,福建省大部分地区解放。福建省旧的银行系统被人民政府所接管,急需要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替换旧钞票在市面上流通,也急需要新中国培养的财经专业干部充实到八闽的银行系统。

10月上旬,福建人民银行分行副行长冯天顺亲自来到上海,提领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入闽,同时向华东财办要从山东南下的财经干部。华东财办派遣山东商专的潘鸣贵、郑宗、苏效良等20余名南下干部,分配去福建工作,并负责押运新中国第一套钞票入闽。

那天一早,潘鸣贵等人跟着冯天顺副行长,来到上海印钞厂,提领了大大小小几百箱钞票,监督装上军用卡车,运往上海火车站。这些铁箱子装入运送入闽物资的专列后,20多名山东南下干部,坐在黑黢黢的闷灌车厢里,守着这大小几百只钞票箱,先到达了江西上饶。

二十余名山东南下干部运送新中国第一批钞票由沪入闽

潘鸣贵等山东商专南下干部在上海合影

那时的福建没有一寸铁路,上饶是入闽物资唯一的转口通道,福建省政府设了上饶转运站。钞票箱卸车后,搬进转运站的仓库上饶太子庙。20多名负责运送钞票的南下干部,住在这座破庙里,等待福建的押运部队和车辆到来。他们只有一杆枪,每两小时换一班岗,大家轮流紧握着这杆枪,负责站岗。其他的人夜里,就睡在钞票的箱子上,确保人在箱子在。

10多天后,部队派来二、三十部卡车和一个连近百号人,全副武装,来运送钞票入闽。几百箱钞票,装上了军用卡车。解放军战士在车队头尾的车顶上,都架上机枪,车厢里坐满了枕戈待旦的解放军战士。中间每辆车驾驶室里,也各坐两名负责武装押运的解放军战士。潘鸣贵等20余名南下干部,则每人爬上一辆卡车的车厢,挤在钞票箱间狭窄的空隙里,继续执行监守任务。二、三十部运钞卡车,浩浩荡荡开往福建。

这些山东南下的干部,从小生活在北方的平原地区,现在他们第一次见识了福建的大山。一路上七拐八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颠簸得要命。车轮下,是百丈悬崖,山高路险。福建刚解放,剿匪任务尚未完成,土匪经常出没。这些南下干部在颠簸中强撑着,保持警惕。车队缓慢地爬行,越过了闽赣交界的分水关,于傍晚时分,到达了闽北山城崇安(今武夷山市)。这些南下干部虽然十分疲惫,但坚决执行人箱不分离的要求,睡在车厢里的钞票箱上,度过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车队从崇安县城出发。刚开出20多里,到达武夷宫附近,果真遇上了土匪。土匪从高处的山头上,朝车队打枪。押运部队的机枪,怒吼着朝山上打了一梭子,把土匪们吓跑了,算是有惊无险。当天下午,车队到达建阳县城关,又遇上国民党的飞机来轰炸建阳城。他们进城时,看到县政府方向一大片房子,冒着浓烟在燃烧。

第三天,车队经建瓯到达了南平,钞票箱卸车,搬进了南平县政府大院。但南下干部仍然是睡在仓库里的钞票箱上,与箱子片刻不分离。这次不同的是,南平的工作人员,给每人发了一个美国睡袋,他们终于能睡上一个好觉了。

两天后,20多名山东南下干部,守着这几百箱钞票,又从南平乘坐客轮,沿闽江顺流而下,他们先在古田水口过了一夜。次日下午,终于到达福州市台江码头。省行派来的专人专车,早等侯在码头上。双方作了简短的交接手续后,山东南下干部由沪入闽押运的新中国第一批钞票,被运走了。新中国的钞票,开始在福建省的市面上流通起来。

潘鸣贵等20多名山东南下干部,在完成了这次押运任务后,留在了福建。从此,他们在八闽红土地上扎下了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