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绍只恨天不假年

 奥卡姆剃历史 2023-10-28 发布于北京


摘要

东晋朝政局势没有朝着司马绍加强皇权的方向发展,庾亮攫取了辅政大权,司马绍去世后,行政权力又回到了士族手中。

司马绍在位仅三年,享年27岁。

(晋明帝司马绍 来源:网络)


司马绍(299年~325年),字道畿,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生于琅琊国(今山东省临沂市)。东晋第二位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的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为宫人荀氏。


01

东晋一朝,王、庾、桓、谢四大家族先后执政,分食皇权,究其根源,还在于东晋立国之基,就有赖于与门阀士族的合作,当然,作为最高权力的皇权是不甘与人分享的,晋元帝司马睿与琅邪王氏的第一次斗争,以被王敦逼迫得“忧愤”而终宣告失败(王敦与王导:琅邪王氏如何跃升顶流世族),但这并不意味着司马氏皇族从此甘心作一个被门阀士族操控的傀儡,与士族斗争的历史任务,在司马睿于322年去世后,就交到了晋明帝司马绍手中。

司马绍最广为人知的一个典故,是“晋祚不长”——司马绍问王导自己家是如何立国的,王导就从司马懿开始创业讲起,一直到司马昭晚年杀高贵乡公曹髦,再到司马炎以晋禅魏,司马绍听了,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是不是觉得司马绍很有正义感?

但也就这么一说,作为司马氏的子孙,当然还是要想方设法巩固皇权,延续国祚的。

司马绍即位时,23岁,史书评价其“文韬武略,聪明果断”,在王敦的眼中则是“黄须鲜卑奴”“黄头鲜卑奴”,即金发黄须,有鲜卑血统。

司马绍的生母荀氏为燕代人,燕代指雁门以东,西至辽阳,“鲜卑之众星布燕代”,史书中未明说荀氏是鲜卑人,只称其为“燕代人”,应是为尊者讳,司马绍的外貌显示他确实有鲜卑血统。

也许正因为他有外族血统,这个小伙子比起父亲来,更有一番杀伐果断之气概。

当年王敦之乱时,兵围石头城,司马睿毫无办法,只能讲和,但司马绍暴起,带着一帮军士,登上战车就要与叛军决战,虽勇猛可嘉,但在当时情势下,无异羊入虎口,正是温峤的坚决劝阻,甚至抽剑斩断马套绳,司马绍这才作罢。

王敦也因此看出司马绍不好对付,掌控朝政后屡次想废司马绍的太子位,因王导及诸多大臣的反对才未能得逞。

司马绍继位,王敦回到武昌遥控朝政,但图谋篡位之心一直不死,第二年就暗示司马绍征召自己入朝。

事实上,作为琅玡王氏,以王敦和王导二人为代表,分成了两条不同的政治路线,王敦企图以王代晋,王导则倾向于把司马氏推在前面,自己家族掌握朝政、延续家族势力即可。

因此王氏也不是铁板一块,武卫将军王允之是王导的侄子,他有一次和王敦喝酒时,知道了王敦要回朝篡政的企图,于是赶紧告诉自己的父亲、荆州刺史王舒,王舒又与王导一同报告了司马绍,司马绍于积极准备京师建康的防护,最终于当年七月成功击败王敦派出王含统率的进攻建康的军队,平定了王敦之乱。

清朝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高度评价司马绍——“王敦之横,元帝惴惴而崩,帝以幼冲当多难,举动伟然出人意表,可不谓神武哉?甚至说司马绍要不是过早去世,平定中原、恢复一统也早就实现了。

其实,这次司马绍之所以能顺利平定王敦叛乱,一方面是因为王氏家族内部的分裂,一方面是代表士族利益的王敦迈过了红线,妄想篡位,未获得他第一次起兵时各大士族的支持,当然,更重要的,是司马绍的坚决反击。

于是,趁着击破王敦的有利时机,司马绍开始剥夺士族的权力了。

02

首先是如何处理王导的问题。

王导虽说也是琅邪王氏的代表人物,但他并未参与王敦之乱,相反还态度鲜明的反对并积极予以司马绍配合支持,显然不能把王导与王敦混为一谈,但王导又确实位高而权重,不能不加以制衡。

司马绍的办法是,给王导以“进位太保、司徒如故,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荣誉,但剥夺其行政权力,在实际政治中失去作用,让他成为一尊高高在上的偶像。

其次是对遍布东晋王朝各种要害地区和部门中琅邪王氏大撤换,以应詹为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取代王彬;以刘遇为监淮北诸军事、徐州刺史,取代王邃;王舒则被任为安南将军、广州刺史,调离朝廷中枢,而任用南方寒士出身的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这样就保证了皇权对长江上游的控制。

王舒对这次调动很有意见,就以装病为手段进行了消极抵抗,鉴于王舒并不与王敦同一战线,而且对平叛王敦立有大功,司马绍没有过多坚持,而是以灵活的策略让王舒任湘州太守,湘州即长沙,这样既没有远离朝廷,但他在军事上则受陶侃的领导。

这样就出现了以寒士牵制士族的局面,这正是司马绍想达到的目的。但寒士能担当大任者毕竟是少数,要想巩固皇权,还得有另外的士族来填补琅邪王氏离去后的权力真空。

司马绍又任命庾亮为护军将军。

庾亮出身颖川庾氏,也是名门望族,而且庾亮的妹妹庾文君是司马绍的妻子,这样庾亮又有了外戚的身份,此时获得重任,也埋下了庾氏崛起的伏笔。

同时司马绍还任命尚书令郗鉴为车骑将军、都督青兖二州诸军事;卞壶为尚书令等。

这些人都出身于世家大族,不过没有琅邪王氏那么显眼罢了。

这也表明东晋之国,确乎离不开世族支持,倒下一个琅邪王氏,却又不得不借助另外的士族,而这些士族显然也希望削弱王氏,以便自己攫取更大的权力。

除了士族外,皇权一般来讲还有一股能依靠的力量,即皇族内部势力。

但对于司马绍来说,能依赖的皇族并不多,一方面司马睿一系本就是司马氏皇族内部的疏远支系,另一方面司马氏皇族内部经过八王之乱互相厮杀,也没多少可以依靠的了。

所以在这次人事布局中,史载可见的只有南顿王司马宗为左卫军,“典禁兵,直殿内,多聚勇士以为羽翼”,也就是让皇族自己人掌握了极为要害的宿卫部队。

这就是司马绍为强化皇权而煞费苦心血做出的努力。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骨感的。我们作为后人当然知道,司马绍的这些努力,并没有阻挡住新的世家大族的崛起,继王氏之后,庾氏又起来了。

03

历史充满了偶然性。

年纪轻轻的司马绍,居然病危了。

庾亮既是外戚,又是世族,对司马绍强化皇权、重用寒人和皇族是有意见的,特别是司马宗统率宿卫军,掌握宫禁大权,这意味着他们与司马绍之间,隔着一个司马宗,明显不利于控制皇帝。

庾亮部多次在司马绍面前诋毁司马宗,但司马绍很明智,不为所动,反而更加信任自己司马宗,“帝待之愈厚,宫门管钥,皆以委之”。

这就使以庾亮为代表的士族势力与以司马宗为代表的皇族势力的斗争更为激化。

恰恰在这个时候,司马绍病危了。

皇帝病危,自然是政治权力斗争场上的高潮。

这一斗争的结果,是以庾亮为首的士族势力取得了辅政的大权,而皇族则惨败,只有西阳王司马羕一人作为陪衬入选辅政名单。

《晋书庾亮传》 载:“及帝疾笃,不欲见人,群臣无得进者。抚军将军南顿王宗、右卫将军虞胤等,素被亲爱,与西阳王羕将有异谋,亮直入卧内见帝,流涕不自胜。既而正色陈羕与宗等谋废大臣,规共辅政,社稷安否,将在今日,辞旨切至。帝深感悟,引亮升御座,遂与司徒王导受遗诏辅幼主。”

这段记载交待了庾亮为何能辅政——司马绍病危,庾亮闯入内宫,说司马宗等皇族有所行动,危及社稷,于是司马绍“感悟”了过来,转变了原来的立场,让庾亮和王导等辅政幼主。

显然这里面可疑之处甚多。

一是庾亮并没有切实掌握司马宗等皇族有所行动(政变)的切实证据,说人家“将有异谋”,也就是并没有真实发生,凭空口白话几句,司马绍就信了?

二是当时司马绍病危,不想见人,为什么庾亮能长驱直入闯入司马宗把守的宫禁?何况二人还是政敌。

三是即使司马宗有所行动,也不过是“谋废大臣”,这不正是司马绍要司马宗做的吗,这样做就是要加强皇权。凭这个就能说动司马绍?

所以这段记载很可能是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真实的答案藏在《晋书·陆晔传》中,“帝不豫,晔与王导、卞壶、庾亮、温峤、郗鉴并受顾命辅皇太子,更入殿将兵直宿。”

皇帝病危,庾亮作为外戚和士族代表,自然对司马绍临终前的安排格外关注,而司马宗掌握宫禁,又发生了不让群臣入宫的事情,庾亮想当然地认为这是皇族在搞阴谋,于是不得不行动。

陆晔是行动的关键人物,因为陆晔是另外一支统率宫中禁卫的将领,而陆晔与庾亮在晋元帝司马睿为琅邪王时同为幕府同事,关系非同寻常,庾亮看到形势急迫,于是伙同陆晔以武力解除了司马宗的兵权,这才得以入内,而司马绍看到他们,也明白了一切,不得不“感悟”,而将辅政大权交予以庾亮为首的士族势力,当然,这份名单中除了士族,还有一个皇族,即西阳王司马羕,应是庾亮作为与司马绍的谈判条件而加上的。

也就是说,这份辅政名单并非完全是司马绍的意思,是由庾亮主导、又经司马绍无奈点头同意的。

04

通过以上斗争,东晋朝政局势没有朝着司马绍加强皇权的方向发展,庾亮攫取了辅政大权,司马绍去世后,行政权力又回到了士族手中。不久庾亮制造借口,“逐南顿王宗阴与苏峻谋乱,诛之,奏贬其族为马氏”,免太宰西阳王羕,降为戈阳县王。

司马绍处心积虑加强皇权的一片心血,就此化为乌有,要恨,也只有恨天不假年,在位仅三年,享年27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