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科普】第18个世界卒中日——卒中识别早,救治效果好!

 鹿文康金 2023-10-28 发布于广西
第18个世界卒中日



2023年10月29日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暨第13届中国卒中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卒中识别早,救治效果好!”。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要求,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有效开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2023年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卒中识别早,救治效果好!”要求各地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推动宣传脑卒中防治知识,营造脑卒中群防群控的良好社会氛围。有效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图片

图片

一、什么是脑卒中


图片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是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脑卒中的流行形势和危害


图片

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一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人因为卒中而永久致残。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均有上升,呈现出男性高于女性、“北高南低”等特点,并且正在呈年轻化趋势:45岁以下中风患者超总发病率10%。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市居民第一位的死因,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明显上升,且以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为主。

图片

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危害,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生活和经济负担。

图片

图片

三、怎样预防脑卒中发生或复发


图片

脑卒中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及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防治脑卒中。

图片

保持情绪稳定,防止过度劳累,定期健康体检。秋冬季节,注意防寒保暖,预防脑卒中。

特别要重视心脏疾病引起的脑卒中,如房颤、风湿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诊。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图片

图片

四、如何识别脑卒中?

脑卒中有什么先兆/症状



图片

研究发现,脑卒中的发病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常见以下预兆:


头晕,尤其是突然感到眩晕;


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


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


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发生卒中怎么办?


图片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发现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患者在发病时立即送达有就治能力的医院或卒中中心单位,得到规范的治疗,可以增加恢复的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图片

卒中地图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发布,是推进区域化的卒中防治体系建设,打造脑卒中黄金1小时急救圈,让群众获得最具权威的卒中急救医院信息。

图片




随着健康中国大卫生、大健康观念的不断深入,脑卒中“防、治、康、管”服务内涵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卒中中心开始了卒中健康管理工作,引导群众建立正确的健康观,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来源:重庆疾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