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胶东见闻笔记:烟台“塔山”上的“楸树”和“软枣”

 胶东故事会 2023-10-28 发布于山东

“塔山”之名,不知源自何时。查询清代民国时期福山、牟平旧志,只提及两县交界处有山曰“奇山”,而未见“塔山”记载。“奇山”和“塔山”是否为同山而异名?研究者各持观点、各有论据。官方编撰的《芝罘区地名志》采用“山与峰”并存之说,称:“奇山为芝罘区三面所环之山的总称,……塔顶(山)为奇山主峰之一。”不过,对于现今大多数市民而言,烟台市区所环群山,更习惯统称为“大南山”;至于“塔山”,则专指“塔山风景区”了。

从烟台开埠时期流传下来的若干老照片来看,旧时大南山的植被并不茂密。但随着后来多年的植树造林,山上逐渐葱郁。笔者对树木种类一直比较感兴趣,此次登山游览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看树”。

在此之前,笔者曾在大南山步行道游览多次,对山上常见树种有所了解。塔山风景区与大南山其他区域虽有围墙相隔,但终究属一脉之山。因此,风景区内的树种大同小异,亦以松、栎(桲椤)、刺槐等为主。

物以稀为贵,对于常见树种,笔者就不再赘述。接下来要重点提及的,为塔山上相对较少的树种。

之所以强调是塔山上少见,是因为如果就胶东半岛范围来说,这两种树其实还是有不少。它们分别为楸树和软枣树。

楸树,通常为高大乔木,树形挺拔,冠如伞盖,既有较高的观赏性,亦有优秀的板材属性。但此树旧时多为天然生长,鲜有人工种植(现在已经有不少专门的楸树育苗圃)且成材较慢,因此在分布上“要么汇聚成林,要么零星或没有”。在大南山其他区域,可能也有少量楸树分布,但笔者暂未亲眼见过。只是在这次游览塔山时,才看到几棵。

这几棵楸树具体长在塔山半山腰的观音阁景点下方。数量虽然不多,但集聚而生。虽至深秋,叶子未落,树冠相连亦成一片绿荫,加之有蓝天金阳相映衬。抬头仰望,意境悠然。

看过楸树之后,穿过观音阁继续向上攀登,在大路和台阶的交叉口附近,就可以看到几棵“软枣树”。

所谓“软枣”,即“君迁子”之俗称,其为柿科树种,乡民嫁接柿子时常以此为砧木。据说此树亦可长成乔木,但笔者目前在胶东丘陵上所见之软枣树,通常“高度有余,树干不粗”。塔山风景区这几棵也大体如此。

深秋为软枣成熟之时,其果实虽小,但密集且鲜艳,因此很好辨认。据有经验的乡民介绍,霜降之前,软枣口感生涩;经霜之后,方甘甜怡人。不过,此次见到的几棵软枣树的果实均长在高处,伸手难及,味道不知。

以上内容,或涉及地名,或有关植物,并非严格考证,亦非严格科普,只是游览之后有感而发,故作简记。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文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