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生产,保质量,护安全的方法:“七多、七少”

 管理简单有效化 2023-10-28 发布于河南


管生产,保质量,护安全的方法:
“七多、七少”

第一
多去现场观察少坐办公室妄想

要想管好生产,保证过程的质量,护住现场的安全,一定要多去现场,因为影响生产业绩、过程质量、现场安全的因素、活动都集中现场每个区域、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抛开现场谈管理就是瞎胡扯,离开现场说业绩就是瞎胡闹,因为所有的业绩实现都受到:
—现场人员的行为与状态的影响

—设备设施的状态与运行的影响

—现场物料的状态与使用的影响

—现场操作的步骤与顺序的影响

—现场作业场所环境条件的影响

—现场检测活动符合程度的影响

—现场基层管理水平能力的影响

—现场活动变更实施的影响

唯有多去现场观察,才能发现:
—现场的真实状况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现场的真实状况存在哪些不合规的情况

—现场还有哪些可以进一步提升完善之处

所以说,要多去现场观察,少坐办公室胡思乱想,走出去看到的都是办法、思路,到了现场观察到的都是可以改善完善的地方。


第二
多说具体要求少喊口号大话

管理生产,安排工作,要多说具体的工作要求和规则,要多说具体的工作标准和规范,员工才能真正听懂、听明白,才能真正理解正确,才能真正执行正确,才能保证结果的符合性;少喊点口号“质量至上,质量在我心,行动在我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命至上;大干快干就是效率效益”。

因为口号只能制造声势、创造氛围、点燃激情,但不能告知团队做什么、如何做、做好了有什么好处、做不到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必然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盲目、困惑、迷惑的情况,自然就无法保证生产业绩、质量符合、安全保障……。


第三
多点监督检查少依赖结果考核

生产管理重在过程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纠偏扶正,有效降低成本与损耗,有效杜绝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结果的符合性。

生产管理最怕的就是总抱着“结果不符合要求就惩罚,不怕团队做不好”的想法,自然就缺乏了去现场监督检查的动力,增强了在办公室享受的心理,即使结果出现不符合,对责任人惩罚了,但不符合已成事实,给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成定局,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更严重的有可能让现场近乎毁灭。

所以说,要想管好生产,保住质量,护住安全,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点在现场监督检查的时间,多点在现场监督检查的精力,不要将业绩依赖到考核上。


第四
多做事前预防少依赖事后补救

事前预防胜于事后补救,人人皆知的道理,却未必人人都能履行到位,未必人人都能知行合一;现实中,依然有管理者喜欢事后补救,甚至有了依赖事后补救的心态。

事前预防就是要求在行动前就要:
—做好风险识别,想出管控办法

—做好预防提醒,引起团队注意

—建立管理要求,规范执行行为

—明确做事标准,防止过程偏离


第五
多想完善机制少想批评与责怪

无规矩不成方圆。

要想管好,首先要理顺,才能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否则必然会导致行为不一的情况,自然也就无法保证结果的符合性。

现实中有的管理者总是在出错后对团队批评、责怪甚至处罚,以批代管,以罚代管,却从不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差错?如何才能防止出错?


第六
多做风险管控少说狠话大话

要想管好质量与安全,就要在班组执行前,充分识别执行过程中可能影响质量与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可能出现在哪些环节?可能存在于哪些岗位?对识别的风险评估确定需要管控的风险因素,制定可行的管控措施并在团队内部贯彻落实,莫要在行动前以狠话警告的方式提升团队的责任意识。


第七
多做总结分析少做后悔事情

通过总结分析,才能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和缺失,才能及时采取管控措施,防止不足和缺失导致事故的发生,给生产管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伤害。

通过总结分析,才能发现工作中还有哪些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地方,然后思考改善的措施并在团队内部讨论确定予以落实改善措施,持续提高管理绩效。

然,现实中,有的管理者总是在事故或问题出现后,内心拼命自责后悔发出“要是……,当初……”感慨。

1.现场“十变”管理

2.监督检查最忌讳的十种做法

3.想做好安全工作,必须要坚持“七个一”的做法

4.想成为合格管理者,请不要说这三句话

5.会议效果保障三剑客:会前、会中、会后

6.安全管理者绝不能有的五种心态

7.生产现场检查“十字决”

8.安全生产管理难落实,90%的原因都是因为?

9.生产总负责人每天主要六件事

10.管理者除了管好团队,更重要的是管好这六点

11.管理现场安全,要多方法组合使用,不能只靠检查

12.问题整改跟踪了,措施有效了,为何问题还重复呢?

13.做好公司安全生产必须坚持的九大原则

14.带团队不出成绩、不增效益,是因为?

15.管不好人员是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最大的隐患

16.召开生产班前会,不能只是讲,最好多用组合法

在学习中思考:将学到的变为自己的;

在思考中学习:将想到的变为真实的;

在学习后实践:将学到的转化为标准;

在实践中验证:将标准落地产生效益;

在验证中复盘:强化认知提升竞争力;

学习—消化—理解—思考—运用—复盘—强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