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局势升级,多国参战!不要担心在战争阴云之下买进股票,这篇文章教你如何布局

 小飞学长 2023-10-29 发布于河南
近来,继俄乌冲突(俄罗斯和乌克兰)之后,巴基斯坦和以色列又挑起战端。不久后,印度参战,攻打巴基斯坦。然后是黎巴嫩和以色列对峙,现在是缅北、叙利亚加入战火。现在,连美国这个世界也被迫参战了。
世界并不太平。全球公认的避险资产黄金价格突破2000美元。与此同时,近期的股票市场出现了连续的暴跌行情,大多数投资者亏损迅速加大。甚至一部分人已经“割肉”出局。
那么,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呢?在菲利普·费舍的《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中,他专门提到了投资者在战争到来时应该如何布局。以下是全文。
富有想象力的人通常对普通股会很感兴趣,但现代战争的恐怖往往会使我们犹豫不决。
因此,每当我们的世界出现国际紧张态势,带来战争即将爆发的威胁或是真的爆发战争时,普通股总是对此有所反应。这是一种心理现象,跟投资行为本身关系并不大。
战争中的大屠杀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令普通人惊恐不已。在今天的原子时代,我们更加担心亲人和本身的生命安危。
对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的这种担心、恐慌和厌恶,往往会扭曲我们对纯粹经济因素的评价对大量财物遭到毁灭、几乎相当于没收一样的极高税率、政府干预商业行为等事情的忧虑,决定了我们在投资事务方面的想法。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进行投资的人,往往会忽视一些更重要的影响经济的基本面因素。
结果总是一样的。整个20世纪,除了一次例外,不管每次的大规模战争在世界什么地方爆发,或者美军卷入了哪一场战斗,美国的股票场总是急剧下跌。例外的一次是1939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那时人们认为中立国将因为战争中接到的军火订单而有可观的获利,股价因此而出现短期的反弹,几个月过去以后,随着德国在战争中获得优势的消息开始日渐增多,马上又变为典型的下降走势。
不过,不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再或者是朝鲜战争,所有实际发生的战争尘埃落定之后,大部分股票的价格都会远高于战前人们认为会爆发战争的时候。另外,在过去22年里,至少有10次国际危机带来了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每一次股价都在对战争的恐惧之下发生重挫,对战争的恐惧消除之后又会发生强劲的反弹。
广大投资者在对战争的恐惧和战争实际爆发时抛售股票,但等到战争结束时,股价总是涨得更高,而不是下跌,他们到底忽视了什么呢
他们忽视了股票的价格是用金钱表示的。要想进行现代战争,政府在战争期间的花费往往远高于从纳税人身上征收的收入,这使得货币发行量大大增加,结果每一单位的金钱(1美元),变得不如从前值钱。买进同样数量的股票,花的钱远多于以往。当然了,这是典型的通货膨胀形式。
小飞:有的读者可能看不懂,笔者中翻中一下,货币超发,带来的影响是居民手中的钱变得不值钱。意味着,这是对现金持有人的一种“摊薄”,进而引起通货膨胀。
换句话说,战争总是使货币变得不值钱。
因此,在人们产生战争预期或实际爆发战争时,卖出股票换成现金,是一种在投资方面极度无知的行为。
其实,该做的事情恰好相反。如果投资者原本决定好了要买入某只普通股,然而此时全面爆发战争的阴云突然袭来,导致股价出现重挫,那么他应该忽略此时的恐惧心理,坚定信心开始买进。这是保有多余投资现金的人最理想,而不是最不理想的时候。
小飞:请注意,作者的意思是要拥有多余“投资现金”的人才可以买进。这同时也启发投资者,要想自己的钱分成几份。其中一份是用来专门进行投资的。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他应该以什么样的速度买进股价会跌得多深
只要影响股价下跌因素是可能爆发战争的预期,而不是战争本身,我们就无法知道事情。
如果战争真的爆发,股票价格无疑会跌得更低,而且可能比现在低很多。
因此,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买入,但是慢慢地买入。如果只是对战争的预期,则应小幅度地买人。战争一旦真的发生,则加快买入的速度。所买公司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必须在战争仍然有需求,或者能转换设备,以适应战争时期的公司运营。在如今全面战争和生产弹性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公司都满足以上的条件。
小飞:作者这里提到的总结起来有两点:时间+空间在时间上,要跟进当下的环境做出买入与否的判断,而不是刚出现一点苗头就全部买进。在空间上,不要频繁买入。假设,战争会持续5个月,那就将你手边用于投资的钱分成5份、6份乃至更多,按照规律买入。不至于买得最高,也不至于到了底部没钱了,眼睁睁看着绝佳的机会点而无能为力。
到底是股票在战争时变得更值钱,还是说只是因为货币的价值下跌这要看具体的情况。幸运的是,美国参与战争时还从没有打过败仗。战争时期,特别是现代战争期间,战败一方的货币可能变得一文不值或元气大伤,普通股将丧失大部分的价值。当然,如果美国被苏联击败,那么美国的货币和股票都会变得没有价值。这时,不管投资者做什么,结果都没有差别。
相反,如果赢得战争或者战事陷入僵持状态,则股票的真正价值要看具体战争和具体的股票而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和法国的大量战前储蓄流入美国,大部分股票的真实价值上涨幅度甚至会比当时和平时期都高,但这种现象只会有一次,不会重演。
如果以固定价值货币,也就是实际价值来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股票的确不如当时和平时期更好。除了极高的税率之外,太多的人力、物力从和平时期获利较多生产线,转向了利润率非常低的国防事务。如果花费在这些利润率极低的国防项目上的大量研究工作,可以投入到和平时期的生产线,那么持股人的获利应该会高出很多。当然,这种情况的前提是美国仍是个自由国家,持股者能分享企业创造的利润。
应该在战争时期或者存在对战争的预期和恐惧的时候买入股票的原因,并不在于战争本身可能再次让美国的持股者得到利润,而是因为在此情况下持有现金的收益较差,相比之下以货币单位表示的股价总会上涨的。
小飞:倘若真的发生战争,那么货币的币值一定不会稳定。因此,一些股权类资产反而是好的去处。这才是费舍老先生论述的主要观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