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告诉我:冠心病,就是心脏漏气了,搭桥做支架没用!后来,我终于

 魏征故乡人 2023-10-29 发布于河北
父亲告诉我:冠心病,就是心脏漏气了,搭桥做支架没用!后来,我终于明白:当手术成为主流,世上就不会有穷医生!
 
我们家祖辈都是中医,从清朝年末就开始了,到父亲这里,已经是第4代传人了。爷爷还在世时,父亲我们三个总是要在医术上争个高低。
 
虽然嘴上不同意,但我和爷爷心里都知道,真要论起来,还是父亲医术好,为什么呢?
 
因为爷爷算是赤脚大夫,父亲打小和他学习,把赤脚郎中的偏方绝门摸得门清,后来又考上了中医大学,有幸拜倒教授名下学医,系统学习了各项技能。
 
所以有很多所谓的疑难杂症,在父亲那里,不过就是小菜一碟。
 
我上了中医大学后,一放假就会去父亲的医馆帮忙,他总是对我说:医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治病最要不得的,就是执死方治活人。
 
我记得有次,医馆接诊了一位患者,冠心病4年了,这期间西药吃了无数,来看诊时,还随身带着硝酸甘油。支架手术也做过一次,但后来又堵了,钱没少花,罪没少受,无奈之下,患者四处打听后,决定试试中医治疗。
 
我仔细看过他的情况后,发现他的病情比较棘手,我当时初出茅庐,没多少经验,一下就把我难住了。
 
这时,父亲对我说:冠心病其实不难,就是心脏漏气了而已。
 
我突然茅塞顿开,想到了《本草》《内经》里对冠心病的讲解,和父亲说的差不多,不过是气虚导致的。
 
我开了一方,父亲修改了几味药后,开给了患者:黄芪、党参、瓜蒌、薤白、鸡血藤、黄酒。
 
结果如何?患者服药半个多月后,胸闷、胸痛好转了很多,继续服药一个月后,症状进一步减轻,患者状态大好。这时,原方稍作加减,患者接着服药一个月,最终诸症悉平,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中医讲:气为血之帅,血液的流动主要靠气来推动,如果气虚了,血液前行的动力就没了,就会造成血液堵塞,所以,患者会胸闷、气短、胸痛。这就好像一个气球,本身漂浮在空中,如果漏气,就会瘪下来降到地面。
 
方中,黄芪、党参用来补齐扶正。这两味药搭配在一起,就像给汽车轮胎充气,把气管子换成了气泵,人体缺失的气会以最短的时间补上来。
 
瓜蒌用来化痰降气,韮白被称为护心草,它既能通阳,还能下气,痰随气降,气机运行起来,痰也会动的快一些,防止它黏在某个地方。
 
鸡血藤不但可以活血、行血,还可以补血、养血,把淤血清出去,然后再补新血上来,黄酒最大的作用是通经络,正因为它无经不达,所以它可以作为一种媒介,引诸药而达病所。
 
大多冠心病患者,一辈子都活在支架的阴影里,做或不做,都是最难的选择,没做的人还抱有幻想,做了的人终身服用抗血凝的药物,悔之晚矣。
 
作为一个中医,我感到非常心痛,能治病的方子,没有几个人知道,能赚钱的药,被大力推广,究其根本,还是太多的人惦记着自己兜里那几个钢镚而已。后来我终于明白:如果有一天,手术成为主流,世上就不会再有穷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