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巨兽之殇——苏联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爆炸事件

 水寒烟 2023-10-29 发布于浙江

前言

红色巨兽之殇——苏联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爆炸事件

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被打捞上来的残骸,可见船体一侧被爆炸撕裂,受损非常严重

1955年10月29日,随着苏联黑海舰队驻地塞瓦斯托波尔港中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一艘排水量近三万吨的苏联战列舰缓缓倾覆沉没。根据事后调查,这次爆炸事故共夺走了608人的生命,并且使得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彻底损毁,是苏联乃至是整个俄罗斯海军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事故之一。

红色巨兽之殇——苏联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爆炸事件

新罗西斯克号少有的图片之一

↑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是苏联最后一艘战列舰,也是黑海舰队的主力舰。在50年代的冷战高峰期间,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是前苏联在黑海和地中海地区应对北约的主要海上力量之一。该舰的爆炸沉没大大削弱了苏联在黑海和地中海海域的战略力量。

那么在二战中并不重视海军发展的苏联为什么会在五十年代就拥有了战列舰?这艘战列舰为什么又会在自己的母港里莫名其妙地沉没?这次事故,苏联方面的处理又是否有可圈可点之处?这篇文章,穿甲哥就来聊聊苏联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爆炸事件。

一. 从二战到冷战,新罗西斯克号的前世——朱利奥·凯撒号战列舰

红色巨兽之殇——苏联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爆炸事件
红色巨兽之殇——苏联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爆炸事件

根据1947年签订的《五国和约》,苏联分到了一批前意大利海军的舰艇

↑1947年初反法西斯同盟国与法西斯德国的盟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和芬兰分别缔结了一系列和约,总称为《五国和约》或是《巴黎和约》。其中苏联分到了包括朱利奥·凯撒号战列舰、奥斯塔号重巡洋舰在内的一批前意大利海军的大型作战舰艇。

其中奥斯塔号重巡洋舰于苏联黑海舰队服役,先后被命名为斯大林格勒号和刻赤号;而朱利奥·凯撒号战列舰在同样加入苏联黑海舰队后,则是本文的主角——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

红色巨兽之殇——苏联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爆炸事件

现代化改装前后的朱利奥·凯撒号战列舰,从武器、防护、上层建筑乃至是动力系统都有改动,可谓是彻头彻尾的

↑朱利奥·凯撒号战列舰于1911年10月15日开工,于1914年7月7日服役,是一艘标准的一战战列舰。在1933年10月到1937年期间,朱利奥·凯撒号战列舰进行了为期四年的现代化改装工作。

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改装,改装完毕的朱利奥·凯撒号从主炮塔布局、副炮、雷达火控系统,到装甲布置乃至是最为核心的动力舱室都相较于之前有所改动,可以说是把船拆了之后再重新造了一遍的大工程了。

红色巨兽之殇——苏联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爆炸事件

朱利奥·凯撒号与其姊妹舰加富尔伯爵号航行于地中海,摄于二战期间

↑二战期间,朱利奥·凯撒号和整个意大利海军一样默默无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1940年7月9日,朱利奥·凯撒号创造了除新罗西斯克号爆炸事故外的另一个历史时刻——该舰被英国厌战号战列舰从14.8海里(约27.4km)外发射的一枚15英寸(381mm)炮弹命中,这也是海战史上有记载的最远舰炮动对动射击命中记录。

红色巨兽之殇——苏联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爆炸事件

更换苏联涂装以及旗帜的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摄于1950年初

↑1949年2月20号,根据前文写到的《五国合约》,朱利奥·凯撒号战列舰从阿尔巴尼亚启航,途径爱琴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用一周左右的时间抵达了苏联黑海舰队驻地塞瓦斯托波尔港。1949年3月5日,苏联为这艘原意大利海军战列舰举行了隆重的入役仪式,并正式命名为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

1950年,由于舰体老化以及缺少弹药和维修零部件,该舰被划为训练舰。

二. 惨剧发生——爆炸事件的突然发生

1955年10月28日下午,新罗西斯克号在进行完一次炮术训练后由黑海返回塞瓦斯托波尔港的三号泊位,此时船上有1542名官兵。晚饭时间,包括舰长和大副在内的约240人上岸,同时有200名待训学员与数十名港口工程人员由岸上登舰,同时上舰的还有时任黑海舰队参谋长尼科利斯基海军少将。在爆炸发生前,舰上应有约1530人。

1955年10月29日凌晨01:31,新罗西斯克号左舷下方发生了巨大的爆炸。根据苏联方面事后的调查,这次爆炸的威力极大,爆炸当量约等于1200kgTNT炸药。爆炸在新罗西斯克号左舷约1/4的位置撕开了一个约20.7m长、3.7m宽,面积达150㎡的缺口。

这次爆炸的威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新罗西斯克号上的一些舰体结构形变幅度高达2.7m。舰体内大量进水,船体也因此在短时间内左倾了约3°,舰艏也下沉了约1°。

红色巨兽之殇——苏联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爆炸事件

被打捞出水的新罗西斯克号残骸,可见其舰体受损非常严重,舰体结构有很明显的变形

↑爆炸发生9分钟后,即凌晨01:40,塞瓦斯托波尔港的黑海舰队司令巴尔赫米科海军上将和副司令库拉科夫海军中将从睡梦中惊醒,开始指挥对新罗西斯克号的抢救工作。在半夜02:00,此时新罗西斯克号相对于爆炸刚刚发生时仅有+0.5°的略微倾斜,即向左舷倾斜了1.5°,舰艏的下沉也增加到了5°。

与此同时,巴尔赫米科上将命令使用拖船将受伤的战舰拖向岸边。但此时的新罗西斯克号仍处于锚泊状态,却没人下达起锚或是放弃锚链的命令,因此新罗西斯克号在拖船的牵引下只能原地打转,这进一步加剧了船体进水和船体倾斜的状况。

红色巨兽之殇——苏联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爆炸事件

事故后打捞出来的新罗西斯克号上的铭牌

↑在02:32,即爆炸发生后的一个半小时,新罗西斯克号舰体的倾斜已经达到5°。此时拖着锚链的新罗西斯克号还是被拖船拖到了距离岸边约180m的地方。这里的水深仅有17m,仅比新罗西斯克号的吃水深6.7m,但此处的海床充满了稀疏的沙砾,军舰一旦在这里倾覆沉没,就会在湿润的沙砾中越陷越深。

在03:00左右,已经分别有一些民船和军舰自发地围在新罗西斯克号附近并打开探照灯、放下救生艇并疏散困在船上的船员。在03:31,即爆炸发生后两个小时,新罗西斯克号的露天甲板上已经挤了多达约800人,拥挤的人群也为其他船只的救援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

随后,情况急转直下。起初新罗西斯克号仅以每小时0.5°到1°的速率倾斜,而随着舰体不断进水,倾斜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03:30后,舰体的倾斜速率已经上升到了每15分钟2°,这不仅为这条舰龄超过四十年代的老船敲响了丧钟,也为船上未能疏散的许多人宣判了死刑。

红色巨兽之殇——苏联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爆炸事件

新罗西斯克号最终倾覆沉没

↑凌晨4:09,新罗西斯克号的倾斜角度达到了18°,此时舰体内已经涌进了多达7000吨海水,此时新罗西斯克号已经无力回天。4:14,也就是爆炸发生2小时43分钟后,新罗西斯克号的倾斜角度达到了21°,并且开始迅速且无法逆转地向右舷方向倾覆。

由于新罗西斯克号所在的水域水深较浅,且海床上是较为柔软的软质泥土,因此新罗西斯克号在倾覆80%后陷入海床,停止下沉。

三.事故结果以及可能的原因

红色巨兽之殇——苏联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爆炸事件

救援人员试图切开新罗西斯克号的舰体底部

↑在事故发生后,苏联海军曾尝试使用切开船体、派遣潜水员进入舰体内部等办法搜救幸存人员。救援工作持续了两天,但是没有能够救出哪怕一名幸存者。

最终,新罗西斯克号彻底报废,当晚在舰上的约1530名官兵中,有608人不幸丧生。

红色巨兽之殇——苏联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爆炸事件

新罗西斯克号的残骸

↑对于新罗西斯克号沉没的原因,可谓是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客观原因是毋庸置疑的:经过现代化改装后的新罗西斯克号较原来大大增重,使得原本老旧的船体不堪重负。在爆炸发生后,新罗西斯克号的船体就迅速遭受了不可挽回的结构性损伤。

就目前的资料来看,最有可能导致新罗西斯克号爆炸沉没的是位于塞瓦斯托波尔港中的水雷。因为无论是动力系统故障、亦或是蛙人袭击,都很难造成如此规模的爆炸,只有装药量动辄数百公斤的水雷有此威力。而至于是谁布设的水雷、什么时候布设的水雷、什么型号的水雷,又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红色巨兽之殇——苏联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爆炸事件

苏联时期使用的AMD-1-1000

↑一种说法是苏联海军自己将一枚重量超过一吨的AMD-1-1000水雷误投到了新罗西斯克号所在的三号锚位,进而使得新罗西斯克号触雷沉没。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微乎其微:即便苏联海军真的不小心把水雷丢到了自己舰队母港的锚位里,这颗水雷至少也需要解除保险才能被触发,而误投的水雷一般都处于未解除保险的状态。

红色巨兽之殇——苏联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爆炸事件

二战中德军使用的RMH水雷,德军曾大量使用这类水雷封锁苏联港口和水道

↑第二种说法,也是穿甲哥认为最有可能的情况:新罗西斯克号是由于触发了二战时期德军布设于塞瓦斯托波尔港的水雷,进而爆炸沉没。

1944-1946年,苏军重新夺回塞瓦斯托波尔港后已经在港口中进行过扫雷作业,但当时黑海舰队在该港仅进行了局部扫雷。两年间仅发现了并排除了26颗非触发性水雷,但二战期间德军至少在港区布设了超过100枚RMH系列和LMB系列水雷,这显然就在港区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