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影戏被禁记

 诡秘藏书馆 2023-10-29 发布于辽宁

皮影戏是一门古老艺术,据史书记载,其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朝,而且在元朝时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清朝嘉庆年间,发生了一系列咄咄怪事,比如自清初以来一直在京城里十分盛行的皮影戏竟然被禁止了,皮影戏艺人有不少被抓进大牢,剩下的四处逃窜,当时京城里最有名气的皮影艺人路广才,逃亡到了昌平的山里边,不敢出来露面,最后饿死在深山中。

清朝初年可以称为老北京皮影戏的黄金时代。当时很多豪门望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制作影人、蓄制精制的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更是有大大小小的影班不计其数,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婚嫁宴客或者是添丁做寿都少不了唱皮影戏的,通常连本戏要唱个通宵达旦或者连着演个十天半个月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庙会,都会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唱影,热闹非凡。

康熙年间,礼亲王府上便有八位五品俸禄的官员专门负责管理影戏。嘉庆初期,逢年过节的时候,许多王公大臣还会特意召传那些民间皮影戏班子进宅表演。当时的京城,白天演木偶,夜晚则聚于堂前唱影戏,有许多戏剧演员也参加影戏班演出。

既然皮影戏这么喜闻乐见,受全民欢迎,那朝廷为什么会禁止皮影戏呢?

这说来可就话长了。

嘉庆皇帝并不是个坏皇帝,品性温良,待人宽厚,办理朝政也很勤勉,偏偏运气很坏,尤其是比起他的父亲——“十全老人”乾隆皇帝,运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清朝经过乾隆皇帝六十多年持之以恒的折腾,到嘉庆时已经由盛转衰,尽显颓势,清廷上下已千疮百孔,吏治腐败,人民穷苦。

俗话说“国之要灭,必出妖孽”,比如东汉末年,乱世将要出现之时,就有很多征兆,如“青蛇坠殿,雌鸡化雄,黑气入宫……种种不祥之兆,非止一端”。比如明朝末年,宫廷里就发生了三大疑案。而如今轮到大清了,在嘉庆一朝,也出了不少啧啧称奇的事情。

有一天,嘉庆皇帝在御花园里散步,走着走着听见隐隐约约的羊叫声,忙循声找去,发现竟有一群羊在悠闲地吃草。嘉庆皇帝十分生气,让人查办,才知道竟然是太监们在御花园养羊补贴家用。虽说这嘉庆皇帝性子温和厚道,也给气得够呛。

不久又发生了一件滑稽透顶的事情,居然就在嘉庆帝的眼皮子底下,紫禁城的中心地带——大臣们值班的景运门内,混进了一个小偷。该小偷将值班内阁中书的海龙皮褂子割开了一个口子,然后在闻讯赶来的侍卫们面前溜了个无影无踪。嘉庆时期还发生了一件荒唐透顶的事情,是兵部大印的丢失。

一次,嘉庆皇帝出去巡游,有文武百官护驾,在行进的路上,嘉庆皇帝向兵部尚书询问起掌管的调兵大印。兵部尚书战战兢兢答不上来,严加询问后才得知,原来是大印丢失了。嘉庆一想,调兵大印丢失了这还了得,如果现在国内某个地方有人造反,皇帝在半路上,没有调兵大印,如何调兵应对?

倒霉的嘉庆皇帝

嘉庆忙命人调查,结果君臣全傻眼了,原来,这个大印已经丢失三年了。由于看管大印的人一直瞒着这件事,导致大印丢了三年都没有人知道,现在才去追查下落,早已经来不及了。

还有一件更荒唐的事情,说有一年武科考试完毕后,在皇宫举行武科考试的典礼,嘉庆皇帝在筹备好的大殿中坐着,等了许久,却不见武状元等人前来参加典礼。嘉庆皇帝命人查询缘由,才发现,原来是宫门外当值的人忘了开门,武状元和武探花在紫禁城外绕了一大圈,也没寻到入口,这武考大典也就没有再举办。

还有一件事,说起来也有点可笑。有一次,嘉庆皇帝从圆明园回紫禁城,在路上被一个叫作陈德的人行刺了。一般来说,这种刺杀行动,背后一定会有一个势力庞大的主使,经过严密的部署和调查,才能步入实施环节。但是经过军机大臣和刑部的审讯调查,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陈德的口供是:自作主张,无人指使,没有同党,也没有预谋,就是一时兴起,要把皇帝拉下马。

得出这样的结果,嘉庆以为是审讯的力度不够,便召集大学士、六部一同前来会审,结果还是一样。嘉庆无奈叹息:“所供情节,出乎情理之外。”为了不牵连到无辜的人,此案只能处死陈德以及其两个儿子了结了。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发展到极致,就是发生了两百名天理教徒进攻皇宫的事情。天理教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首领叫林清,心怀大志,聚集了二百余人,潜入北京城,兵分东西两路,要去进攻皇宫。

虽说最后失败了,但给了清廷极大的震撼。尚在热河的嘉庆皇帝得知消息后,马上结束了木兰秋狝,立即回京。回到北京后嘉庆皇帝下了罪己诏,表示对此事的不理解:“朕虽未能仰绍爱民之实政,亦无害民之虐事,突遭此变,实不可解。”

天理教这次起义看起来声势挺大,实际上并没太强大的实力,很快就被全部抓捕了。

但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若不折腾出点大的动静,怎么能消解皇帝的心头之恨?于是有一官员上奏说,白莲教用纸做纸人纸马,而唱皮影戏的也用纸做纸人纸马,这两者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勾连?于是众官员恍然大悟,纷纷说唱皮影戏的是“玄灯匪”,与白莲教是一丘之貉,于是也就有了清廷禁止皮影戏的这一闹剧。

皮影戏是好多地方戏曲的前身

老北京的皮影戏经此一劫,就此绝迹了。一直到了道光年间,白莲教渐渐平息后,皮影戏才慢慢地在北京城再度复兴起来。到了清末民初,又发展出了一个小高潮。那时,虽不及清初兴盛,但北京城里仍有二十多个影班。

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军队进入北京城,战乱频起,人们再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看戏,皮影艺人便更是没心思唱影了,于是北京的皮影戏行业自此开始快速衰落,并且一蹶不振。

柬埔寨皮影戏

斯贝克托姆

“斯贝克托姆”是一种以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为主要演出剧目的传统的柬埔寨皮影戏。“斯贝克托姆”皮影约两米高,由透孔皮革制成。表演时,在两根高大竹板间拉一张大白幕布,幕布前有一大堆篝火或是现在的照明灯。投影后,操纵者跳着奇特舞步,有一个乐队伴奏,并伴有两个讲述人。早在吴哥时期之前,“斯贝克托姆”皮影戏与皇家舞剧、化装舞剧都被认为是神圣的,只在祭神典礼上表演。吴哥王朝衰败后,皮影戏的祭神功能也随之被削弱,但它已经演化为一种保留着仪式规范的典礼性艺术形式。相传,皮影戏是在元朝时期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