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聪明人——财富从哪里来

 新用户奔奔悟赋 2023-10-29 发布于湖南
上个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他的文集里,写到对美国的羡慕,因为那时候,我们国家还是一个农业国,他从去往美国考察的经历中,深深的感受到了,“造富”的基础,是工业体系的健全和完备。
农业国的穷是怎样的?看看我外公的经历。

我:
你当时没什么衣服穿?
外公:
当时的农村里,一般都没有多少衣服,有的人连条裤子都没有,都很艰苦。

外公:
我们那时候的思想简单些,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幸福些。那时候的年轻人,哪有吃的穿的。你们现在谁都能读书,我们当时一个地方的,连个“高小生”都没有。
我们:
“高小生”是什么?
外公:
小学读到5-6年级。我们参军的只有两个“高小生”,连中学生都没有。
你现在读的书,吃的穿的用的,跟过去怎么比?过去可能叫饥寒交迫,现在是丰衣足食。现在可以坐着聊天,我十二岁的时候,去学徒,做事做得“几狠”。【方言,可以理解为非常非常辛苦】 

“造富”这个词听起来很宽泛,我先以化工行业举个例,从基本可用的一水肌酸材料,变成可以直接零售上市的运动补剂,价格可以翻上6倍,这其中当然有一部分成本,源于完成产品备案、设计包装、线上线下零售渠道布局、品牌建设等基础运营的成本,但只要产品能做到规模化售卖,上述成本平摊下来,利润依旧可观。

这便是“工业体系造富”非常小的一个例子说明,因为这只是某一种产品,生产环节中,非常小的一环。
而仅一水肌酸这种材料的出口,贸易额在近20亿。(这块有相应行业报告可查,数值不能算非常精确,但结合我市场行情的了解,这个数值可以做参考,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过分的精确,大致准确即可)
因为生产的一水肌酸质量稳定,不逊色于国外的生产商,且价格便宜,我们已经成为了一水肌酸的最大出口国。
这份额也足够一些中小企业活得非常舒服,且如果有企业有心也有能力,单靠这个产品,做出不逊色于一般上市公司的利润,也并非不可能。
当然,这不是一个准入门槛低的行业,需要配套的实验室、化工技术人员、能拿到且维护大宗订单的能力,无论是资本还是社会关系要求,都不适合新手直接进入。
而这,不过是千千万万的,可规模化且需求在不断增长的工业制成品中的一个,其生产过程的某个环节罢了。
如果你觉得一水肌酸太遥远,那我举个大家更熟悉的例子——“新能源车”。

一、从新能源车看产业运作

不知道有多少人研究过汽车领域上下游的,各种供应商,到底有多少家,但根据我能接触到的,专门研究产业结构相关的信息源来看(非一般的市面上的公开信息),仅不同类型零部件的供应商而言,相关企业数量超过数千家。
一家新能源车企,在采购选择供应商,并完成整车生产组装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这些年因为市场对“互联网”概念的追捧,也因此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往往更愿意宣传自己是“互联网车企”。
也有许多媒体嘲讽它们,没有核心技术,只是“拼装”。
是不是没有核心技术这并不好下定论,但就算是“拼装”,也并非易事。
想象一下,你现在是一家当月要向一万名用户交车的供应链负责人,一方面你需要在数千家企业里,完成上下游的采购,还要不断的为了降低成本,不断从你熟悉的供应商以及可接触的更多供应商手里,拿到更便宜且质量稳定的零部件,而为了保证现金利用率的最大化,一方面你不能采买得过多,导致大量库存积压,另一方面你又不能采买得过少,导致万一因为不能及时交付足够数量的新车,从而让用户产生不满,甚至转投他家,而这“过多”、“过少”,虽然有过往的参考数据,但其实并不容易评估。
只要你在企业待过,你就会知道跨部门合作有多么不容易,而上述仅“生产”这一个环节,可是跨数千家公司的合作。
比起绝大部分的零售业、互联网公司,新能源车的运营,绝对是非常复杂的。
不是一句简单的“组装厂”就可以概括的。
也因此,“车”的制造与销售,在我看来,是检验一个大国工业体系水平,及企业商业运行能力,最有说服力的例证。
而在这体系之下,是数家大型车企、几百几千几万中小型供应商、更多无法估计的原材料进出口贸易服务商等,及千千万万的从业者们,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如果你真的关注过历史中普通人的命运,也关注过足够多的,这个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状态,不难发现的是——发展,是一种特权。
甚至我们今天口里的,无意义的“卷”,都是一种特权。
因为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不少人,还在生存线挣扎,连“卷”都没有机会,比如2023年了,海地还有人在吃土,但你大概率不会关心海地的人生活如何,甚至都未必知道这个国家在哪,怎么变成这样的。
我也不是来宣扬和支持“卷”的,我只是想讲清楚,这个社会的财富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而这些财富又是如何通过产业的发展,为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带来更美好生活的机会,当然,我也知道,这财富中的绝大部分,被这产业最顶端的人拿走了,但那是另一个话题。
所以,你是否可以理解,为什么马斯克作为一名企业家访华,接待的规格会如此之高。
又是否可以理解,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拿地会如此容易,配合速度又如此之迅速有效。
以及,以合肥政府为代表的,对“蔚来”的投资,如此看重,这不是孤例,只要是有一定的资金和制造业基础的地方政府,几乎没有不想和“新能源汽车”领域达成合作的,但想是一回事,能是另一回事,最终能分到这块蛋糕,并造福于当地民众的,总是少的。

二、从“产业结构”看机会

就我接触到的,各处籍贯里,身家过亿的老板们中,第一桶金拿得最早,也最明白“周期”的,是今天存在感没有那么强的省份——山西。
在“江浙独生女”被人艳羡之前,山西煤二代在这个世纪初,已经享受过这个待遇很多年了,他们现在不被关注,是因为他们往往非常低调,且懂得低调的好处。
图片
(此处应艾特江西周劼周公子)
历史没有新鲜事。
山西富得太早了,但也只有那一小批人富得起来,因为曾经的煤炭,是一个资源集中型、劳动密集型、重资金运营、关系复杂型行业。
在更安全的采矿技术普及开来,除了运输原材料,还能用来进行化工提炼之前,“煤”虽然给更多的普通人带来了一点发财、谋生存的机会,但也带来了许多灾难。
山西曾经发生过的“矿难”,爆出来的已经数不胜数的。
但为什么发生这么多的“矿难”,大家还会在那种环境下,从事这种高危工种呢?
因为我们太穷了,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需要讨生活的普通人。
上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的人们,会涌向山西打工,那时候的山西本地人,没有矿的为这些外来打工人口专门开个小卖部,也可以很挣钱,这是中国版为“淘金者提供服务”赚钱的生意。
但是,服务业,始终是要依托于产业结构之上,无论是资源型产业,还是技术型产业。
因为第三产业,需要有更多的人有钱能享受服务。
而一个新产业的诞生,特别是和技术相关的产业诞生,往往就代表着,有更多的财富,有机会流入普通人手里。
最有资本的那批人,不一定需要钻研技术,只需要把整个盘子搭建好,制定好规则,保证整个盘子良好运转即可。
也因此,普通家庭的孩子,学有商业化前景,产业有长期上升机会相关的技术,至少能保一个下限。
而在持续的积累中,随着对产业变化的理解加深,技术研发能力的增强,如果能优先判断出哪些材料是更有前景的,就会提高拿到大机会的概率。
如果你不是技术人员,了解这些有一定知识、信息壁垒的行业,像我开头提到的一样,从事相关贸易,也未必没有挣钱的机会。
因为没有多少人,会在工作之后,持续学习新知识,并持续的运用在商业世界中。
如果你是这种人,且有一定实践结果,感觉自己缺一些机会,可以从我的历史文章里,找到我的联系方式。

三、要专研,但不要局限

我在北京待了很多年,还将继续待下去,但也在接触更多非北京地区的客户,和许多地方的老板朋友们交流他们的生意。
我在互联网领域待了很多年,并打算以这块的经验为基础,逐渐延伸到更多的领域。
一方面是我的主营业务相对稳定,另一方面,规避大的,经济下行周期的最好办法,是找到上行周期的行业。
这是我在敬佩的前辈身上,看到的做法。
2008年的金融危机,ta便从一个即将崩溃的行业,顺利进入了上升期行业,负责了一个至今仍十分有影响力的,世界级产品。
怎么看一个行业的上升和下降,怎么寻找一个行业中适合自己的机会,以后有机会再讲,但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成果,且认为这个话题是值钱的,可以来找我付费咨询,2000元/小时,觉得贵就千万不要联系我,避免浪费彼此时间。
提供这种咨询,主要是因为受限于文章这种表达形式,很多内容我根本没法写。
虽然我很希望,通过我的文章来帮助到更多人,无论这些人付费与否,但我不得不承认,对于很多重要的问题,1对1的沟通,效果是最好的。
此外,我的兴趣便是研究商业,在一边实践,一边研究的过程中,我想建立数十个行业的分析模型,这也是为什么你会看到我作为一个文科生,居然会研究化工行业。
这是我想向各位展示的,不要在乎你曾经的标签,比如“文科生”,文科生为什么不能做工科领域的生意?
写了这么久也一直在讲“工业是造富的基础”,想获得财富研究这“基础”完全可以是一条路子嘛。
不要太在乎你曾经做什么工作,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做好新的,你认为有前景的,工作、生意乃至事业。

四、我们特殊的“国运”

近80年过去了,我们有了相对齐全的轻工业和重工业体系,但在一些重要的高精尖领域,取得突破还需要更多时间。
但受益于这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以及我国的工程师红利,以此为依托,必然能找到许多机会。
因为这世界上还有太多的国家,没有能力也没有可能建立起工业体系。
这就是我们的国运。
它不是印着钞票全世界收割财富的路子。
而是带着我们能制造更加物美价廉的,世界人民需要的产品,更为公平共赢的,为更广大的群众提供更美好的生活。
我不是在鼓吹“厉害了我的国”。
我只是在讲“生意”,是如何满足更多人需求的。
它是在国内不到10元就能买到“蜜雪冰城”的快乐。
是在美国100美元可以买十几件衣服的震惊。
是一副100元的眼镜,可以为世界各地tiktok的商家,带来丰厚的利润。
是5万元就可以拥有一辆可爱外观的迷你电动汽车,在日常通勤时,为你遮风挡雨。
而这些,都来自无数人辛苦的劳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