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2年陈锡联儿子遇难,中央愧疚派人慰问,陈锡联是如何回复的?

 古稀老人赵 2023-10-30 发布于江西

说起陈锡联,绝大多数人都对他耳熟能详,知道他是我党名将,是当年诸多大事件中的重要参与者。不过,若要细究陈锡联的过往,恐怕大家了解的就比较少的。

在历史上,陈锡联留下过“打仗数第一”、“红军赵子龙”、“新中国首任炮兵司令”等传奇的名号,很明显,他的故事不简单。那么,这位开国元勋到底有怎样的过往?

一、陈锡联从军

回到1928年4月,在地主家放牛的孩子陈锡联找到黄陂县游击大队大队长詹才芳,他告诉对方自己想要当红军。眼瞅着这个年幼的孩子,詹才芳摇了摇头,告诉他,等你长大了再来。

被拒绝后,陈锡联并没有放弃参军的念头,1929年4月,他趁着外出干农活的机会,偷偷躲了起来,他要去参加红军。

那天晚上,他亲眼看着母亲打着火,把到处呼喊寻找着他,但他一直躲在山顶上忍着眼泪不出声。看着母亲走远,陈锡联决绝的跑向远方,找到詹才芳,正式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

这一别便是近20年,而当年那个被地主打骂的直流眼泪的牧童,已经开启了一条崭新的人生之路。参加红军后,陈锡联很快就成长了起来......

——他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战争,经过数次生死决战而不死,很快成为一名意志力顽强的战士,人送外号“小钢炮”。

到红四方面军西征时,陈锡联又参加了反三路围攻作战,反六路围攻作战等诸多战役。

在当年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作战中,陈锡联更是脱颖而出,被当时的领导李先念誉为“打仗数第一”,并且组织将他作为重点栽培对象,一路把其提拔到师级领导岗位。

后来抗战爆发,中华民族迎来巨大危机,而一向在红军面前耀武扬威的国民党被打的丢盔卸甲,中华民族陷入危亡之际,战争局势也陷入到低迷当中。

在此危机时刻,陈锡联却站出来,打出了抗日名将的威名。

二、抗日战争崭露头角

他的成名之战,就是抗战的首胜之一阳明堡大捷。

当时年仅22岁的陈锡联,就已经成为129师的先遣团769团团长,奉刘伯承师长的命令执行侧击南犯日军后方的任务。

但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陈锡联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他附近的代县、阳明堡等地的日军汽车整天在这一带公路上运输兵源和辎重,飞机也从阳明堡方向轮番起飞。

因此陈锡联立刻断定:飞机场就在阳明堡周围。

出于军人的直觉,他带着部队悄悄压了上去,然后通过联系当地的群众得知,阳明堡机场的守卫力量不强,只有200日军。

于是,陈锡联夜袭阳明堡,整个战斗不到一个小时,这一战击毙击伤日军警卫队100余人,我军伤亡仅30余人。此外,我军还摧毁敌机24架......

该战绩很快传开了,对此国民党觉得难以置信:就凭他们手中的那些破家伙,还能打日本的飞机?要知道当时国民党优秀飞行员是付出了血的代价才能和日本人交战。

在他们看来,土八路凭什么能比他们更厉害?

但事实就是如此,甚至连蒋介石都欣喜若狂,甚至亲自给769团发奖金和加奖励,陈锡联也一举成为闻名天下的悍将,就连邓小平都称赞:你陈锡联能打仗,是个将才。

之后,陈锡联在抗战中表现越来越突出,还指挥了广阳伏击战、长生口伏击战、神头岭战斗的黎城突袭战、响堂铺战斗。

而且还在1939年到1940年的华北反共高潮中,歼敌6400余人,惹得阎锡山都不禁感慨:陈锡联不好惹,我这块老锡还是不要硬碰他那块陈锡的好。

1940年5月,陈锡联再率部参加了白晋铁路破击战,通过中心开花、内外结合的战法,迅速歼灭来敌,获得了刘邓首长的嘉奖。

可以说,在整场抗战中,陈锡联的表现相当耀眼,丝毫不逊色于国民党的王牌抗日将领。

三、一代名将的巅峰时期

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又是一马当先,先后参与指挥了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紧接着又转战鲁西南,和兄弟部队歼灭了国民党嫡系六十六师。

之后他又参与挺进大别山的行动,被邓小平称之为独当一面的“一陈”。

在淮海大决战中,他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曾率三个纵队攻打宿县,并将之拿下,歼敌1万多人。随后又配合粟裕指挥,与众人一起歼灭黄维兵团。

毋庸置疑,他可以算作是淮海战役中的“急先锋”。

到建国后,即1950年4月,陈锡联又出任军委炮兵司令员,此后一干就是9年时间,为我国炮兵部队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到了五十年代末期,他又率领众人组织参与了第一次综合导弹试验靶场的勘察定点工作,他的资料、报告得到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一致认可。

1959年到1973年,陈锡联又历任沈阳军区司令员,东北局书记处书记等重要职务。

1973年,他正式调任北京军区司令员,1975年甚至成为国务院副总理,还是中央军委委员和常委之一。这样的身份,也注定了他参与过1976年粉碎动荡时期的重要行动。

总而言之,陈锡联自从军到建国,多次在困境之中扭转乾坤,绝对称得上是一代名将,是真正的干才。

四、将门后代风采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陈锡联也老了,此后他开始集中精力培养自己的后代,希望他们能继续替自己为祖国做贡献。

据资料记载,陈锡联有三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陈再强,陈再文,陈再方,这三个孩子都深受父亲的影响,很早便开始投身于军队,为社会主义做贡献,创下了满门为国从军的记录。

而这三个儿子的发展前景,也都让人为之欣慰。

长子陈再强从一个普通士兵,逐渐站到了沈阳军区的局长位置;三子陈再方也不容小觑,自北京大学毕业后,也从基层一路干到中将。

而他的二儿子陈再文更是让人敬佩,他并没有加入父亲的炮兵部队,而是在另一重要兵种“空军”当中发光发热。

在严格的空军训练中,陈再文不仅按时、按量完成了所有任务,还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成为了当时空军里面优中选优的人才。

但是需要注意的事,空军与炮兵不同,我国的空军执行任务十分艰难,也容易出现意外。果然,1982年在一次飞行中,陈再文的飞机出现故障,这位年轻的空军干才不幸壮烈牺牲。

得知这一消息时,空军部队无比震撼,没有谁不为这位烈士的陨落而叹息。

当然除了对人才的惋惜以外,空军的领导人也认为愧对老将军陈锡联,这位名将为新中国做了一辈子的贡献,到老了还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众人怎么忍心开口告诉他?

但事情还是得公布的,中央代表还是忍着悲痛来慰问,就在众人以为老将军会失控时,他的举动却惊讶了众人。

陈锡联忍着眼泪,严肃的说道:“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我们无法避免牺牲,但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以其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看着老人强忍泪水,却又冷静而又颤抖的说出这番话时,所有人感受到这位名将的坚强和心胸,无不钦佩万分。在陈锡联看来,国家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

在晚年,陈锡联还与老伙计张爱萍、肖克等人一同前往香港看回归景象,在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他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而且虽然身体已经逐渐衰老,但他却始终斗志昂扬,曾告诉众人:“如果同志们还选我,我还愿意出席十六大,来个十届大满贯。”

可惜1999年6月,陈锡联在北京病逝,一代名将就此落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