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环效应:不随意下定论,是一种优秀的处世智慧

 天府小小爸 2023-10-30 发布于新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毕业新入职,旁边的同事阳光帅气、大方豪爽,以为他是公司的骨干,到年底却业绩垫底;

上网淘东西,店铺主页显示“每卖一件商品会向山区儿童捐赠1元”,赶紧下单支持,最后拿到的东西却质量很差;

到对方公司谈合作,办公区干净整洁,每个人都忙碌不停,结果项目完成后却一直拖着不结款……

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很难想到这些堂皇的外表之下居然满是狼狈和不堪,让人出乎意料。

人们总是把看到事物的第一面当作它的全部,用第一眼的印象定义人的优劣。这种认知局限造成的判断偏误,被称为光环效应。

一、何为“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叫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简单地说,就是在做判断时,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就像在太阳发出的耀眼光亮之下,人们看不到一颗星星,可它们却始终在那里。

在光环效应影响下形成的结论,可能是对方表现出来的,也可能是我们根据个人好恶“刻画”的。

在这个时候我们去推断对方的其它品质,都会受到之前已有结论的影响。

二、光环效应的影响

2001年6月,支持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经济调控政策的人数仅为47%,但“9·11”事件发生后,赞成的人数迅速上升至60%。

其实在“9·11”之后,小布什并没有对经济政策做出任何改变,仅仅是因为人们对总统本人的支持,对具体政策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美国民众给总统套上一个光环,从而在各方面对他都有好印象。毕竟,认为总统在国家安全方面多谋善断,却对经济调控束手无策,这样的想法会令很多人难以接受。

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005年底,随着伊拉克战争的公众支持率下降,以及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严重破坏,小布什的支持率从41%下降到37%,同时美国人在各种具体问题上也给总统打出了低分:经济政策的支持率从37%降至32%,对伊政策从38%降至32%,反恐活动从54%变成了46%。

各项单独指标共同发生变化,意味着它们并不相互独立,而是基于单一整体的评估,这就是光环。

在日常生活中,光环效应也时时处处影响着我们。

有的老年人对年轻人的生活习惯看不惯,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

有些人仅仅因为对方长得好看,就认定他在各方面都很优秀;

职场面试,衣装要合适、言行要得当,给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相亲现场,男士要成熟稳重,女士要优雅知性,否则就没有然后了。

很多人会把自己的一知半解当成是事实的真相,把浮于表面的现象当作是自己的正确判断,容易先入为主,随意评价他人。

他们习惯用主观臆测代替客观现实,说好就全盘肯定,说坏就通通否定,根本不愿意去了解对方的内在品质,也不会去探求事情的原本样子。

更有甚者,还会把自己的喜好偏恶强加到他人身上,构建一个完全不符合实际的“虚拟”人物。

因为喜欢,所以爱乌及屋;因为厌恶,所以恶其余胥。

三、如何避免认知偏误

1.坚持批判的思维

苏格拉底在一次上课时,拿着苹果在课堂缓缓穿行。他一边摇晃手中的苹果,一边让学生们集中注意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他问学生有没有闻到苹果的味道,有人举手说苹果很香。他又重复问到还有没有其他人也闻到了苹果的味道?大家面面相觑。

在他不断地提醒下,慢慢的又有很多学生举起手,承认自己闻到了苹果的味道。

最后只有一个人说没有闻到任何味道,那人叫柏拉图。

苏格拉底对学生们笑了笑说:“这是一个假苹果,它没有任何味道。”

人们容易信任权威,对他们的话从不猜疑。可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专家,未必真如人们以为的那般有本事,也未必就是站在中立位置的。

叔本华说:“莫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独立思考,有意识地辨别一切信息的真伪,努力了解事情的全貌,坚持关注自己的感受,最终自己做出判断。

2.秉持发展的眼光

汉代大将韩信,早年家境贫寒,还被当地的屠户欺负,蒙受“胯下之辱”,遭到人们的嘲笑。

他去投奔项羽,却因过往经历被项羽嫌弃,只谋得守门官的差事。

幸好韩信最终被萧何慧眼识英才,欣赏他的军事才能,并举荐给刘邦,终成一代名将。

项羽因为韩信的过往而看不起他,认定他一世就只能这般模样,改变不了;刘邦却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看向未来。所以刘邦和项羽,最后赢的是刘邦。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时代在飞速变化,每个人也在不断自我更新,我们不能用以前的眼光看待当下的事,不能用过去的经验判断未来的发展。

否则,就只会是“从前的他你爱理不理,现在的他你高攀不起”。

3.避免人云亦云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了解我,请不要从别人的口中去了解我。”

当你不了解一个人时,不要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也不要听太多来自别人的评判,须知任何评判都带有主观色彩。

不要仅凭你所知道的一面,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要试着多方面深入了解。

对人如此,对事亦然。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件事是好是坏,有什么利有多少弊,因人而宜,因时不同。

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可以作为参考,但最终的结论一定要经由自己思考而形成。

四、写在最后

其实,光环效应也并不全是弊端,正确运用同样能带给人们好处。

比如第一次接触客户,穿着得体、举止大方、表达顺畅,客户印象不错,继续聊合作才有可能;如果一幅邋里邋遢的样子,会让对方产生反感和不信任,然后被拉黑。

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仅靠某一方面的出众,也无法长久维持光辉的假象。一旦泡沫被戳破,真相便会暴露于阳光之下。

光环效应可以作为一种工具,助你迈出第一步,为后续的深入打下基础,却不能保证成功。

正所谓,始于颜值,敬于才华,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