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这一躺平 留下的是风景 是故事(续)

 天涯飘零SZ 2023-10-30 发布于江苏

   

王献臣死后,他的儿子与徐家三少爷豪赌(徐三少的侄子建造了后来的留园),押上了一整座拙政园。没想到徐三少暗地里作弊,园子就这么一夜间易了主。

百年之间,园渐荒废。明崇祯四年(1631),徐家后人把拙政园一分为二,东部卖给了刑部侍郎王心一,他善画山水。在东部原来的基础上后建成“归园田居”,呈现出一派自然风光。

此后,拙政园的园主经历了多达三十二位园主。其中有官员、有富商、有文人雅士。

相传明末的钱谦益为柳如是,买下了现在拙政园位于中部的几间房居住,并在园中修建了玲珑管、听雨轩、海棠春坞。

现在的拙政园西部,于清光绪三年(1877)被吴县富商张履谦买下,他易名为“补园”。所以,整个拙政园西部的建筑,都是张履谦修建的。

五百年来,拙政园荒芜了又修葺,园内建筑也在不断地增补。园林在不同时期被分割,又不停地组合。

经历了五百年的历史沧桑,就形成了今天拙政园。

现在,就跟随着我的脚步,去欣赏这座古典园林吧。

从拙政园的大门进入,便到了一个庭院,院中种植有梅花、松树,翠竹。

来到堂前,门匾上赫然有“兰雪堂”三个大字。你便会想起李白的诗句:“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

刹那间,园主那超脱于尘世的高洁品性,会让你油然而生敬意。

你更渴望进园去一睹这园林的风景。

兰雪堂的窗户上,有着梅花的图案,还有着冰裂纹图案。这样的窗户,也称作“寒窗”。

当你从兰雪堂出来,映入眼帘的是由太湖石堆积而成的假山。其中最大的一块太湖石,名叫缀云峰。

假山如一道屏障,将园中的美丽风景隔开。这时,你更会急切地想一窥拙政园的真容。

这种手法,就是园林的抑景。

向右绕过假山,来到近旁的芙蓉榭,拙政园东部的风景一览无遗。面前是一方宽阔的水面,天光云影倒映在碧绿的水中。水边绿柳婆娑,水面鸳鸯对对在嬉戏。

从芙蓉榭向右边看,有一座古亭,这便是著名的天泉亭。亭中那口古井,是元代大宏寺留下的。

竹篱、草屋、密林,一派田园风情展现在眼前。

从天泉亭继续向前,在古银杏的掩映下有一座古老的建筑—秫香馆。这是一座外观轻快明朗,体量较大的四面厅。“秫香馆”,顾名思义,就是欣赏稻麦飘香的地方。“楼可四观,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观望中。”

在秫香馆里,有一个极其珍贵的由48片黄杨木构成的木雕。

继续向前,便是一条长廊和围墙,围墙上是一扇扇漏窗。

沿着长廊缓步而过,拙政园中部的风景从漏窗中呈现出来。

进入拙政园中部,眼前是广阔的水池,远处的北寺塔清晰可见。恍惚之中,还以为塔在园中。

这就是拙政园最著名的借景。

每当十月傍晚,太阳从北寺塔落下,在这里便可欣赏到北寺塔悬日这一奇景。

园林中部右边是一座方亭,名为梧竹幽居亭。此亭外围为廊,红柱白墙,飞檐翘角,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亭的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四个圆洞门既通透、采光、雅致,又形成了四幅花窗掩映、小桥流水、湖光山色、梧竹清韵的美丽框景画面,意味隽永。“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徵明提。“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对联为清末名书法家赵之谦撰书,上联连用两个借字,点出了人类与风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亲密之情;下联则用一动一静,一虚一实相互衬托、对比,相映成趣。

梧竹幽居亭极目远眺,四季风景就在眼前。绣绮亭、荷风四面亭、待霜亭、雪香云蔚亭都一一在望。

这四座亭,分别可以欣赏四季不同的风景。

拙政园中部的南面,是园主的住宅区,有海棠春坞、听雨轩、玲珑馆等建筑。

海棠春坞的白墙就像一张白色的底板,前面的湖石,几丛翠竹,书带草,以及文石的花台,整个就是一副画,叫做“粉墙为纸,花石为绘”。

旁边有两颗垂丝海棠花树,春天海棠花开,粉粉的,地上也是用海棠花纹铺地。

听雨轩前面是一池碧水,古木参天,屋后是一片芭蕉,绿叶亭亭翠盖。坐在轩中听雨打芭蕉,雨滴从屋檐落下滴落在水面,别有一番情趣。

玲珑馆又名玉壶冰,让人联想起“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绝美诗句。玲珑馆的窗户也是冰裂纹图案,更衬托出这个“冰”字。

在听雨轩的西面,有一座枇杷园,园中有一座嘉实亭。“嘉实亭”,“嘉实满枝”的意思,据说李秀成(太平天国的忠王),很喜欢吃枇杷,6月结果时满树金黄,“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嘉实亭中一块黑色的方石做成的桌子,这块方石,也是唤作“金砖”。桌这个金砖,扣之有金属之声。

走出枇杷园,便到了中园的主体建筑,也是整个拙政园的主体建筑—远香堂。

远香堂是主人的客厅,始建于清乾隆时期,现存的青石是当时的原物。站前远香堂前,夏日荷花满塘,清香四溢。

“远香堂”名取《爱莲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之意。而“远香堂”这三个字,据传是唐伯虎题写的。

远香堂对面的一座亭,是荷风四面亭。亭的四周,种植有五株垂柳,也也是仿效当年的“五柳先生”。荷风四面亭的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借鉴于济南大明湖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远香堂的西面,是倚玉轩,里面有一块灵璧石,像貔貅。俗语云:“从头摸到尾顺风又顺水。”这里时常是人头攒动。

倚玉轩门口有用碎石铺着的团寿,周围是五只蝙蝠。碎石美好寓意:五福捧寿、福寿双全等。

在中园的最南面,便是小沧琅、小飞虹、得真亭等,这些都是在当年文征明设计的建筑上重新修建的。

在倚玉轩的对面,有一个船型建筑,叫做香洲。这个建筑称为石舫,它集台、亭、楼阁于一体。

在拙政园中部的西北面,便是著名的见山楼。这也是当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办公地点。

见山楼二楼的窗户,是用贝壳磨制而成,成为明瓦。

见山楼三面环水,西面与陆地接壤,而进入二楼,只能从西面外面的回廊进入。

见山楼西面回廊有一棵槭树,深秋时节,树叶火红,与建筑的明瓦和绿水相映,分外美丽。

穿过这个圆门便来到了西园,这个圆门叫做“别有洞天”。这座圆门的其厚度,是中国所有园林里最厚的。

从圆门向西望去,是一道长廊。这长廊,让游客有一种蜿蜒曲折之感。

走进西部园林,便看见一个八面型的柱状体立于水中,这叫做经幢。相传园主张履谦的孙女,不慎在此落水夭折,主人便建此经幢为夭折的孙女超度祈福。

沿着长廊向西,是一座彩色玻璃窗的建筑。这就是主人当年的客厅——卅六鸳鸯馆。

这座馆分为南北两厅,北厅背阳,宜于夏秋居住,南厅向阳,宜于冬春居住。

北厅为卅六鸳鸯馆,因主人特别喜欢养鸳鸯,就在门前池塘里养了36只鸳鸯,馆名也因此而来。“卅六鸳鸯馆”五个字是当年的状元洪钧题写的。

馆南厅前有小院,栽植多株名贵山茶花“十八学士”,故称十八曼陀罗花花馆。“十八学士”是茶花中的极品,一株上共开放十八朵花,朵朵形状不同,颜色也不同,红的便全红,紫的便全紫,一起开放,同时凋谢。晚清蒋吟秋有诗赞曰:“梅村诗好久留传,拙政山茶写笔颠,十八曼陀罗尚在,宝珠色相永春妍“。南厅因此叫“十八曼陀罗花馆”。馆内有清未状元陆润庠写的行楷额匾“十八曼陀罗”。

相传园主张履谦特别喜欢听昆曲,就把当时昆曲第一的俞粟庐请到卅六鸳鸯馆来演唱。内部顶棚采用拱形状,可以反射声音,增强音响效果,利于听曲。下面是空的,可以让声音从水面传播。

跨过一座小桥,便到了留听阁。这是园主和客人听曲完毕,在此休憩的地方。阁中有一块紫木雕刻的长屏,十分珍贵。

登上西部园林的制高点浮翠阁,可以俯瞰整个园林。

在西部园林的中间,是与谁同坐轩。从扇形窗户望出去,整个园林如同折扇的扇面打开,长廊回环,如同波浪翻滚。而长廊边的石头,便是浪花。

西部园林的最北边,是倒影楼。到影楼的一层,是园主的书斋。书斋的匾上写着“拜文揖沈之斋”,这表达出园主对文征明和沈周的崇拜和敬仰之情。

宜两亭和倒影楼相对成景。站在宜两亭上,看倒影楼在水中的影子以及走廊在水中的倒影;而站在倒影楼,可以看到宜两亭在水中的倒影。

这就形成了造园手法上的“对景”。

读了此文章,你觉得拙政园可否值得一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