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写文章日入350元需要多久,搞钱干货来了

 逍遥_书斋 2023-10-30 发布于河南

我以前在头条看文章时,就被别人晒的收益所吸引。

当看到有的大佬一天收入大几百甚至上千时,内心激动不已,更想跃跃欲试。

我也很奇怪,自己的心情怎么那么特殊,别人最多是羡慕,而我是激动。

在我还没踏上写作这条路时,就已经开始想象:

如果有一天我也能获得这样的收入,那该有多好!

我可能会兴奋得难以入寝。

毕竟,谁不想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且收益还不错的副业呢?

头条写文章日入350元需要多久,搞钱干货来了

实不相瞒,抱着这样美好的愿望,我终于鼓起勇气,执起笔开始写文章。

真的没有那么复杂,也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斟酌考量,就在某一天突然下定了决心。

因为我在看文章时,都是带着思考在看。

无论是家长里短,还是知识干货,看得入迷的同时,也在想,作者的思路是什么?

语言组织难不难,题材好不好写,标题怎么起?

带着这些疑问,我拜读了多篇文章,后来发现写文章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

我感觉是把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有条有理,逻辑清晰,有明确的观点;

有加以佐证的材料,有分论点,有总结,一篇文章的雏形大体上出来了。

头条写文章日入350元需要多久,搞钱干货来了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上学时,语文课上,老师教怎么写作文,貌似也是这么说的。

只是那时年纪小,领悟不到,才觉得好难。

而现在,理清思路后,我感觉我也可以写。

后来,一个契机就开始了!

不得不承认,执行之后,为了确保日更,每天付出的时间与精力远远超出想象。

好在坚持没多久,就得到了正反馈。

当幻想照进现实,触手可及时,便已化成一股强有力的动力,推着我继续写下去。

头条写文章日入350元需要多久,搞钱干货来了

我之前有分享过,我是从8月13号开始复更账号,写了第一篇文章。

持续更新一个星期后,首次出现了阅读量过万的小爆文,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我的信心。

后面接着日更,两个礼拜后,日收入从几块钱涨到十几块,再到几十块。

第一次超过100元,是在10月8号。

头条写文章日入350元需要多久,搞钱干货来了

此时已写了二十多天,这对我来说,还是挺意外的。

随着收入的提高,动力也日益增强。

更让人惊喜的是,10月16号收益竟然达到了350元,这确实出乎我意料。

因为写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比我想象的顺一些。

头条写文章日入350元需要多久,搞钱干货来了

也许对于很多厉害的人,一个礼拜就能拿到这样的结果。

但对于我来说,已经很好了,比我预期的要快一些。

我本来就没有指望3个月内会有所突破。

现在,已写了两个多月,虽然谈不上多么有经验,但有一些小小的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

头条写文章日入350元需要多久,搞钱干货来了

关于写作:

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反复修饰,就把你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朴实的语言,加上真挚的感情,也许更能打动人心。

如果你想到一句话,不知道用什么词语表达更准确,可以直接搜索,总有你想要的答案。

不必太拘泥于用词,当你觉得哪句话不够顺,可以先作个标记,回过头来再品味,再修改。

更重要的是,整体语句通顺,读起来顺畅,把所思所想阐述清楚。

不要堆砌词语,尽量简练,把重复几遍的用词替换掉,使表达更加生动。

头条写文章日入350元需要多久,搞钱干货来了

关于配图:

有读者留言问我,配图怪好看的,哪里找的图片?

我想说,头条官方的图库太好用了!

我一般排好版,直接在图库里搜索,寻找合适的图片。

头条写文章日入350元需要多久,搞钱干货来了

这里有个小技巧:

如果你的主图选择三张图片展示,那么这三张图最好是一个系列,或者调性一致。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每次找图片,也是耗费了一些时间。

我尽量找同一个模特拍的几组图,实在找不到,再找背景相似,颜色相近的图片。

比如海边背影图,我尽量找背景都是蓝色的人物图,这样看起来比较协调,也更容易引发读者的点击兴趣。

头条写文章日入350元需要多久,搞钱干货来了

关于运营:

新账号或者老号复更,一开始尽量选择日更。

很多研究运营的人都强调过这一点。

我也一直很努力维持日更,鲜少有断更的情况,也就这几天断过几次,隔天就恢复更新了。

这样是为了增加账号的活跃度,从而增加曝光。

持续输出优质内容有助于扩大展现量。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

当你做到了,提升收益指日可待。

头条写文章日入350元需要多久,搞钱干货来了

关于心态:

一开始数据不好,实属正常。

你可能不信,我第一个星期写的文章只有两位数阅读量,说不焦虑那是假的。

不过我之前有过运营经验,所以不至于焦虑到动摇信念的程度。

我很早就知道,自媒体,一旦开始了,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至少,你要熬过前三个月。

想必大家也知道,做自媒体大部分人都要经受不稳定的折磨。

比起计较数据与结果,倒不如着重培养自己持续输出的能力。

当你不再为产出优质内容发愁时,还会为数据而焦虑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