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毛主席思想,我想和你说“三点”。

 扫地僧一一 2023-10-30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兄弟们,《毛选》这套书我猛烈推荐大家读一读。
文章里面有几个非常触动娄斯令的点,今天我想和你聊一聊。
如果你是小白,正徘徊在学毛选的边缘,这篇文章必读!
本内容来自娄斯令个人的学习思考,实践感悟,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干货中的干货,还请你用心体会。
先说第一个。
那就是认知。

一部毛选共159篇文章,深度学习这些文章,你会发现自己的认知是从舒适区到拉伸区到最后的困难区,这样的一个过程。
正如字面意思,舒适区是那些你一读就能懂的文章,比如“老三篇”,困难区是当前能力够不到的高难信息,比如说“两论”,拉伸区是介于两者间的,跳一跳就够得到,但得付出一定努力才能消化的知识。

也就是说,徘徊在舒适区永远不会长进,贸然踏进困难区会因为盲动受挫而放弃,而拉伸区是你最应该去探索和努力的区域,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虽然有点挑战,但能激发好奇心。
在拉伸区稳扎稳打,跑马圈地,你的认知范围就会稳步扩大。

所以,读毛选,留给你的问题就是,清晰、深刻地认识自己,客观评估自己的水平,明确自己的认知水平在哪里,准确的判断自己的水平,然后找到合适的入手点,去深耕。
图片
再说第二个。
毛选里的智慧还告诉你一个道理,就是有效的努力不是把一套书快速的读完,因为基于种种个人因素,特别是小白这个群体,没有基础的,你一个人是很难完整吸收毛主席的完整思维结构的,更别说运用了。

有效的努力是,在阅读毛选文章过程中,每到了触动点都要暂停,认真反思自己,让自己对这个新深知有深刻的印象,让它充分与自己的认知发生连接和化学反应。

这样认真阅读完后,放下书,再回头看大脑中,关于这一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一些什么?
这些留下的,正是这篇文章带给你最深的触动点,也是它让你真正发生改变的抓手。
最后说第三个。

有我微信的兄弟们都知道,我每天在读毛选或者相关的文章时,都会连续发好几条给我印象最深的感触,而写下来,除了与学员们分享这些思维火花,也是为了让我自己印象更深,更能去延续和利用好这些养料
自从娄斯令开始深度系统学习毛选以来,可能我最大的变化就是更加主动地分享和输出了,因为输出可以倒逼输入,再加上毛选这部经典巨著,让我更坚信,输出是最佳的巩固新知的办法。
因为能够输出就意味着首先要深刻理解,不然很难用自己的、简洁的语言去说明白一个新的认知,和感悟,这也是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的试金石。
而通过足够深入的分享和输出,新的认知会在拆解中更清晰、重复中得到强化,最终成为你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毕竟,好的输出,从来都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
我相信,你也和娄斯令是一样想法,之所以愿意花时间、精力,学习毛选,目的都是希望能让自己发生实实在在的改变,而不是自以为学会或者自我感动。
既然,在学习目标这一点上,你我达成了共识,那娄斯令就要给你一些建议,不要再满足于“买过即读过”,不要追求几天读完一本书,一年读了几十、上百本。
如果一年只读了一本书但因为认知深刻,反复钻研咀嚼,自己发生了确实的变化和提升,那么就很值得;
如果只是大范围的书籍的泛读,但转头来,便雁过无痕,那么这些都是浪费时间,是无效的学习。
这也是娄斯令常和学员要求的要“先专后博”,“一经通百经通”
图片
所以,读书,学习,不必追求速度,而是追求深度和伴随阅读的深究发散思考,把新的认知“拼接”在自己已有的认知上,利用认知体系的张力把它稳固下来。
然后就是把它用于实践,想想看,这个新认知能如何运用到自己的真实生活场景中?
因为,实践出真知,只有你运用了,才会让它更好地被你吸收,而反复运用终将使其成为滋养你认知的营养元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