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禁城太和殿匾额为何没写满文?竟是袁世凯搞的鬼

 霸兔斋 2023-10-31 发布于上海

  紫禁城又称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皇宫,不少人为了一窥皇室生活的痕迹而前往故宫参观,不过仔细观察会发现,干清宫、坤宁宫等内廷宫殿的匾额上都是满、汉文并排,但太和殿、午门等外朝建筑却没有满文,根据央视纪录片《故宫100》指出,背后原因竟与「中华帝国元首」袁世凯有关。

  

  太和殿是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中最南面的宫殿,也是紫禁城内规模最大、屋顶最高的殿宇,作为明清两朝北京城内最高的建筑,有着「中华第一殿」的称呼,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大典都会在这里举行,因此太和殿也被视为皇权的象征。

  央视纪录片《故宫100》介绍,200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修缮太和殿时,发现木牌匾额上依稀有满文的痕迹,揭开了背后的故事。1644年满族皇帝成为紫禁城的新主人,面对刚统一的国家,统治者最迫切的希望就是「和」,于是来年三大殿重修完成,被重新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同时紫禁城所有宫殿的匾额也都改为满、汉两种文字并排撰写。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引发民怨,因此他的亲信王景泰建议,将宫门匾额上的满文去除,以表明反清立场,没有要复辟清代,袁世凯听从王景泰的建议,立即下旨执行,但又怕遭到满清遗老、遗少抵制,所以只除掉了外朝匾额上的满文,内廷宫殿的皆还留着,然而反对、谴责袁世凯的呼声并未减小,最终他只称帝83天就梦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