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168”模式

 国术传承摘录馆 2023-10-31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前言

目前,渔业用地越来越紧张,养殖方式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此背景下,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集成和完善了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模式,该模式又被称为“168”模式。

什么是“168”模式?

图片
“168”模式,“1”指的是1000㎡以下的漏斗型池塘(直径20~34m);“6”指的是六大技术模块,包括漏斗形设计、尾水集排、水质调控、穹顶控温、生态循环、智能管理;“8”指的是有八大优点:节水、节地、节能、简单、灵活、高效、安全、质优。
图片

创新点

该模式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七方面。

第一,“抽水马桶”式漏斗形设计,改变了传统土基池塘的形状结构,将传统的池塘改变为圆形漏斗状。

第二,研发的高效集污排污和生态循环关键技术,通过推水机械形成动力涡旋,将鱼粪、残饵带入3m以下池底排污口沉降集中,利用水压差迅速排出,排污率达到80%以上。

 第三,首创全自动粪污分离和收集系统,鱼粪经过发酵可以100%资源化再利用,直径2~3m、高3~4m的多层级出水堰高效竖流沉淀,配套沉淀桶,安装电动阀门自动控制分时段水污分离,鱼粪通过发酵通道处理。

第四,生态微流水养殖技术,突破了池塘养殖高产瓶颈,单位产量是传统池塘6倍以上,效益提高40%以上。

第五,设计建设的穹顶式保温大棚,缩短养殖周期,充分利用太阳能源,冬季保温养殖,延长鱼类生长期2~3个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成功实现全年养殖。

第六,挖掘山地丘陵、荒地荒沟的农业生产潜力,建设漏斗形池塘与农田、果园等农作物有益结合,实现渔业与大农业融合,拓展渔业发展新空间。

第七,制定《漏斗型池塘建设规范》并发布为河南省地方标准,《漏斗形池塘养殖通用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已立项。

图片

综合效益

该模式集成生态集约化养殖技术、集污排污技术、水污分离技术、智能管理技术、尾水循环利用技术和鱼粪资源化再利用技术,实现了绿色健康养殖。

据统计,排污率可达80%以上,比跑道式长方形水槽30%左右的排污率提高2倍多;尾水净化后100%循环使用;减少用药量60%;鱼粪残饵发酵后资源化100%综合利用;原池“吊水”产出“瘦身鱼”也极大提升了鱼的品质和附加值。600㎡漏斗池塘建设成本3~8万元,仅为工厂化车间养殖设施的10%,可当年投资、当年见效。与传统池塘相比节约用水80%、节约土地50%以上;单位产出量提高6倍以上、效益提高40%以上。

图片

应用推广

2020年,该养殖模式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推介发布为《河南省农业主推技术》和《河南省10大农业绿色优质高效技术模式》。2021年,又分别被推介发布为农业农村部和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农业主推技术。

截至2021年底,该养殖模式已在国内17个省(区)进行了推广,累计推广漏斗形池塘5000多个,总面积约500万㎡。生产优质水产品5万吨,新增产值17.5亿元,新增利润6.7亿元。此外,利用该模式还成功解决了河鲈、加州鲈苗种驯化成活率低的难题,为发展河鲈、加州鲈养殖产业提供了苗种供应技术保障。

转载声明

来源:豫见鱼

本期编辑:孙中勇(微信号zhongyshehe,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