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四军中走出来的将帅(247)——林乃清少将|副司令员|团长|少将|纵队

 滴露微尘 2023-10-31 发布于北京
林乃清将军
林乃清将军

林乃清将军,原名林来清。1916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关王庙桐岗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七八岁时就给人家放牛,和哥哥一起上山砍柴,换回一些盐、火柴之类日用品。一家人常年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1929年商南起义后,林乃清到区列宁小学读书。

1930年3月,林乃清在列宁小学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到红三十二师第九十七团团部司号班学习司号。5月,任红一军第二师一0二团连司号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1931年,林乃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秋,随红四方面军西进川陕,参加枣阳、新集、子午镇战斗。1933年,林乃清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任第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五团政治处党团总支认记,为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为红军部队建设做了大量工作。1935年5月,林乃清随部参加长征。途中,任红三十军政治处组织部党务科长、军部骑兵连指导员、骑兵师第一团政委。1936年4月,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时,林乃清奉命率骑兵连先行为全军侦察道路,筹集粮食,袭击敌骑,多次受军部表彰。10月,随部渡过黄河西进。1937年3月部队被打散后,林乃清靠一路讨饭回到延安,入抗大学习。

1944年春,林乃清(右)与杨森奎摄于泗南县陈冲子。
1944年春,林乃清(右)与杨森奎摄于泗南县陈冲子。

1944年春,林乃清(右)率部在淮北泗南县东南地区整训前,与杨森奎摄于陈冲子。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林乃清在抗大任区队长。1938年8月,奉命到河南确山竹沟任新四军第八团留守处特务大队政委;9月任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二大队六中队指导员。1939年1月,第二大队奉命攻打芦家庙,林乃清率第六中队从东西两路杀进敌阵,歼灭伪军500余人,占领芦家庙,粉碎了敌“扫荡”计划。1940年2月,林乃清任支队政治部总支书记,支队特务营政委,八路军第四纵队五旅十四团三营营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林乃清任新四军第四师十一旅作战股股长、特务营教导员。1944年春,任新四军第四师十一旅三十一团团长。8月,第四师主力奉命西进收复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西进途中,林乃清率团主攻萧县、宿县交界处小朱庄国民党顽军涡北第四十纵队王传绶部,他带领营、连干部潜伏到小朱庄鹿寨外,侦察地形,部署兵力,配备炮火,周密制定作战计划。此战,毙敌四十纵队司令王传绶以下300多人,生俘敌副司令、参谋长以下1000多人,为第四师西进打开了大门。

1949年8月1949年8月,林乃清(右)与段六奎于永安留影。
1949年8月1949年8月,林乃清(右)与段六奎于永安留影。

1945年8月中旬,林乃清任新四军第四师十二旅三十五团团长。在执行津浦铁路破击任务时,第十二旅发起宿东时村镇战斗,第三十五团奉命从镇西南实施强攻,歼敌2000多人,生俘伪军司令、伪团长。10月,林乃清任苏中军区二分区兴化独立团团长。率部参加苏中战役、通榆路阻击战役。1947年9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三十二旅九十六团团长、九十五团团长、兴化团团长,坚持华东敌后游击战争,率部参加了李堡战斗、沭河阻击战、淮海战役。1949年2月,林乃清任第三野战军十兵团二十九军八十七师副师长。参加渡江战役,在突破国民党军江防阵地后,林乃清率领一个团抢占江阴北面山头,经激战歼灭守敌一个团。后参加解放上海战役,解放福州战役。福州解放后,林乃清任福建军区永安军分区司令员兼第八十七师师长。

1950年留影。前王义勋;后左起:汪治国、游玉山、林乃清、段六奎
1950年留影。前王义勋;后左起:汪治国、游玉山、林乃清、段六奎

新中国成立后,林乃清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结业后任军事学院战役战术教授会主任教员、基本系副主任、高级系第三期班主任。1957 年7月,任解放军长春第二干部学校副校长。1959年秋,任大西北特种工程兵指挥部副参谋长、特种工程部副部长。1966年1月,任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1978年,任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1980年,任江西省军区顾问(正军职)。

1966年1月,特种工程兵机关干部在洛阳桥留影。二排左七为林乃清。
1966年1月,特种工程兵机关干部在洛阳桥留影。二排左七为林乃清。

1964年,林乃清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3年,林乃清离职休养。

1995年10月31日,林乃清在南京逝世,享年80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