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骑行湘北鄂南-12,澧县博物馆

 史客郎骑行 2023-10-31 发布于湖南

离开杉龙岗,往东北方向骑2.5公里,到古城村的申鸣城旧址。

澧阳平原各个时代的古迹分布很密集,从旧石器、新石器到战国秦汉,遗址与遗址之间都可以走路过去。

这个古城历史久远,同治《直隶澧洲志》记载为楚国申鸣所筑,故称申鸣城。西汉刘向的《说苑》记载,申鸣为全国闻名的孝子,在家奉养他的父亲,楚王请他做宰相,申鸣辞谢。他父亲说能为楚王服务,既造福于国家,又光宗耀祖,大家都开心。于是申鸣就离家做了楚国宰相。

三年后,白公作乱,申鸣率军前往平乱,白公知道申鸣是大孝子,就抓住他父亲作人质,申鸣告诉白公忠孝不能两全,就击鼓进军,杀掉白公,而他父亲也被白公所杀。

楚王赏之金百斤,申鸣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杀也。

2013年中山大学的师生,得到临澧县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引导,找到残存的一段城墙,大约是战国晚期,即屈原那时候的城墙,内城的护城河现在仍然可以见到,城墙均是版筑结构,残存的城墙大约高2-3米,若没人指出来,或许会认为只是一处较高的土坡。

近看之后可以发现城墙的土和一般自然形成的地层不一样,城墙的土是花土,因为从不同的地方取来,将土混杂之后自然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明显的人为痕迹。

村委会广场旁是个十字路口,有几家商店,询问一位大哥,他指向东边,说看不出什么。我问他古城墙是否在那边?他回答说,古城墙还没建好。我们对视了一秒,然后都笑了起来。

文保碑的介绍说,申鸣古城有内、外城,或者说是大、小城,小城堤东西残长约500米,南北残长约400米;外城东西宽4000米,南北长5000米。申鸣城遗址面积较大,保存较好,文化内涵丰富,是澧水流域最大的楚国遗存之一,结合其周边的望夫台楚墓群对应分析,此处应该是东周时期楚国的军事重镇。

4公里x5公里=20平方公里的城,在战国时期是一座超大城,被认为是楚国郢都的纪南城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3.5公里,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楚国在自己的腹地建一座比国都还要大的城,显然不可能。

望夫台在青山崖墓的东侧,距离申鸣古城直线距离约5.8公里,而东北的九里楚墓群相距此处的直线距离也是5.8公里,不知为何只与望夫台楚墓群对应分析?


下面一站是九里楚墓,以前叫九里乡,2015年和官亭乡合并为刻木山乡

澧阳平原的远古遗址大多分布在澧水的两条支流旁边:澹水和涔水。1957年,临澧县在澹水上游建官亭水库,原澹水上游来水,从官亭水库溢洪道泄出南撇洪渠至新安镇汇入澧水,下游则从澧县北三撇彭家峪入涔水,澹水名存实亡。

刻木山乡位于临澧县的东北角,乡政府所在地可能是以前官亭镇,人口挺多。

到九里村之前,路边有一个陈氏祖祠,我探头往里看了一眼,里面一位先生大声招呼让我进去,我赶时间,没有停留,继续赶路。

3点半到九里大街,询问楚墓群在哪个位置,一位大哥挥手向东划了一个圆圈,说这些都是楚墓。从常德博物馆的九里楚墓群平面图来看,九里一号墓和黄家包三号墓确实就在这儿。

九里,可能是九澧的误写,九澧是指澧水的九条支流。

九里楚墓群共发现400多座墓,其中大型楚墓有24座,大型楚墓的规模较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更大,看1980年代发掘时的老照片,墓旁边站的人就像蚂蚁一样小小的。虽然这些墓曾两度被盗,仍出土了300多件楚简、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其中著名的器物有彩绘大漆案、凤虎钟鼓架、龙凤铜鼎等。

现在认为九里楚墓群是常德发现的唯一一处楚国封君级墓群,也是湖南省等级最高、规模最大、分布最密的楚墓群。

从楚墓上方看,附近的情况便一览无遗,可以看到附近有许多在平地上隆起的大型楚墓,就是因为这些楚墓太容易被发现,所以会遭受盗墓贼的破坏。


从九里到澧洲文庙是22公里,文庙5点半下班,我应该在5点前赶到,还有75分钟左右。

路过城头山镇,城头山遗址公园在此,这是明天计划的重点,今天不停留。

过城头山镇区,转到353国道,路况真不错。一路向东,进澧县城区,转澧阳路向南穿过城区,5点前到达澧洲文庙。

澧洲文庙始建于北宋初年,明初迁来现址,现存建筑是道光年间重建(1841~1844年),正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重建没有受到那场战争的影响。

澧洲文庙于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国保清单,感觉现在只要是个文庙,就可能列入国保清单,湖南省有近10座文庙选,其实绝大部分的文庙都是清代建筑,近些年重修,甚至是重建。

由状元桥越泮池,过大成门,到大成殿,全国各地的文庙都大同小异。在大成殿内遇到几位游客,可能是从海外归乡的澧县人,并不是很明白孔子以及儒家的传统,有讲解员在解释;反过来,其中一位老人对澧县的过往比较熟悉,年轻的讲解员也不太清楚。这种事情二三十年前可能有,没想到这个年代还会发生在我的身边。

大成殿后是崇圣祠,现正殿改为澧县博物馆。

博物馆前言部分曰:澧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北连长江,南通潇湘,西扼九澧,东出洞庭,自古就有“九澧门户”之称。全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以鸡公垱、彭头山、八十垱、城头山等遗址为代表的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考古新发现层出不穷,震惊寰宇。以余家牌坊、花瓦寺塔、澧洲文庙、澧洲古城墙为典型的古建筑精美绝伦、艺术盖世。展出的石器、陶器等文物古朴典雅,精彩纷呈。

除了16处国保,澧县还有湖南省保5处、常德市26处。国保比省保还多,国保省保加起来和市保数量差不多,这在别的县市是几乎不可能的。看着16处国保的陈列挤在一个小厅里,令我唏嘘。

九里楚墓群这个项目是澧县与临澧县分享的,位于澧县境内的是孙家山和邓家湾墓群。

这两个邻县比较起来,澧县对古遗址的保护要认真得多,在学术界的声誉很好,我今天有深切的体会。当然保护越多,投入也多,不知道这样的高投入能否带来高回报。一般来说文化建设是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整个县上上下下的共识和支持。我在想,能否走出去?与沿海发达地区共同推广、开发这些古文化的遗存和内涵,或许是一个思路。比如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就长期在上海地区布展。

匆匆游览了文庙主建筑和澧县博物馆,回到大成门前面的院子中。

还有几分钟参观澧州政治讲习所的展览,1924年底,贺龙率滇川黔建国军先遣部队进驻常德,不久进入澧县,司令部设在澧州文庙内,后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在周逸群的协助下,创办澧州政治讲习所。我以前以为在湘鄂西苏区掌握生杀大权的夏曦是空降过去的,事实上他是贺龙部队的老人,澧州政治讲习所刚成立,他就是协助所长周逸群处理事务的政治教官,后随贺龙、周逸群参加了南昌起义。

澧州古城墙也是2013年公布的国保单位,为明清遗存,现东、南城墙保持较好,尚存2000米长,看着是新修过的。

沿解放路向北2公里,入住城市快捷酒店桃花滩店,在澧县党校边上,比较清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