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862天。 患者,女,63岁 。
舌质淡,中有裂纹,苔白腻,脉沉细。
中药4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咳嗽时左侧胸腹部疼痛,手脚凉,无咳嗽时小便失禁,无口干口苦。 大便每日一次,小便正常,纳可,睡眠可。 舌淡润,中有裂纹,苔白腻,脉沉细,关脉弦细。
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虽有大便2-3天一次,偏干但患者脉沉细,因辨证为太阴便秘。 少阳,少阴,厥阴也不典型,故辨证为太阴病,水饮上逆而咳嗽。 这里患者还出现了咽痒咳嗽的症状,应当注意此为表解不尽,邪气蕴结于咽喉,当用喉科六味汤疏风祛痰,散结利咽。 同时患者有咳嗽咳痰,苔中腻等痰湿之证,当用半夏温化痰湿,又有便秘、舌中有裂纹等温燥症状。 当在使用半夏时与大剂麦门冬配伍,取麦门冬汤之含义,减其燥性而保存其降逆之性,且能开胃行津以润肺,又使麦门冬滋而不腻,相反相成,体现燥湿相济之意。
方中细辛、干姜温中逐饮,五味子性酸温,益气止咳,并敛细辛、干姜之辛散,这三味常在一起配伍治寒饮咳逆。 茯苓、甘草益气化痰祛饮,故五味配合,共同治疗属太阴里寒的痰饮咳而胸满者。
《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所谓“炙脔”,是中医常用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古人称之为“梅核气”,女性尤其多见。 半夏厚朴汤源自《金匮要略》,是主治咽喉部有异物感的专方。 按语:此文为曾春在跟诊的时候,今天写的总结,有了长足进步,有自己的思考。 林佳明,来自钦州,默默的努力及传讲中医,传承经方。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8期全国基层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2022年7月,与利城老师出版了《林佳明经方实践录》。 算是对自己学习经方6年的一个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