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曾写下一首诗,每句都是千古绝唱,千百年来无人超越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3-11-01 发布于北京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得意之人眼中是“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的盎然景象,而失意的人则在萧瑟的秋天里找到了慰藉心灵的空间。

登高望远、登高抒怀,是中国古代文人潜意识中的优良传统,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象之一。

在登高与悲秋的双重意象下产生的行为交汇与思维碰撞,往往也会成为诗人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之一,在诗词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了许多惊艳了时光、感动了读者的登高与悲秋的优秀诗篇。

其中,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登高》,将登高与悲秋的双重意象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千百年来无人超越,被后世奉为经典中的经典:明代学者胡应麟力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清代杨伦称赞此诗“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古今七言律第一——杜甫《登高》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宗大历二年重阳节寓居夔州时,在重阳节这天登上高山时写的一首诗。

全诗通过诗人登高远眺所见的秋江景色,将自己的身世之感、忧国之念以及沉重的悲秋之情与萧瑟秋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倾诉了诗人漂泊不定、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这使得全诗处处展现出一种沉痛而质朴的忧郁之美,全诗慷慨激昂,动人心弦。

杜甫《登高》原诗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从大处落笔,不作局部刻画,使得画面景象宏大,气象开阔,诗意也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草木零落的景象和长江汹涌澎湃的景象,也无形中传达出时光流逝,诗人壮志难酬的伤感。

颈联既点明自然的季节,又点明生命的时序。而且还点明了抒情的方式是登高遣怀。因为诗人在现实的世界中感受不到温暖,人生多半是离家万里、客居他乡,飘零寓居,更何况现在是年已过百,疾病缠身,乡愁愈加袭人。

秋的萧瑟与悲凉在诗人目力所及的范围,甚至在诗人遥想的空间,都透着彻骨的悲凉。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人生际遇融进伤感的诗歌中,所以在前两联所描绘的壮阔秋景是诗人心中深沉的悲凉的外化。

自然界的秋天寓意着人生的秋天,秋意味着时间将尽、生命变衰,秋作为一种文化原型和生命符号几乎成为生命落幕的隐喻,这种隐喻与人世的沧海桑田 、历史的兴衰变迁融合在一起。

虽然悲秋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但秋天不一定非要用悲伤来形容,然而在诗人杜甫眼中,他满眼都是苍茫寥廓的秋景,这让诗人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诗句中,使人深切地感到了诗人那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杜甫的羁旅之愁与孤独之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义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孤独的诗人在重阳节登台原本是为了排解佳节思亲思乡的苦痛,但是登高望远所见之景没有能够宽慰诗人那颗苦痛的心灵;相反,这悲凉萧瑟的秋景和声声的猿鸣将诗人的愁推到了极致,正所谓这万古愁尽在不言之中。

此联是诗人一生坎坷命运、颠沛流离生活的集中写照。杜甫从空间、时间两处着笔,把飘零寓居的羁旅愁思和暮年多病又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雄浑阔远的对句之中,可谓情景交融。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老态尽显。诗人一生的困顿潦倒都浓缩在“艰、难、苦、恨”四字中,这四字顿挫起伏,诗人郁闷的心情,一字一顿地吐出,其苦之状难以形容。

诗人一人登台,独自饮浊酒,并无亲朋好友相伴,此情此景下,诗人慢慢举起解愁的酒杯,身体的不适、心情的苦闷、处境的艰难,使得昔日可以借酒消愁的杜甫都难以下咽,一个“新”字突出了此次诗人登台的苦痛。

《登高》一诗围绕欲回家乡而不得的悲哀来写,意象鲜明,构思精巧,情感深沉,既体现了唐诗的气象,也创造性地将抒写客愁发挥到极致,是杜甫诗歌艺术性高度的标志。

杜甫的《登高》一诗,诗意萧瑟荒凉,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诗人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萧瑟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读来让人格外动容。

全诗以壮阔凄清的秋景开始,最后归结到人生暮年的诗人形象上,秋景的凄清与人生的悲凉相互呼应,诗人的形象越发显得衰弱渺小、无依无助,不用“悲”难言其苦状。

杜甫的《登高》不仅仅是诗人的感伤与抒怀,更是诗人年老体衰,孤苦无依时,他一生的执念与他终生为之追求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破灭时的心声。

写这首诗时,体弱多病、风浊残年、形格势禁的诗人杜甫已无力为理想疾呼,只剩在生存边缘挣扎的悲怆。写完这首诗的3年后,一代诗人杜甫带着无尽的遗憾,在“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的无尽凄凉中与世长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