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物种故事|松茸:“菌中之王”

 老沈阅览 2023-11-01 发布于广东

生长于松林下的松茸

说到野生食用菌,不得不提的就是被誉为“菌中之王”的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

松茸隶属蘑菇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口蘑属(Tricholoma),因其特殊的“风味”而让食客“流连忘返”。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香格里拉,为松茸的主产区。由于“掠夺式采摘”,松茸的产量和质量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近年来,松茸先后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松茸”一词来源于中国,意为生长于松林下、菌蕾如鹿茸的菌子。在我国,松茸主要生长于西南地区远离人烟的原始松林下,但偶尔也能在壳斗科林下采集到。此外,在我国东北和华东地区的原始松林下也能觅得此种珍稀的“美味山珍”。

松茸年幼时形似鹿茸,呈红褐色至褐色,这个阶段的松茸被认为品质较好,因此价格也较高。随着松茸的生长,其个体变得肥厚,菌盖逐渐“打开”,菌柄慢慢拉伸且顶端被有“裙子”,全身被有纤维状鳞片,但开伞后的松茸品质和价格却不及菌蕾阶段。从显微结构上来看,其担孢子呈椭圆形。亚子实层无锁状联合。菌盖表皮主要由平伏的菌丝组成,且其上间隔分布有不规则至近直立排列的菌丝,这些菌丝便形成了菌盖表面的肉眼可见的纤维状鳞片。

松茸的显微特征:a担孢子;b子实层和亚子实层;c褶缘细胞;d菌盖表皮。比例尺:a至c=10微米,d=20微米。崔杨洋 绘

目前,我国共分布有“松茸家族”的6名成员。除了大名鼎鼎的松茸外,市场上还常有“假松茸”(Tricholoma bakamatsutake)和“黄褐口蘑”(Tricholoma fulvocastaneum)出售。与松茸相比,“假松茸”和“黄褐口蘑”主要生长于壳斗科植物组成的阔叶林中地上。“假松茸”的担孢子近球形至宽椭圆形,“黄褐口蘑”无明显的褶缘囊状体。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