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标准,析不同,通过细节比对看 GJB5000 评价之变——质量保证

 东北十三少 2023-11-01 发布于四川

质量保证实践域

  1. 实践域目的

GJB5000A: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的目的是使员工和管理者对过程和相关的工作产品能有客观深入的了解。

GJB5000B:评价并改进已执行的过程和所产生的工作产品的质量,确保其满足已制定的过程说明和适用的标准。

  1. 实践

GJB5000A:

专用实践 1.1 客观地评价过程
专用实践 1.2 客观地评价工作产品和服务
专用实践 2.1 交流并确保解决不符合项
专用实践 2.2 建立记录

GJB5000B:

QA 2.1 制定并维护质量保证计划
QA 2.2 客观评价已实施的过程和相关工作产品
QA 2.3 沟通并确保解决不符合项
QA 2.4 管理质量保证活动记录

  1. 差异分析

  • GJB5000B将GJB5000A中的共用实践“策划质量保证过程”作为QA实践域的第一个实践,并且强调策划的内容包括项目遵循的标准、过程和工作产品审核计划;

  • GJB5000B将GJB5000A中的“客观地评价过程”和“客观地评价工作产品和服务”两个实践合并为“客观评价已实施的过程和相关工作产品”一个实践;

  • GJB5000B中描述的“客观评价准则”与GJB5000A相比,缺少了“谁必须参与评价”;

  • GJB5000B强调了使用“检查单”开展客观评价;

  • GJB5000B没有提及GJB5000A中所说的对工作产品可进行“增量”评价;

  • GJB5000B要求对发现的不符合项应与相关方进行沟通;

  • GJB5000B强调当不符合项是由外部供方引起时应要求外部供方解决;

  • GJB5000B不对质量趋势提出要求;

  • GJB5000B明确要求将质量保证记录提供给利益相关方;

  • GJB5000B明确要求通过对不符合项的分级、分类分析评估项目的运行状态和质量。

  1. 对评价影响

  • GJB5000B评价中,质量保证计划的重要性提高,质量保证计划的问题不再只是对评价结果影响不大的共用实践的问题,而是单独的一个实践的问题;

  • GJB5000B评价关注客观评价准则是否描述清楚;

  • GJB5000B评价关注是否使用了合适的检查单进行客观评价;

  • GJB5000B评价关注质量结果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

  • GJB5000B要求对项目的运行状态和质量进行评估。

这正是:

质量保证很重要,客观评价不可少
质量结果需沟通,质量评估必须有

作者简介:王小双,长期从事GJB5000推广、实施、评价、改进的工作,创建《软件工程之思》微信公众号,一直在《软件工程之思》分享GJB5000、CMMI、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感悟。现致力于GJB5000培训、内外部评价以及软件过程改进、软件工程能力提升的研究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