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则》生活和工作,终身受用的六个智慧锦囊!

 远见好读 2023-11-01 发布于新疆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本很多读者向我大力推荐的好书《原则:生活和工作》。就连比尔.盖兹都称赞这本书,他说这本书的作者曾经给他非常宝贵的指导和忠告,而这些智慧我们在书中都能够找到。

这本书在说什么?

《原则》的作者是瑞.达利欧,他是全球最大的避险基金公司「桥水基金」的创办人,他以独特的管理原则和人生哲学闻名,是当代最受尊敬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个人的特质,而是因为他懂得从失败中反省,进一步淬炼出做人、做事的原则。无论是个人或公司,都可以参考这些原则来实现目标。

这本书就是他多年来的人生智慧总结。书中分成了三个主要的部分。第一部分是他自己的「自传」,描述他如何从无到有打造了桥水基金。第二个部分聚焦于他的「生活原则」,提供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觉得整本书最精彩的部分。第三部分是他的「工作原则」,他分享如何将生活原则,应用到公司和组织的管理和营运,这部分可以当成是原则应用于真实世界的展示。

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学到三件事情。(1)作者的创业故事提供给创业者和企业家宝贵的启示。(2)通过这本书汲取他的人生智慧和原则,用来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3)对于管理者来说,书中的工作原则提供了许多实用的管理策略和领导技巧。

如果你还没看过这本书,我想给你一个提醒。它的纸本书版本将近六百页,是一本非常厚的书,不要想着一口气读完整本书,而是试着「分段吸收」。像我是把每一个小章节看成是独立的「智慧锦囊」,有些内容对我很有帮助,我读完这个章节之后就停下来,把重点记录成一张「卡片笔记」。而有些内容对我没什么帮助,是我已经听过或知道的旧观念,就快速跳过。

以下跟大家分享我通过笔记分段吸收之后,精选出来的六个智慧锦囊。

1.成功的满足感是来自于曾经努力过

成功的满足感并不是来自于实现你的目标,而是来自于曾经努力过。

我们总认为「达成目标」就能带来长久的快乐,无论是赚大钱、赢得奖项,或者其他形式的「成功」。但是实际上,长久的满足感是来自于努力的过程。

想想看,许多早早达成目标的人,比如演艺圈的童星、彩票奖的得主,或年轻的时候就大获成功的运动选手,往往因为缺乏新的目标而变得闷闷不乐。反之,那些持续努力和追求更高目标的人,即使在低潮时,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心态。

达利欧在书中是这么说的:「成功的满足感并不是来自于实现你的目标,而是来自于曾经努力过。」这让我回想起,我虽然达成了从原有公司离职投入自媒体的目标,可是这个「结果」并没有带给我长久的满足感。真正的满足感,是来自于一些非常不起眼的小事情。

当时因为通勤的关系,我每个礼拜清晨六点半,都会从家开车前往公司上班。而为了把握任何一丝丝可以利用的时间,如果我提前20 分钟抵达公司,我会先停在公司附近的停车场,坐在驾驶座上打开电脑,撰写贴文(因为公司里面不能用自己的电脑)。我发现,我满足的不是成功离职转换跑道,而是欣赏和肯定那个明明知道缺乏时间、却仍然在狭小空间把握每一分一秒的自己的模样。满足感是来自于追寻目标的「驱动力」和「执行力」一起发挥到最大值的时刻。

也就是说,重点在于我们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在逆境中找到力量,如何欣赏那个不断努力的自己。这不只可以让我们在好的时候「更好」,也可以让我们在困境中「更坚强」。

2.用极度开放的心态看待选择

在一场深思熟虑的分歧当中,你的目标不是说服对方你是对的,而是找出哪个观点是真实的,然后决定该如何应对。

书中提到「极度开放心态」的重要性。达利欧认为,人们经常由于自己的「自负」或「恐惧」而拒绝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做反而限制了他们获得更多知识和更全面的视野。他指出,透过极度开放的心态,我们能够更容易地放下自我中心的观点,以接受、考虑,甚至采纳他人的想法。

开放心态意味着寻求真理,而不是专注于自己是对还是错。这需要一个人主动去挑战自己的信念和假设,并且愿意听取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声音。他鼓励人们进行富有建设性的对话和辩论,以达到更好的结果,而不是陷入情绪化和没有建设性的争吵当中。

这让我想起《逆向思维》的作者少卿提醒我们要拥有「一颗开放的心胸」:选择朋友的时候,根据他们的行为是否「正派得体」,而不是他们的信念是否跟你一样。阅读书本的时候,寻找有可能带来「思考冲击」的著作,而不是强化既有观念的书籍。听取意见的时候,留意那些让你「陷入沉思」的观点,而不是那些让你感觉良好的想法。开放的心胸视「不同」为学习,而不是对自尊的打击。

我们之所以要拥有「极度开放心态」,是出于一种真正的担心,担心我们没有好好地看待自己的选择。这种心态让我们能有效地考虑不同的观点和可能性,而不会被自己的自负或盲点所影响。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放下「一定要是对的」的坚持,而是追求「了解真相」的喜悦。

记得,我们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不只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最好答案。

3.痛苦必须加上反思才会等于进步

如果你能对自己的问题深入反思,它们总是会变得更小或消失,因为你总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我们都知道,「痛苦」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肉体上的痛苦。然而,痛苦本身不是坏事,只有当我们试图逃避或抵制痛苦的时候才会变成坏事。达利欧在书中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公式:痛苦+ 反思= 进步。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痛苦的经历可以是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只要我们愿意认真地反思和分析。反思的过程不仅能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还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和我们的限制。而我认为,一个人要能够做到「反思」的前提是先有「纪录」的习惯。

我很喜欢一个围棋界的特有术语叫做「覆盘」,意思是两位棋手对弈结束之后,双方或是其他棋手再将对弈的过程,按照落子顺序重新下一遍,研究这次下棋的内容并且精进棋艺的方式。所以围棋会有所谓的「棋谱」,用来把对弈过程和顺序记录下来。因此,覆盘的前提是先有记录的习惯。

对我们个人来说也是一样,想要反省经验就必须先有经验可以反省,因为「真正做过什么」跟「记得自己做过什么」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没有做记录,单纯依靠脑袋的记忆是非常不靠谱的。通过笔记写下纪录,才有办法反省当时最真实的那些关键细节。写笔记能带来具体的好处:

  1. 把曾经写过的日记,拿出来检讨自己能改善的地方。

  2. 看过去执行过的任务,检讨有失误的地方避免再犯。

  3. 检查上周的进度纪录,反省优先顺序安排是否适当。

总结来说,面对痛苦,必须通过纪录和反思,才能获得更好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进步带来的愉悦感远远超过短暂的痛苦。学习从困难和挑战中吸取经验,然后承担起对自己生活可控因素的责任,这样不仅会让你重新走上成功和幸福的道路,而且会让你成为一个更加成熟和周全的人。

4.重点不是知道的有多少,而是如何处理不知道的事

归纳我一生的成功,其实关键不是我知道的有多少,而是我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不知道的事。」

成功不是一条单行路,而是有多种可能性和选择。达利欧指出,有两条成功的道路让我们选择:(1)自己拥有处理问题所需要的能力或资源,(2)从别人身上取得。如果选第二条路,你必须谦虚。谦虚与自己拥有优势同样重要,前者甚至比后者重要。两者兼具最好。

「全才」这种概念实际上是一种幻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可能需要不同的专长和思维模式。这就是为什么谦虚求助如此重要:它不仅能帮我们填补自己的不足,而且还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资源和视角。

就如同书中传达的观念:重要的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你如何处理自己不知道的事。这个观念深刻地反映了成功的真谛。这种承认自己不知道的谦虚并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智慧,懂得如何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包括人脉、知识和技能,来达到自己目标的能力。如此一来,我们不仅能达成自己的目标,也会在过程中学到更多、成长更快。

5.先支付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他人

在实现目标或取悦他人之间做出选择时,每次都选择实现自己的目标。」

达利欧曾经跟很多名人深度对谈,他会请他们花一个小时进行「个人性格评估」的测验,希望从中发掘他们的价值观、能力和方法。他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看似为了大众贡献毕生专长的人,他们在「关心别人」的分数很低。

书中指出,以穆罕默德.尤努斯为例,他是一位伟大的慈善家,一生致力于帮助他人。他因为开创了小额信贷和小额融资的理念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是他在「关心别人」这个项目测试的分数很低。比尔.盖兹也是一样,即使他已经将大部分财富和精力都投入拯救生命和改善生活,也没有在「关心别人」的测验中拿到高分。很显然地,他们对其他人非常关心,但个性测试时该项评分却不高,到底是什么原因?

达利欧指出,当他们在「实现目标」或「取悦他人」之间做出选择时,他们每次都会选择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原因所在。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关心他人,而是他们明白,只有先满足自己、达成自己的目标,才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人。

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先支付自己」的策略。这不只是财务上的自我投资,更是时间和精力的分配。只有当我们先投资于自己,才会增加能为他人做出更大贡献的可能性。真正的关心和帮助他人并不是牺牲自己,而是一种「先自强,再助人」的智慧。当我们先支付自己,而不是先满足他人,往往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服务他人。

这样的策略不仅能让我们达成个人目标,还能在此过程中,有效地满足和帮助更多的人。

6.不要担心丢脸,而是担心不能达成目标

不要担心丢脸;要担心不能达成目标。通常人们会试图证明他们很有办法,即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在追求目标或梦想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过于注重外界的评价,这样反而会阻碍成长和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很多人误以为成功的人是「全知全能」、没有任何弱点的。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和盲点,重要的是愿意面对这些不完美,并积极寻求改进。

具体来说,我们应专注于「达成目标」,而不是避免「丢脸」。就像达利欧在书中说的:「不要担心丢脸;要担心不能达成目标。」丢脸只是「短暂」的,但是没办法达成目标可能会带来「长期」的遗憾。当我们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就开启了学习和改进的大门,这正是成功的起点。

我认为,这也是我从达利欧身上看到最棒的特质:谦逊。这种谦逊并不是自卑或缺乏自信,而是一种即使知道自己有缺点,却仍然具备的安全感。这种谦逊是对自己抱持信心,相信自己会持续成长的一种态度。只有当我们有足够的「安全感」,才会愿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着寻求成长和提升的机会。换句话说,谦逊是先有安全感,才谈成长。当我们愿意先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不断学习和改进,那么不论是哪一方面,我们都会有更大的机会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总结来说,不要因为害怕丢脸或批评而停滞不前。相反地,应该拥抱自己的不完美,持续学习和改进,这样才能更接近成功。成功不只是达成目标而已,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的成长和自我提升。

愿意接纳外部回馈

我认为《原则》这本书传达的核心讯息是: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成功(无论在生活或工作上),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弱点,并且设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由于很多人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缺点,这样反而会妨碍到做出优质决策的过程。

当我们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保持开放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考虑各种可能性,还会鼓励对方更愿意分享他们的看法,避免因自我意识或认知盲点而错过良机。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很客观,还是必须承认自己不太可能每次都想得到最好的答案。即使我们真的想到了,在别人测试我们之前,也无法有十足信心。

更重要的是,不要把「成功」当成是一个人的单机游戏,而是愿意向外寻求协助,无论在是思想观念上的协助,或者是实际行动上的协助。外部回馈是改造人生的关键。当我们懂得让合作伙伴在他们最擅长、而我们却最需要的领域里面发挥,这样的合作会为我们创造更多的财富和成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