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味中药,堪称四时神药,能把一身的湿气全都带走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3-11-01 发布于北京

现如今湿气重的人是越来越多。

可能你还没有意识到,或许,自己离湿气的距离已经不那么遥远了。

有些人头面部容易出油,早上出门的时候还是光鲜亮丽的,可还没到中午的时候,脸上就开始出油,头发也是油油的。

一日之计在于晨,可有的人一天到晚都是无精打采的,明明什么都还没干,就有说不出的疲惫感,即便是到了饭点,也丝毫没有食欲。

还有的人,一到梅雨季节,关节就开始酸痛。

而导致这些的罪魁祸首大都是湿气。

而若是论及祛湿,有一味药材的功效是出类拔萃的,它就是茯苓。

要知道,在古时候,想要采摘茯苓没有一点经验,光靠蛮劲,你可能一整天都是一无所获。

想要采摘茯苓,你得先寻觅到松树,茯苓是抱着松树根而生长的,《淮南子》里有过记载,“千年之松,下有茯苓。 ”所以,茯苓在古时候就有着“四时神药”的美称。

此外,茯苓可以吸纳松树根下的水分,所以,但凡是茯苓的栖息之所,土壤一般都是比较干的。因此,这个时候,你只需要去寻觅松树底下,土壤较为干旱的地方,往往就可以看到茯苓的影子了。

而茯苓跑到我们的体内,依然可以把体内的湿气全部吸纳过来,通过通利小便的形式将之排出体内。

须知,湿气本质为水,是津液代谢失败的产物。湿性黏腻,上泛于头目,则见头面部油腻,头发发油,好多人也因此斑秃、脱发。已故的名老中医岳美中就曾用单味茯苓来治疗脱发。

若是湿气聚积在脾胃,阻滞脾胃的健运,人自然是没有精神的,加之脾胃健运失司,食欲又怎么会好?

若是湿气走窜于筋骨,阻滞了气血的畅行,气滞血瘀,这也是不少风湿性关节人群梅雨季腰膝酸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了。

在古时候,有很多祛湿的方子都会用到茯苓,可以说,茯苓是当之无愧的祛湿的典型代表了。

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他的《金匮要略》中就记载了一张祛湿方——外台茯苓饮。

外台茯苓饮:茯苓、人参、白术、陈皮、枳实、生姜。

即是祛湿的方子,茯苓首当其冲。

我们前文就讲了,湿性黏腻,加之其本质为水,所以,可以说,湿气是不会流淌的水,并不能参与到我们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之中,所以,湿气并不能为人体所用。

茯苓,可以把一身的湿气全都吸纳过来,将其向下引入膀胱,随着尿液而排出我们的体内,给邪以出路。

茯苓在这里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健脾。

《黄帝内经》中就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说的是身体内的湿气重,多半和脾虚息息相关。

茯苓有健运脾胃的功效,让脾胃转运起来,痰湿的症状自然得以改善。而美中不足的是,茯苓健脾的作用较为有限。因此,仲景先师又加用了人参和白术。

人参主入脾、肺经,功善大补脾肺之气,脾经中的气机充足了,脾脏自然是有力道健运水谷精微而不化生痰湿。

至于白术,乃脾经之专药,其性温燥,最是和脾同气相求。

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润,而白术温燥的特性恰恰可以把脾中的湿气一扫而空。加之白术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香能醒脾,这就好比我们闻到了食物的香味就容易胃口大开一样。脾脏健运有序,才不容易滋生出湿气啊!

我们前文也讲到了,湿性黏腻,而黏腻的东西流动性往往也是极差的,陈皮、枳实作为常见的气药放在这里无疑是给整个方子提供了绝佳的流动性。

相较而言,枳实梳理气机的能力较陈皮更胜一筹,它可以直接把郁滞的气机破散开来,直接往下走,让身体内的气机重新活络起来。

最后用了一味生姜,生姜味辛而温。

中医讲,辛能行能散。所以,生姜的作用也是偏于走窜的,加之它又有温阳的作用,阳气本就主推动,所以,生姜放在这里主要是给身体提供阳气,让气血流淌起来。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整个方子不仅是在祛湿,同时还在健脾温阳理气,只有体内的气机被盘活,湿气才不至于周而复始的叨扰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可以说,这也是中医的奇妙之处,一张方子里,看似不相关的药材,却是意想不到的治本良药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