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发现数百个涉外非法气象站,遍及20多省!这些气象站在做什么

 科普大世界 2023-11-01 发布于河北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对大气状况的了解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是很重要的,所以各地都有很多气象观测站,这些观测站基本都是国家和地方设立的站点,目的是方便我国气象部门全面和细致的了解各地的气象状况,统一做出天气预报和气候评估等。

然而据《南方都市报》10月31日报道,我国安全部门会同气象、保密等部门今年在全国范围内依法开展了涉外气象探测的专项治理,调查了十余家境外气象设备代理商,检查到涉外气象站点3000余个,发现了数百个非法涉外气象探测站点,而且都可以实时向境外传输气象数据,这些“间谍式”的非法涉外站点遍及全国20多个省份,已经实质性地对我国家安全造成了风险隐患。

看到这一事件,可能很多朋友都想起了今年7月份曝出的武汉市地震监测中心被境外黑客攻击并植入木马窃听的事件。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在今年7月26日发表声明称,经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监测发现,其下属单位武汉市地震监测中心遭受了境外有某国背景的黑客组织的网络攻击,发现了源于境外的木马程序,该程序能非法控制并窃取地震速报前端台站采集的地震烈度数据。

之所以要窃听地震数据,是因为可以通过地震波观察武汉市及其附近的地质状况,找到地下空腔以及建筑物等,了解到某些人防工程的位置,这当然可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实际上在今年4月份,辽宁省大连市还发生了一起境外私设海洋水文监测设备,有人向当地一名海参养殖户免费安装了一套所谓的“水质监测设备”,经查是一套联网境外的海洋水文监测设备,能观测和采集附近海域的海水数据甚至海面潮汐变化,同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境外。

窃听地震波和海洋水文数据之外,连气象状况也不放过了,也真是让人惊讶了!那么监视我国的气象状况又有什么用途呢?其实气象数据是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所需的基础数据,常见的种类有日常气象观测数据、卫星监测数据、气象雷达资料等,都是信息安全和资源安全的构成元素,其与军事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气候变化、公共利益直接相关。

报道称这些非法涉外气象探测站点有的受境外直接资助,有的观测点设立在军事单位、军工企业等敏感场所周边,还可以进行海拔核准和GPS定位;有的则布设在主要粮食产区中,可以间接分析我农作物生长和粮食产量。

这其中有的气象站点甚至可以长时间、高频次、多点位地实时向国外官方气象机构传输监测数据,直接服务于境外国土安全和气象监测。

未经一国允许而入境采集其气象数据当然是非法的,去年我国一个气象探测气球失控后飘入北美某国,该国应动用F16战斗机发射响尾蛇导弹将其击落,可见其防范气象数据被采集之心有多重。

然而如今发现境外某些国家在我国设置了数百个非法气象观测站,又该怎么说呢?

消息来源:《南方都市报》10月31日报道《多地发现数百个非法涉外气象探测站点!部分受境外资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