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战全史(4):统一德国的序幕 ——普丹战争

 weipina 2023-11-01 发布于广西

统一德国的序幕

——普丹战争

figure_0019_0005
绘画作品中的普丹战争场景

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第一场王朝战争是1864年与丹麦的战争。1848年,丹麦与普鲁士曾因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这两个公国问题发生了冲突,为了解决丹麦与德国在两公国问题上的矛盾,欧洲列强于1852年签订了伦敦议定书,规定这两个公国在丹麦国王的个人领导下与丹麦联合——当时的丹麦国王是这两个公国的国王。丹麦的老国王去世后,德意志人认为,这两个公国中德意志居民占大多数的荷尔斯泰因应该归属德意志。面对德意志统一派咄咄逼人的宣传攻势,1863年11月13日,一个“黑色星期五”的晚上,由年轻的丹麦国王领导下的丹麦议会做出了一个重大决议,取消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传统特权,强行将两个公国并入丹麦。此事引起了两地德裔人士的愤怒,俾斯麦在德意志邦联提出动议,最后达成决议,德意志邦联派出军队占领荷尔斯泰因公国。1863年圣诞节时,普鲁士军队占领了荷尔斯泰因,1864年1月,局势持续紧张,但没有发生战斗,丹麦军掌握艾达河北岸,德军则在南岸。

两公国争端的出现,成为俾斯麦检验其“铁血政策”的良机。他的目的是利用有利时机吞并这两个公国,作为统一德国的序幕。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俾斯麦推行自己的政策:俄国由于普鲁士支持其镇压1863年波兰起义而心存感激,表示“绝不出兵打普鲁士”;法国则正兵陷墨西哥,自顾不暇;英国虽然威胁要干涉,但没有大陆盟国的配合,难有作为。俾斯麦利用欧洲各列强之间的矛盾,稳住了英、法、俄等国。为了避免成为众矢之的,俾斯麦联合奥地利共同出兵,并许诺奥地利可以获得两个公国中的一个——荷尔斯泰因。在俾斯麦的精心策划下,普鲁士与奥地利这两个德意志最重要的邦国站出来为荷尔斯泰因的德意志同胞“讨说法”来了。1月16日,俾斯麦向丹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它在48小时之内废除合并两个公国的决议。但这在政治上是不可能的,尤其因为限时太短,丹麦政府拒绝接受。两天后,普鲁士和奥地利军队渡过艾达河,到达石勒苏益格,战争已无法避免。从表面上看,普、奥联手对付一个小小的丹麦,可谓胜券在握,可是当时的丹麦手中握有强大的海军,陆军虽弱,但在本土作战,亦占有有利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丹麦与英、俄这两大强国的关系不错,故而这场战争的最大未知数就是英、俄的干涉。俾斯麦的解决办法是将战火严格限制在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境内,同时争取速战速决。

figure_0020_0006
“铁血宰相”俾斯麦

1864年1月普丹战争爆发后,普奥联军几乎未遇太大的抵抗就占领了石勒苏益格,迅速击败了丹麦军队。奥普两国原先没有计划入侵丹麦,但在2月18日,一些普鲁士轻骑兵受到一场骑兵遭遇战刺激,横越边界并占领科灵。俾斯麦决定利用这一情况扭转局势,他向奥地利力陈采取强硬政策的需要,以期彻底解决公国以至德意志邦联的问题。丹麦以4万士兵对奥普6万联军,结果战败。丹麦政府在求援无望之下,被迫签订《维也纳和约》,丹麦国王放弃对公国的所有权利,将之让与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8月,普奥签订加斯坦因专约协议,石勒苏益格割让给普鲁士,荷尔斯泰因割让给奥地利,荷尔斯泰因首府基尔港由普鲁士托管。其实只要看一下欧洲地图就会发现,普鲁士正处于荷尔斯泰因与奥地利之间,奥地利得到的是一块“飞地”。奥地利要进入荷尔斯泰因,必须要经过普鲁士。其实通过停战协议,俾斯麦已为普奥战争埋下了伏笔。在这次战争中,普鲁士首次动用整顿过的军队,并充分显示了实力。不过,奥地利忽略了普军的力量,这使它在18个月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奥普两国对于公国的管理和未来地位,不久后就起了龃龉,俾斯麦就以此为由,在两年后策划了普奥战争。奥地利在克尼格雷茨战役失败后,德意志邦联被解散。奥地利撤出荷尔斯泰因,结果普鲁士兼并了荷尔斯泰因和石勒苏益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