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遍中国】老K:襄汾嬉湖观古

 新用户89134deQ 2023-11-01 发布于湖南

乡土是我们的根,乡村是我们的梦,乡情是我们的魂,《乡土文学》是你我心灵栖息精神家园。

襄汾嬉湖观古

文/老K

一直以来,我就喜欢湖水,而且是根深蒂固的喜欢。也许是少年时代受《红湖赤卫队》的主题曲所感染,那首“红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呀……”动听的歌声,无边无际的湖水,绿如轻纺的芦苇,给我留下了甜蜜的回忆,至今难以忘怀。因居住于北方,这个念想一直压抑着我。双龙湖虽说是人造的湖,但也是湖。出发,去圆我少年的梦想。

骑行50多公里的路程,首先来到了襄汾县东牛村的唐人居,唐人居紧邻着双龙湖国家级湿地公园,自然风光优美,又有着丰厚的人文底蕴。唐人居是一家襄汾县的企业,成立于1989年。公司主要从事古典家具收藏、晋作家具技艺传承研发、生产与营销等业务。唐人居收集了晋作明清家居用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文化价值和展览价值。此外,唐人居还注重企业文化,并与传统民间特色旅游相结合,建成了古老民居园林艺术及当地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多项齐肩并进,所以我们先到唐人居进行的参观。

唐人居,是一座集历史、文化、文物、人文地理等多种要素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它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古迹,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很高的艺术古迹价值。唐人居的建筑包括砖木结构的古式建筑、开阔的庭院、绘画、文字和雕刻等多种因素融合而成。它拥有丰富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山西省文物保护重点古迹。

唐人居以唐代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建筑采用了唐代古建筑的风格,以展示唐代文化的繁荣和魅力为主要目的。建筑群包括了唐代的官邸、民居、街市等多个建筑群落,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丰富。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唐代建筑的独特之处,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在唐人居游览了一个多小时,骑友们是久久不愿离去。

观赏完唐人居,我们骑行来到了双龙湖,这里的湖面好大,一望无际,沿着双龙湖周围骑行了一个多小时,边骑行边欣赏着双龙湖的美景,骑行在这美丽的风景中,太阳也慢慢从乌云中露出了笑脸,只见园内湖水碧波荡漾,天空蔚蓝无暇,景色美不胜收,与周边农田、村庄等相映成趣,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听这里的工作人员说:这里的湖叫“双龙”,是因为从空中看,湖面恰似两条嬉戏的游龙,而故称为双龙湖。双龙湖为一中型人造湖,两湖相连,其西湖建于1958年,东湖建于1978年,两湖总水域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辽阔的水域面积在我们北方很是少见到,站在湖边我心潮澎湃,总算是见到了盼望已久的北方湖。

仰望无边无际的湖面,它是那么美丽,它是那么有情意。它为了陆地不那么干枯,为了人们的生活不那么疲劳,为了让生硬的地面活泼起来……,看到地面上的湖泊就像看到天上的月亮一样令人欣喜。为了短暂的焦渴的生命中不能或缺的滋润,所以我们北方于是也有了湖。

距双龙湖不远处的西毛村有一座古建筑,坐落于村子中间,200年来历经沧桑,依然挺拔矗立,默默地守护者勤劳善良的村民。据旁边一小卖部的中年人讲,除了四头狮子是后来翻修的处,其它都是古代遗留下来的。

该牌楼全部是用石头雕塑而成,雕工细腻,文字苍劲有力,石雕花纹图案栩栩如生。威武高大的牌坊,据说是道光皇帝为表彰一个大臣的妻子,从国库拨专款而建。从横梁中间“孝贤”、“武德骑尉诰封奉直大夫廉风振之妻诰封宜人毛宜人坊”字样证实了村民的说法。村民告诉我,这家人的后裔就在牌楼的后面居住着。但我走过去,看到大门是紧锁着。

一上午看了唐人居文化古迹、双龙湖的美景和西毛村的古牌楼正至中午,天色还早,有骑友提议说:咱们去汾城镇就餐后,再去看看古牌楼,大家热情高涨,骑上爱车行走了15公里,我们又来到了汾城镇。

被遗忘的“古城”之汾城古建筑群,建国后才撤县成镇,因此保留了诸多古代的县级社会场所。诸如城隍庙、文庙、明伦庙、鼓楼、县衙大堂、洪济桥、城墙等等。

鼓楼位于十字街中心,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现存为清康熙47年重建,清道光于民国重修,十字歇山重檐楼阁式建筑,通高约15米左右,底座为十字券洞式拱洞通往四街,分上下两层,下层周砌女儿墙, 中部沿四立柱砌清水墙,四面开门,内部以木梯登二层。二层置木栏杆,可远眺四方,上下两层以斗拱承托出檐和翼角。外观威严。其它的景点均鼓楼的周边,相隔不远,如果没有遮档物,站在鼓楼处就能看到。

鼓楼的周围一圈,拥有浓浓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风格,遗留有那时的农村供销合作社、五金交电化工零售部、百货公司等等建筑,这些上了岁数的建筑,对我们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并不陌生,而且这些旧建筑物并没有被时代洪流改变,永远在那里静静矗立,并且大部分已经成为商铺。

向左一拐,就是一排年代感十足的古建筑,迎面而来的是监察坊的牌坊,里面是城隍庙等建筑物。听这里的工作人员说,这里一般情况下是不对外开放,今天也是有缘,巧遇居住在当地的骑友,与庙里的管理联系后我们进入参观。我们置身其中,走一走,停一停,看一看,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心情莫名有些安静和沉重。

洪济桥位于南关石坡下,为东西走向。桥身为石砌单券单孔拱桥,券顶雕吐水龙首,桥上纵向建桥廊五间,木石结构、单檐歇山顶,金大定23年(1184年)建,清乾隆年间将桥廊木柱易为石柱,民国九年重修,即今保存完整。

社稷庙位于原汾城卫生院里,为了保护文物,卫生院己搬迁。此庙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清嘉庆、道光年重修。现存有:献殿、大殿 、钟、楼二楼,东西两庑,它的木雕与彩绘精巧细腻,美观大方,实为雕刻艺术中的精华。

静静地走完汾城古镇的鼓楼街,感觉就是从古代走到民国,再从民国走到现代。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总是让人感觉很是出戏,时而感觉在现代,时而感觉在民国,时而感觉在古代,给人一种时空错乱之感,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可能就是这座古镇的独有特色,曾经的慢节奏,保留了诸多古建筑,如今的慢节奏,固然让我们有些可望不可即之感,但没有过度开放旅游资源,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古建筑群。向世人展现它独有历史底蕴的一面。

看完古迹,我心潮起伏,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真心希望襄汾周边的古镇可以开发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旅游景点,成为襄汾县和临汾市乃至山西省的标志性旅游名片之一,希望这座被遗忘的“古城”不再被遗忘,不被泯然众人矣。


【作者简介】:康平生,昵称;老K,临汾市尧都区人,1961年出生,公务员退休。喜欢看书,写作,骑行。

责任编辑:李宁平

终审编辑:施静云

排版编辑:刘诗琴


乡土文学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策   划  陈小平
主   编 丁  村
副主编  李秀珍             
副主编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平台执行主编    第一流
编辑部主任  施静云(兼散文组长)
期刊执行主编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期刊编辑部主任  刘燕宏
排版工作室主任  朱吉述 

编 委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燕宏   陈 乐   陈贤东      
            彭太光   陈  缘  余   萍 
            雷青云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皇   甫  潘政祥  
           袁晓燕   姜盛武  林晚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