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云服务如今已是标配,按需选择就能省钱

 三易生活 2023-11-01 发布于湖北

日前有消息显示,三星手机面向全球市场推出“临时云备份”服务。在官方公布的信息中表明,这项服务只在用户需维修手机或更换新机时启用,空间不限量、数据最长可保留30天。

据悉,用户只需在支持OneUI 6.0的三星手机上登陆三星账号,选择这项服务并上传资料即可,但单个文件的大小不可超过100GB,并且资料会从上传完成开始计算时间,最长可达30天。此外由于这一服务完全基于无线网络实现,所以也不需要使用PC或其他设备进行辅助。

这一消息传出后,很快就引发了诸多的关注。有观点认为这是难得的“薅羊毛”机会,可以通过定期更新的方式来免费获得大容量的云存储空间,并可能因此选择相对较小存储版本的机型。但目前已有消息表明,三星方面事先已经想到了可能会出现的漏洞,一些国民级应用的数据将无法通过这一服务进行备份。

一直以来,困扰许多用户的一个问题就是维修或更换新机时的数据备份。如今随着手机影像能力的不断提升,在照片、视频分辨率不断增大的同时,也带来了文件体积越来越大的问题,因此对于存储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诸多超极App体型和数据量不断变大的情况下,用户进行数据备份所需耗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由此也使得随用随存的云服务,一旦用户设置好后就可以几乎无感的进行使用,与内置存储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即便是换机或维修也无需在额外进行数据备份工作。

但三星手机提供的“临时云备份”这项服务,事实上还不能完全等同于常规的云存储,毕竟其仅仅只是作为临时用途。例如微信、QQ的聊天记录就无法备份,同时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三星钱包的相关数据也无法备份。

如今云服务在主流手机品牌中已经非常普遍,只是由于近年来手机存储空间的不断增大,许多朋友可能并未注意。例如以苹果iCloud为代表的云服务,就已经具备存储微信聊天记录的能力,甚至在数据完全备份完成后,换机时可以无需旧机参与。同时针对用户关心的防丢失功能,往往就需要要开启云服务,以便对手机进行定位、锁定,以避免数据泄露。而且手机厂商还借助云服务实现相对传统的数据备份功能时,还拓展了更多的功能,比如最新的iOS 17上,用户就可以通过云服务,来借助网络在更远的距离实现AirDrop。

现阶段,主流厂商往往会免费提供5GB-10GB的云端存储空间,超出部分则需要按月付费订阅。但除了单纯的本机数据存储功能外,也有诸如iOS这样、在购买了iCloud+服务后,可以将备份内容共享给其他用户或设备的功能。

由此也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大容量的云存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本地存储空间的压力,那么是不是完全免受本地存储的大小,借助云存储来节约购机预算呢?

以iPhone 15 Pro Max为例,其入门版存储容量为256GB,但512GB版本就需要增加2000元的预算。与之对应的则是2TB的iCloud+,价格仅为68元/月,即使按照3年的使用周期来计算,费用也不超过2500元。因此有观点认为,智能手机的云服务或将进一步降低硬件配置中存储空间的这部分成本。

事实上,云服务与本地存储并不冲突,两者是互补、而非竞争关系。加大本地存储容量,好处是可以降低对网络的依赖,拥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因此在此前存储颗粒成本大跌时,不少厂商都推出了更高存储组合的机型,甚至包括一些面向中端市场的产品。但这毕竟还是有一定局限性和不可复制性,如今手机行业已经在面对存储颗粒价格上涨的问题,并且由于上游产业链等方面的因素,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想要购买更高存储组合版本的机型可能需要准备更多的预算。

而云服务毫无疑问就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但这一方案也高度依赖网络状态。例如iPhone就支持用户“优化存储空间”,将完整的照片放在云端、本地只保留略缩版本,最多可节省近80%的存储空间占用。可一旦网络连接状态不佳,用户访问“原图”的速度就会变慢,体验也随之下降。

第三方网盘也是一种选择

那么使用价格相对较低的第三方网盘服是否可行呢?虽然诸如百度网盘、微云等网盘的价格确实更低,但其更应被视为类型相对单一的网络存储服务,用于备份照片等数据虽然没有问题,但限制也相对较多,更是在便利性上很难与手机厂商提供的云服务相提并论。

因此在如何选择手机厂商云服务和本地存储空间方面,用户可以根据预算、用途来综合评估。对于用户而言,选择手机厂商提供的云服务面临存储芯片涨价的趋势下,又多了一种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可以用更大容量的云存储空间来降低对于本地存储空间的要求,在文件备份和换机方面获得更多的便利。而对厂商来说,通过这类增值服务来加强用户粘度显然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并且这也比为换机App设置的门槛相对更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首发3nm PC芯片,苹果的自研之路越走越顺

延续自研芯片优势,苹果在PC端正稳步前行。

放弃WP是错误决定?微软早就没了亡羊补牢的机会

如果2017年微软没有壮士断腕,可能现在的局面反而会更糟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