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读书笔记(上)

 率性而为 2023-11-01 发布于河北

读书笔记,对很多人可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件事。

熟悉是因为觉得,读书笔记不就是读完书之后做一些笔记么,入门门槛很低,会读书的人都会做读书笔记。

陌生是因为,记下的读书笔记好像很多都在笔记软件的某个角落里吃灰,怎样把读书笔记真正用起来,其实是挺难的。

熟悉是因为入门的门槛低,陌生是因为精通的天花板高。

当下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能够给我们最大安全感的事情,就是不断地成长,终身成长。

正如我在《终身成长的闭环》一文中所说,对终身成长这个理念最好的实践闭环,就是阅读->思考->写作。

关于阅读的方法,我在《你真的会读书吗?》一文中有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阅读,是我们每个人最好的向别人学习的渠道,它非常重要;思考和写作同样重要。

正如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所说,写下来的过程就是很好的思考的过程。

孔老夫子也说,学而不思则罔,只读不思考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写读书笔记,就是读完一本书之后,进行思考、消化、吸收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

关于如何做好读书笔记这件事,我断断续续也探索了有十多年。现在感觉是可以输出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的时候了。

限于篇幅原因,我会把《如何做读书笔记》这个系列分成上、下两篇。

今天这篇是上篇,主要分享一下我过去十多年读书笔记进化的历程。

接下来一篇推文是下篇,主要分享我对做好读书笔记这件事的一些系统化的思考。

无笔记

我的自主阅读之旅,主要是从学校出来之后开始的。在学校的时候,还主要是以课业相关的阅读学习为主,现在想来是有点惭愧。

工作刚开始的时候,阅读的书也主要围绕技术类、工具类为主;这几年读得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杂了。

刚开始阅读的时候,跟很多人一样,我是以读为主,很少记读书笔记。

那时候,一方面是对自己的学习力、记忆力的迷之自信;一方面是认知不到位,对正确的方法论没有足够的敬畏心。

读书的过程,觉得很爽,自己都看懂了,就觉得自己都掌握了。

其实回过头来看,很多我读过的书,没过几个月,基本就忘得差不多了。

上述错觉,是由我们大脑的学习/记忆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

我们看了一道题的解题步骤,大脑就会让我们产生“我会了”的错觉,其实现实的情况是,如果我们不去尝试自己解一道题,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没有真正的掌握这道题的解法。

看书也是类似的情况,无笔记的阅读,大概就是一种“一时看、一时爽“的错觉。

看完之后,最终能够留下的非常少。这样的阅读、学习,效率是极低的。

大纲/思维导图笔记

无笔记的阅读大概是我刚开始阅读的前面一、两年的状态,后面开始有意识地做一些笔记。

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整理大纲或思维导图笔记。

下面是《认知觉醒》这本书整理的大纲/思维导图式笔记:

图片

这个阶段,看完一本书,我会把整本书按照作者的思路以及我自己的理解,整理成一个大而全的像下面这样的思维导图。

每次读完一本书,再花几个小时整理出上面这样一张图的时候,就会成就感满满。

这样的读书笔记刚下来的时候,看着是挺爽的;记录得多了,觉得自己也挺“富足”的。

相信很多现在正在这样做的朋友,跟当时的我一样,会有类似的感觉。

但这样的读书笔记,有两个天然的缺陷:

第一个,这种大纲/思维导图式的笔记,很容易就顺着作者的思路,整理出一个大而全的图;但是它是作者的思路,不是我们自己的思考;我们只是理解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并没有产生自己思考。

第二个,这样大而全的笔记,刚记下来的时候看着爽,但是在后来再回顾的时候会压力非常大。读书笔记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去回顾,大概率也很难内化到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这样看书的效用就会大打折扣。

黄金圈笔记

后来我接触到了黄金圈法则,这是一个让我觉得非常受用的思考工具。

先从“Why - 为什么”开始,去思考问题的背景、背后的意义等;

然后弄清楚“How - 怎么办”,弄清楚具体的方法论,我们的内心就不再会恐惧,对于要去做的事情,就会更加有信心;

最后再去搞清楚“What - 是什么”,知道了意义、清楚了方法,再去实践,便是水道渠成的事情。

读书如果只是读,就像是一块海绵,来者不拒地吸收,但挤一下,就会被打回原形。

为了克服上面大纲/思维导图式的笔记的缺陷,我尝试开始用黄金圈去梳理我的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书,我会去思考这本书讲的主题背后的Why、How和What。

弄清楚黄金圈的过程,大概率就是把作者的意思,转化成了我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在知识内化的路上算是进了一步。

下面是我的《刻意练习》这本书用黄金圈这种方法整理的读书笔记:

图片

在上面的图中,MEMO是一个链接,会链向对应的点的解读的笔记。比如下面是心理表征这一条的笔记的部分:

图片

这样读完一本书,算是把作者的思考,转化成了我自己的理解了。

但这里只解决了大纲/思维导图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链接展开后每个点所对应的笔记,还是会很大,回顾起来压力还是会比较大。

卡片笔记

至到今年读到《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对读书笔记这件事有了新的认知。

《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的中文名有点误导,它的英文名是《How to Take Smart Notes》,更加能够清晰表达它的主题。它就是一本介绍笔记方法论的书,介绍的方法论就是卡片笔记法

卡片笔记有几个典型的理念:

一是Atomic(原子)。每一条笔记都是一张知识卡片,每一张知识卡片都是一个“原子化”的知识点。一张卡片只介绍清楚一个知识点。

二是Evergreen(常青)。每条笔记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需要随着认知的进化不断迭代的。

三是Paraphrase(转述)。每一条笔记都要保证在表达作者原有意思的情况下,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转述记录。同时记录的过程,还可以要尽量要去写下自己的的心得体会。

原子化的卡片笔记,可以让我们在记的时候专注于把一个知识点给解释清楚,在回顾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压力。因为我们回顾的是原子化的知识点,而不再是一本书所有的知识点。可以随时开始,随时结束。

我们的认知在进化,笔记也需要不断进化,因此笔记也不应该是一陈不变的,要随着我们的认知的进化而进化,因此笔记是常青的。

转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跟把作者的原话摘抄下来相比,转述增加了我们把信息存入大脑的“必要难度”,能够让我们的大脑更加有效地进行记忆。这是知识内化非常重要的一步。

以下是我用卡片笔记法记录的《认知驱动》这本书的笔记:

图片

图片

上图中,第一张是整本书的卡片地图MOC (Map of Content);第二张是一张具体的卡片的例子。

有了上面两类卡片,我既可以纵览一本书的“全局”;又可以针对某个特定的知识点进行局部的回顾、思考、进化。

小结

从无笔记,到大纲/思维导图式笔记,到黄金圈式笔记,再到卡片式笔记,这便是我过去这十年多来读书笔记探索历程的一个缩影。

中间大纲/思维导图式的笔记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这大概也是跟很多做读书笔记的人是差不多的情况。

自从用卡片笔记来做读书笔记之后,感觉我的读书笔记又进化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探索之旅,在不断地探索中,我们也在不断地进化,这样的人生才精彩。

Enjo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