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新干线·散文」鲁玉琦|赏菊

 谭文峰sdqtneyj 2023-11-01 发布于山西

作家新干线

赏菊

重阳节的第二天,我独自乘车去开封看菊花展。

秋高气爽,碧空万里,灿烂的阳光给龙亭公园披上一层靓丽的金装,这是开封第41届菊花展的主会场,大门口的巨大造型引人注目,婀娜身姿的菊花仙子飘逸下凡,手持琵琶奏响菊花展的迎客曲。

走进大门,园区内几十万盆菊花争奇斗艳,黄色的菊花高雅大气,红色的菊花热情奔放,白色的菊花洁清怡雅,嫣然一个彩色斑斓的菊花海洋,游览的人群像一叶叶小舟在涌动,时而聚集拥堵,时而散开分流。各种菊花构出别出心裁的造型,龙腾虎跃,凤舞雀飞,栩栩如生,将公园打扮得五彩缤纷,别样韵味。阳光照射下,花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一阵微风吹来,露珠在枝叶上摇曳,像少女在舞动芭蕾。微风夹杂着菊花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那种冷香,沁人心扉。

菊花的品种很多,名叫“汴梁初桂”的菊花,又大又白,纤细的花瓣如同卷曲的少女长发。嫩黄的花蕊像玉盘中的珍珠,随着花瓣向外延伸。

名叫“黄越山”的菊花像金子一样黄灿灿的,一条条花瓣像吃饭的勺子,向上弯曲,一层层紧凑卷翘,就像一个攥紧的拳头。

绣球菊和它的形状有关,看起来像一个小皮球,圆乎乎的,粉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白色的、五彩斑斓,憨厚可爱。

绿色菊花,花和叶都是绿色的,就像是碧玉珊瑚,弯弯曲曲的花瓣紧紧拥抱在一起,可以同翡翠媲美,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

菊花的品种和名字太多了,弄得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令人深感诧异的还属彩色菊花了,一朵菊花可以绽放几种颜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莫非是“故意调色染的?”,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伸手去摸,润如玉轻如纱,一股轻柔、润泽的感觉直透心脾,这是真花真色,我感慨万千,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看菊展开眼界、长见识。

赏菊中身穿宋服扮上宋装的游客,为菊展亮起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她们徜徉在如云似霞的花海中,轻舒广袖,款款而行,仿佛穿越时光,坠入时间的长河,透过秋色与历史对话,宋韵菊香,淋漓尽致。

赏菊中最忙碌的是手机,抢镜头、占拍摄点,都想把这美好的瞬间永远记忆。有人拍摄视频,发在微信朋友圈,菊香人流,活龙活现,观者感叹。有人现场直播发抖音,场景、美景一一展现,争关注,拉留观量,网红打卡是时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

赏菊中大人怀抱小孩,成人搀扶老人,重阳节的孝道敬老展现在和谐的赏菊人群中。

赏菊中,菊香花美让我浮想联翩。爱菊我情有独钟,初中时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幼小的心灵被撞击,我爱菊,我对陶渊明有一种神奇的敬仰感。也就在那年的深秋季节,舅父刚从医院出院到我家小休几日,桌上摆放一束白色的菊花,有碗口那么大,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赏菊,细丝一样的花瓣悬垂着倒像油画中外国人的头发,金黄色的花蕊散发出清幽的香气,这可能就是陶渊明喜欢的菊花?我有些好奇地抚摸着,舅父的脸涮的一下变得严峻“花是观赏的,不能用手摸”。一颗火热的心像是被泼了一瓢凉水,这么刻薄的话语一时难以接受,其实舅父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的脾气古怪,性格倔强。小孩见了他总是战战兢兢地,就连大人也有些拘谨。“严师出高徒”我许多待人接物的礼节都是舅父教育出来的。

舅父一生酷爱养花,他是学校收发报刊的后勤人员,利用闲暇时间在空闲地、道路旁辛勤的耕耘、除草,种植了许多鲜花,五颜六色的花朵将学校装扮得更加美丽。他患有严重的哮喘病,秋冬季节总得去医院治疗,每次住院都会将自己种植的菊花摆放在医生办公室,摆放在病房,给寂静的医院带来活力和生机,医生护士都很喜欢他。

母亲忙着给舅舅倒水,烧火做饭,屋里气氛稍有缓和,舅父依旧正襟危坐,腰板挺直,面部肌肉稍有松弛地说:“这束菊花是我培育成功的新品种,去年从成都引进,它花瓣大、颜色纯、香气浓实属罕见。”一束菊花比贡品还尊贵,母亲急忙插在一个空酒瓶子里,摆放在桌上,谁也不敢动。

舅父来的前几天母亲感冒了,头痛流鼻涕,更糟糕的是晚上咳嗽,一阵一阵加剧,整宿都不能合眼皮。我对着母亲耳朵轻声说:“舅舅的药肯定有消炎的,治咳嗽的,您喝几片就会好的。”

我的话语还是被空气传播给了舅父,他没有生气,态度温和地说:“妹妹有病我也着急,我带的药倒是能治咳嗽,但这是不花钱的公费药,公家的便宜不能沾。”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交给我去卫生院买药。

舅父种菊、爱菊,一身洁身自好……

我思虑万千,放慢的脚步被赏菊人群踩了脚后跟,环视周围游人,再看看自己已进入暮年,看景赏菊感悟人生,人如花朵,命运各异,不求牡丹的雍容华贵,也不求月季娇艳妩媚……能像舅父一样爱菊足矣,“外甥像舅,侄儿像叔”这是基因的传递。孤独相伴,赏菊的性格,不与百花争宠寂寞余生,爱菊的品位,在秋风里昂首怒放;晚年残阳,学菊用美渲染世界,让夕阳更靓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