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别人打断你说话时……

 毛竹君_ 2023-11-01 发布于河北

最近参加一些线上或线下活动,或读书,或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发言分享感受,有的时候我也会发言,但我发言的时候总是有一种担忧,害怕被打断。

因为曾经有被打断的经历,

当我正侃侃而谈,享受着向这个世界表达自我的愉悦,然后突然被打断。

那个感受是很不舒服的,首先是愣住,被惊到,然后觉得喉咙紧张,自己的表达被限制了就是我说话有问题,进而开始否定自己,甚至觉得自己的存在是不好的,我想逃。

脑海里也会有一些声音:“你说的是什么屁话,废话!果然别人都不想听了!被制止了吧!言多必失,少说点话吧!闭上嘴吧!”

然后整个人开始变得局促不安,内心慌张,然后以尴尬的笑掩饰自己内心的褶皱,赶紧结束自己的发言。

不想再多一秒存在于那个会场,或者那个空间,恨不能像一个耗子灰溜溜的隐匿,逃出人群的关注。

因为这个被打断后的感受让我浑身难受,所以为了避免被打断,只要有机会表达,我就不自觉的加快语速,以一种带着些许紧张和顾虑的状态去表达,

一旦捕捉到一点催促,倒计时限制,我就赶快结束,虽然我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逾矩的表述,但事后总感觉意犹未尽。

因为害怕被打断的那个果,让我表达的过程无法自如流畅。

然后再看看别人,

前两天有个朋友和我语音,聊着聊着不自觉一个多小时了,而且时间有点晚了,更重要的是我想上厕所了,但是对方滔滔不绝的根本挂不了电话,我就一直憋着,直到实在憋不住了,就打断了他,以手机没电为理由,也确实快没电了。

但在我打断他之后,他并没惊慌,或者立马停止,还是接着用几分钟时间来把他的想法表达完后再挂的。

还有我在参加线下活动的分享环节,虽然限定时间,让每个人在3分钟内完成表述。但很多人还是会拖延时间,尽量多的多表达。可能爱表达自己是每个生命的渴望吧!

然后会场的组织者就会笑着说:“咱们时间有限,请您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您的表达。”

有的人被打断后,会很自然的收尾结束,

碰上一些脸皮厚的,足够外向自信的,他们会冲破规则,还是能把自己想表达的说完毕,老师偶尔会对这样的学员无奈但又会格外开恩。

当我作为表达主体被打断时,难受。

但当我作为倾听者,听到别人啰嗦,超出承受范围内的表达时,我也不舒服。内心有负担。但感受好过被当打断的一方。

当我作为旁观者看着别人被老师打断时,那种不舒服的感觉立马少了很多,甚至我也会和主持老师一样,觉得那个人说的太多,耽误了活动进度,以及大家的时间。

所以我之所以那么难受,是因为我太在意自己的感受了,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太执着于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了,其实只要走出我的主观世界,就会发现

被打断,其实是对他人有好处的,从主持活动的老师眼里来看,打断是顾全大局。

从其他倾听者的角度来看,打断是为了不让表达者过多的表达成为别人的负担。

只有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被打断是最不舒服的。而且我又那么执着于我,我多么渴望我的心声被接纳,被理解,被完整表述,从没想过我被打断其实是如此多的好处。

其实被打断只是一个行为,

不代表我的表达有问题,

只是我的表达不符合别人的需求,

我的表达没得到别人的肯定,并不意味着我的存在有问题。根本不用上升到自我,人格,自尊。

而我脆弱的玻璃心为何总会为这样小的举动所伤呢?

我为什么会对被打断这个行为那么敏感?

这让我回忆起来很多的画面。

小时候在饭桌上,爸妈在聊天,我作为孩子说话表达发声,他们仿佛根本没听见。所以我努力的表达,就是渴望被倾听,但他们大多数时候还是会用忽视,或用打断的方式回应我心的呼唤。

我还记起来,很多时候,爸爸生气,或爸妈闹矛盾时,家里气氛骤降,所有孩子都知趣的沉默了。

而我不看眉眼高低还是会说一些话,这些话会火上浇油,父母在一种负面情绪下根本不想听,所以可能会让他们更生气,于是

其他的家人,比如姐姐或妈妈就会打断我,给我使眼神禁止,但我就是不遵从她们的旨意,坚持想把话说完,然后她们看我倔,甚至会在饭桌上踩我的脚,来制止我。

再后来上了高中,因为自己说话不经过大脑,经常被同学嘲笑,甚至因为情商低说话不周到,导致和同学关系差,出现矛盾等。

我就会在日记本上事后诸葛亮,不断写下对自己的谴责:“你怎么这么傻?说那么多废话干嘛?不能专心学习吗?言多必失!你要少说话,少说话,闭嘴行吗……”

外界打断我禁止我表达,后来我自己也限制自己的表达,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是很封闭的。

这造成了自我的分解,有一个像我父母一样总是限制打压我的我,另一个是渴望表达却一再被限制的我。

而打压自我的另一端就是对抗,那个不甘于被打压的我,会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表达。

比如说一些让别人捧腹大笑的话,像小丑一样哗众取宠,甚至做出一些荒诞的行为,引发别人的嘲讽,其实我就是在渴望被关注,

哪怕换来了负面的关注,我还是没觉察到自己的把戏,我会用傻笑的方式来缓解尴尬,假装自己不在意。

我记得有段时间妈妈经常说:“你别一说话就老傻笑,干啥呢?没一点女孩子样。”让我不要那样。

现在想来,那个笑的背后其实是恐惧,害怕袒露自己的难过脆弱。

而且我还发现,我有时候说话很啰嗦,有时候过于细致,较真。写文章也是用词过于周全,赘述,总怕说不清楚,别人不懂不理解,其实是因为被限制的部分在渴望弥补。所以无意识就是说多,写多,重复多。

其实是在强调那个被忽视的存在的表达。

这都是因为一方面渴望被看见,另一方面又压制自己的舒展。活得真是矛盾啊!想来高中阶段身体出湿疹,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等,大概都跟内心的冲突有关。

最近,觉察到了自己关于被打断这个课题背后的东西,我看见我自己多么固我,多么以自我为中心,渴望心声被看见,多么渴望自己的表达被接纳,多么渴望自己的存在是好的。

只是,我一直在向外找,其实我可以自我看见。看见自己被打断的失落,委屈,看见自己被限制后的憋屈,看见被禁止发声后的愤怒。

是的,那个小女孩需要我的看见。

无论被打断多少次,我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我的生命不应该因为这些打断声而停止成长,我不应该因为这些声音而否定我自己。

我认可我的存在,我可以向世界伸展我的触角,发出自己的声音,无论有没有被看见,被听见,我都可以表达。

打断之后,我还是我。那些打断不是割裂我的剑,而是提醒我铃,让我去和自己链接,去圆满自我,我还是完整的我。

我允许被打断……

打断也是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