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移植母亲子宫,26岁女孩成功生下健康男婴!

 炫叶楓雪 2023-11-01 发布于广东

图片

2015年,22岁的杨华因从未来过“例假”,来到西妇产科就诊。原以为只是比同龄女孩稍晚,但随后的超声结果,却让杨华难以接受:先天性无子宫。“可以通过子宫移植拥有孩子”。医生的一番话,让原本陷入绝望的杨华,看到一丝希望。

小妹说:做母亲是每一个女儿与生俱来的权利。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的姐妹丧失了成为母亲的机会。但是不要沮丧!现在的医学科技正在飞速发展,各种怀孕的科技都已经研究和进步临床中,就像今天说的案例一样,一个天生没有子宫的女孩,通过移植自己妈妈的子宫,成功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

这样手术的成功,也为更多子宫性不孕的女性带来了成为妈妈的希望。但是小妹看完全部事情来龙去脉,真的是感叹:这每一步真是太不容易了!不仅是投入了巨大的医疗资源还有数不清的人力物力.......虽然具有划时代意义,但是移植子宫给女儿怀孕真的值得吗?

下面是这个事件的新闻视频(注意会消耗流量哦),不知道姐妹们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没有太多流量和wifi的姐妹也不要着急,下面荷小妹准备了图文版哦!让我们一起看看这起全国首例,女儿“借”妈妈子宫,是如何生下自己孩子的。

母亲移植子宫给22岁女儿

2015年,22岁的杨华因从未来过“例假”,来到西妇产科就诊。原以为只是比同龄女孩稍晚,但随后的超声结果,却让杨华难以接受:先天性无子宫。

“可以通过子宫移植拥有孩子”。医生的一番话,让原本陷入绝望的杨华,看到一丝希望。

 “为了能让闺女拥有一个'圆满’的人生,哪怕是要我的命,我都愿意” 。得知能帮助闺女弥补“遗憾”,母亲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子宫捐给女儿。

图片

等待移植的日子里,杨华走进了婚姻殿堂。

子宫移植难度巨大

这个新闻看似让人感叹医学的进步,但是实际上动用的人力物力,时间心血实在是难以想象的。

在器官移植领域,子宫移植由于这一器官位于人体盆腔深部、血管纤细,术中血管切取、缝合难度极大,排斥反应强烈等原因,至今仍是世界性医学难题。国际上,也仅有个别国家尝试过数例。

图片

首先是长达6年多时间的研究和准备。

西妇产科主任陈必良教授等专家,自201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相关研究,成功实施数对山羊间子宫移植,在手术、麻醉及抗排斥反应等方面积累经验。

与此同时,借鉴国外子宫移植成功先例,结合亚洲女性生理结构特点,开展集智攻关和协同创新。

图片

其次是,这个手术方案从3年多以前就开始准备,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和数十名专家协调合同。

在进行子宫移植前,2015年8月1日,专家团队为杨华施行取卵手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形成14枚胚胎并冻存,为后续孕育子女做好准备。

2015年11月20日,西妇产科等11个学科、38位专家协作,同时为杨华和母亲开展手术。

术中,为将风险创伤降到最小,陈必良教授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技术,为母亲进行世界首例机器人辅助子宫切取术。

随后,将母亲子宫放入杨华体内,并由显微外科赵广跃副主任医师在显微镜下进行血管吻合显微手术。整个手术历时14小时获得成功。

术后,在医护人员精心照料和密切监护下,杨华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正常,新移植子宫成活。

图片

冷冻胚胎植入子宫孕育新生 

虽然子宫移植成功,但是胚胎是否能够成功种植成功,子宫内膜如何改善?怀孕后子宫能否持续支持妊娠和胎儿生长呢?这些都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是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改善子宫内膜。

在对移植子宫连续监测后,为提高胚胎移植成功率,专家团队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改善杨华子宫内膜情况,为胚胎着床做好准备。

第二,主任齐上阵,实时监测超声,冷冻胚胎移植。

2018年6月13日,妇产科王西林教授实时监测超声,在超声“慧眼”精确指引下,妇产科黄艳红教授小心翼翼地将冷冻胚胎植入移植的子宫内。

第三,移植成功后,全方位监测,各科专家联合会诊

14天后,复苏胚胎着床,杨华成功妊娠,这已是第五次尝试。妊娠早期,杨华出现妊娠剧吐、先兆流产的症状,妊娠中晚期出现胎儿生长受限,先后4次住院进行保胎等治疗。

图片

整个孕期,为避免出现并发症、确保母婴健康,妇产科、泌尿外科专家团队结合杨华身体情况,制定了个体化免疫抗排斥用药等方案,并定期进行超声、血药浓度、激素水平等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实时调整用药,保证胎儿羊水、体重、胎心等生长发育指标处于正常范围。

26岁女儿产下2KG男婴

图片

足月的胎儿对移植子宫造成的压力,让分娩的风险成倍增加,陈必良教授团队选择在孕33+6周进行剖宫产手术,迎接这个新生命的到来。

图片

新出生的宝宝身体各指标正常,体重2kg,身长48cm,Apgar’s评分:1分钟10分,5分钟10分,10分钟10分。剖宫产手术结束后,专家团队没有立即摘除子宫,小两口还计划着孕育二胎。

延伸讨论

子宫性不孕人群约有100万

据陈必良教授介绍,中国育龄妇女中,子宫性不孕人群约有100万左右,每年新生儿中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女婴占3~5万。

子宫移植值得推广吗?

虽然这项技术可以为广大子宫性不孕带来希望,可是荷小妹觉得这项技术并不值得推广。

文章来源:西 孙永旺 任伟锋 李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