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一曲《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千古醉明月

 qiangk4kzk8us4 2023-11-01 发布于云南

「人生每个边上,都有风景美丽。」

  

图文原创:人生边边

欢迎转载,谢绝抄袭

01
明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感慨明月不能常常有,但对于辛弃疾而言,就算有了明月,也未必能开心起来。

因为,明月当前,还需要有赏明月的心情:

贺新郎
南宋·辛弃疾
别茂嘉十二弟。鹈鴂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02
那堪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在《离骚补注》中,辛弃疾找到证据,明白鹈鴂和杜鹃,原来是两种鸟。

聆听不同鸟儿的啼鸣,每种鸟儿,似乎都在传递相同的讯息。

还有相同的情绪。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鸟儿应该是也感受到这份离别的凄苦,所以鸣声悲切。

鹈鴂、鹧鸪、杜鹃,它们也是赶来送别的吗?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或许,它们真正送别的,其实是春天。

在一声又一声的悲啼中,春早已去处无痕,再难寻见。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可世界最美丽花瓣的飘零,到底比不上眼前人的离开,更让人伤心伤肺又伤情。

算未抵、人间离别。


鸟儿们未必不知道这一点,它们见证过太多太多的离别。

它们的悲啼,是为世间所有的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王昭君怀抱琵琶戎服乘马,一路奔向遥不可知的塞外,她的乡愁,是否会比眼前的离别更多?

不,乡愁无所谓多,也无所谓少。

所有的乡愁,都让人不得不直面离别的现实。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曾经熟悉的一切,如今空成回忆。

看燕燕,送归妾,谁的离别不伤情?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诗经》中的离别,哪怕历经岁月,仍一般浓得让人无法不热泪盈眶。
03
谁共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汉代名将李陵多次与匈奴人激战,功名赫赫。

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天下哪有什么常胜将军,终于,李陵败了。

这一败,非同小可,李陵不得已之下,选择投降。

有人说李陵的降不过是权宜之计,当不得真。

可对于朝廷来说,真降也好,假降也罢,降已成事实。

身名裂,故人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燕太子丹送荆轲入秦,这一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荆轲固然是抱着必死的心前往的,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早已无法回头。

或许,在他下定决心去干刺杀秦王这件大事之时,所有的结局,都已然写好。


士为知己者死,他还是去了,去得义无反顾。

至少,与李陵相比,在这世界,他不会觉得那么孤单。

只是纵然如此,离别仍然让人难以释怀,就算他是壮士,也一样无法做到心中波澜不惊。

这一幕幕悲欢离合,枝头哀啼的鸟儿们,当真能明白他们各人胸中的万千丘壑?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想来应该不知吧,如果它们真能感同身受,想必就不仅仅是悲鸣这么简单。

谁共我,醉明月?

也许真的不应该苛求鸟儿,毕竟,连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无法逾越的距离。

如今,那个可以一起在清冷的月光中尽情醉去的人,何处能够寻见呢?
04
安放
从那堪到谁共,辛弃疾走过的心路并不曲折,却让人感觉如此漫长。

鹈鴂、鹧鸪、杜鹃,这众多的鸟儿纵然鸣声可凄切,但好歹它们可以呼朋唤友。

鸟儿们是有伴的。

而辛弃疾,在自己的孤单中,找不到一个可以知心知音的人。

世界虽然那么大,悲伤和孤独却无处安放。

人间离别,这离别不仅关乎一人一家,更关乎国之不国的哀叹。

报国无望的辛弃疾,只有在自己的词作中,才能尽展心底的抑郁沉闷。

他当然可以称得上英雄二字,甚至可以说他一生的忧思都是因这两个字而来。

这并不是说辛弃疾想当英雄,为了当英雄而当英雄,而是作为一个有能力有眼界有担当的人,他无法在外敌入侵国家羸弱面前假装什么也没看见。

谁共我,醉明月?

明月依旧是明月,今夜的月光美丽如常,披上银光的大地清冷出尘,飘渺间让人有种不似人间的恍惚。

真有那么一个可爱迷人的仙境,鸟儿也好,人也好,岁月静好,相看皆不厌?

辛弃疾很想追问明月,但明月到底缥缈着,隐隐中已是躲避他的样子。

人生君说
 

“世界那么大,人所求无非身之安处,心之归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