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七章)

 福兴堂图书馆 2023-11-02 发布于河南

四十四章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名声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最亲切?生命和财富相比哪一样最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于贪求名利,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敛积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空虚,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枉屈,最灵巧的东西好似笨拙,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不停地动作可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国家政治上轨道,把战马还给农夫耕种田地;国家政治不上轨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被征用来作战。祸患没有比不知道满足更为大的了,罪过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大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才是永远满足的。

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能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而能知晓事理,不窥见而能明瞭“天道”,不妄为而能有成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