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资料 | 首任湛江市市长郭寿华

 哈哈狮的信箱 2023-11-02 发布于广东

首任湛江市市长郭寿华,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 l 月1 日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 6 月30 日任职,曾被称为“披荆斩棘,任劳任怨”①的市长。现根据手头有关资料将其生平略历和治湛始末综述如下,敬希识者教正。

图片

郭市长简历

图片
图片

郭寿华,字东山,学名郭诚,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出于广东省大埔县大麻龙虎岗。六岁入学,在义留乡读私塾。在大麻公学毕业后,尊父命,赴三河浒梓村,从宿儒范贞士先生习八股、策论、史、地、诗词,并在大埔、梅县交界之阴那山古刹灵光寺,跟老僧道柏如师、常辉师,秘习兵略及十八般武艺,准备考清末武举。

民国初年,郭寿华以第二名考入广东省立潮州金山中学。“五四”运动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日紧,郭寿华遂与李笠农、洪之政、郑绍玄、陈献猷等组织“潮州学生救国团”,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将毕业之前两天,适校中反对法国留学归来的性学博士张竞生任校长,风潮遂起,郭寿华连带被开除,遂为同学举为代表,赴省城广州晋谒国民党元老乡长邹鲁先生,报告情况,并向教育当局请愿。

郭寿华在广州,因未领有中学毕业文凭,遂改名郭诚(字寿华),以同等学历,报考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亦以名列第二,获为官费生内宿优待。接着,该校奉孙中山先生之命,改为国立广东大学法科学院,由著名国际法学家梁龙(字云从)先生为院长,邹鲁(字海滨)先生为校长。至郭寿华毕业时,该校又改为国立中山大学。

20 世纪20 年代初叶,全国国民运动兴起,在孙中山先生“鼓动风潮,造成时势”的大政略下,青年运动风起云涌,郭寿华遂被选为第六届全国学生总会主席兼常务委员,积极在北方各省作反军阀反帝国主义运动,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同时,又与上海学联会代表邵华、全国商会代表俞某、全国总工会代表李芳、美国学生会代表桂崇基等百余人,在北京策应,拥护孙中山先生北上召集“国民大会”。不幸,孙中山先生行抵北京后,不久病逝。郭寿华旋即南下返粤,受任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教官兼国民革命军第五军政治部中校组织科长。

郭寿华在国立中山大学毕业时适法、俄等国退回庚子赔款,广东省选派郑彦棻、张农、谢寿康等十二人赴法留学;选郭寿华及黎君赴俄,入莫斯科中山大学政经科及步兵学校。毕业后,迳赴南洋转达日本,进入明治大学专攻外交及行政法。民国十九年( 1930)毕业,获政学士位。

同年秋,郭寿华从日本归国,执教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兼任宪兵第三团、中央军校以及明瓦廊“军校特别班”教官。

民国二十二年(1933)春,郭寿华奉蒋介石由汉口电召,奉委为“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秘书处第三科中校秘书(秘书长杨永泰、科长邓文仪、副科长邱开基),旋调“军事委员长南昌行营”上校设计委员,在“参谋本部南昌武官班”第一期受训。结业后,奉派驻意大利大使馆武官处代理武官凡四年。回国后,历任军事委员会“军统局”少将督察室副主任、主任,政工局同少将处长。其间,并曾奉派赴香港、缅甸工作。

抗战胜利时,郭寿华适在中央训练团高级班结业。经蒋介石召见,初内定他出任广东省政府秘书长。适逢收复广州湾改为“广东省政府直辖市”,侍从室主任陈果夫遂签保郭寿华为湛江市第一任市长,并电征张发奎、罗卓英同意后发表。

图片

走马上任

图片
图片

广州湾时期的法国公使署正是郭寿华办公楼。(资料图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元旦,广东省政府召集各县市长在省府大礼堂集体举行宣誓就职典礼。接着,广东省主席罗卓英与广州市市长欧阳驹、汕头市市长翁桂清、湛江市市长郭寿华合影。典礼完毕,即在省府所设各县市长行政讲习班,集体受训两星期。

行政讲习班,由罗卓英兼主任,张明为教务长。早起升旗聆主任训话,训话后早操,操后早餐,餐后稍为休息,八时开始上课讲习。讲习内容,大致为三民主义,领袖训词,他如中央政府、省政府、县市组织规章,户籍法、税法及各种有关县市行政措施,仿若重庆时期复兴关中央训练团的广东分团。

郭寿华奉命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春,抗战胜利、收复广州湾改湛江市之初期,首任湛江市长。“自感责任艰巨;时虞陨越;唯有为国家民族竭其驽钝,尽心尽力于地方治安,并致力于战后民生救济,及地方经济建设。②可是,“开办费”却毫无着落。因为,在那时,省府也是开府不久,财政也闹穷。郭寿华想尽人事办法,广东省政府主席罗卓英才特别允许“借发”金圆券伍拾万元。但是,由广州到湛江这条路,无论水路、陆路都需要金圆券一百伍拾多万到两百万。因为,郭寿华“还要料想到当地战后复杂的环境,我(郭自称——引者)决不能市长自己一个人单身去到任;起码要带一个随从警卫,一个秘书,和主管财政、税务、警察的人一同去,然后才能打得开局面,而且带去的人,都要相当干练的人才成”③ 。

正当无法可想的时候,幸得郭夫人蔡氏慨然允出其私积,拿来充实路费,免强凑足金圆券两百万元。并且为了节省路费与安全,郭市长一行决心打破万难,走陆路到任。决计由广州搭船到梧州,南下转廉江、遂溪,由陆路步行到湛江。

到了梧州,郭市长向驻当地别动军游击队借来了五支驳壳枪,另外他自己从重庆带来的两支加拿大自动手枪和一支他哥郭慕亮(全国兵工署警备稽查处少将副处长)赠送的一支小型德式、只有子弹二十五发的自卫小手枪。如是披荆斩棘,向湛江前进。路上也曾偶然遭遇一些散兵、游勇、土匪、大天二之流,但他们见郭市长一行来得太突然,知道不是猛虎不敢出山,不是蛟龙不敢过江。故此,一路平安,除了两次偶发的小误会外,沿途各岗口,都安全通过。

郭市长一行到达遂溪后,先在遂溪山谷中驻宿了一晚,并派人到湛江市内各校各团体联络,届时集合队伍在大马路整队欢迎。许多市民都感觉得惊奇而又兴高采烈,认为郭市长如同天降。因为不少人都认为:由广州陆路到湛江,任凭飞天本事,在战后满途荆棘,除非带大兵上任,决无法走得通,只有由广州搭船先到香港,再由香港来湛江。因此,郭市长一行走陆路入湛江,市民都觉得意外神奇。

图片

主政湛江

图片

湛江市政府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15日,正式开府实为举国上下,八年抗战获得最后胜利之圣果。当日,郭寿华市长欢宴各界父老并赋诗纪盛。诗云:

市府新开月正圆,英雄花下宴群贤。

黎民昔作车前虏,故土今开劫后天。

不醉无诗奚足纪,当筵作赋总堪传。

八年抗战终胜利,华夏中兴亿万年。

图片

1945年9月21日,广州湾抗战胜利大游行(陈翼摄)。

据郭寿华市长回忆道:“我们准备的钱,都在路费用光了,我们初到湛江之次日,几乎连市政府职员吃饭都有问题,幸得当地绅士,前在广州湾时代,服务法人机关陈学谈先生,慨允借助白米二十石,始得免在陈之叹”。④

为了渡过难关,打开局面,郭市长首先控制地方、恢复治安湛江地居高、雷地区之南,战后地方环境非常复杂,尤以附近各县,伏蟒处处,行人裹足。郭市长就任后第一要政,为战后求生存,只有迅速部署警察及地方自卫武力,将警察及自卫队从新组训。迭破巨案(例如,飞天蟾罗案、假风水先生案、瞒天过海案、匪谍案、汉奸案、走私案、贩毒案……)后,社会治安,遂趋安定。

第二要政为迅速建立制度。先从税务机构及交通管制机构起,采取家谕户晓方式,教育初收复地方人民安居、安心,使人民能自动依法纳税,以展开财源,自动遵宽严守交通秩序、社会秩序,然后实施“管、教、养、卫”。

第三,为管制粮食管制物资及物价。为免奸人屯积操纵及供不应求起见,遂成立临时食粮物价管制座谈会,由市长、议长、商会会长、海关、警局长、税局长参加,每三天开会一次,实行清查食粮及货品、物资予以登记,并实行管制经济及物价,市民生活逐日趋以安定。其次为联络邻近各县,如遂溪、海康、吴川……等农民及商人,运来大批米粮物资应市,物价遂不复涨,而且开始有农产、海产物品,运输出口到香港、澳门及越南。

第四,为救济贫民——调查无业及生活艰苦市民,并将流动乞丐集中于救济教养所,除给以衣食住之外,并聘专家教导以谋生技能,使之能操作而按工给薪。故市府成立一月后,市内已不复见乞丐及流氓。无家可归者,拨予市屋居住外,并兴建平民住宅多栋于西赤公路及赤坎近郊,免租给予安屯。

第五,郭市长目睹湛江荒地甚多,无人种植,遂由市长夫人躬自督导警卫在公余工友,就市长公馆后花园,将一个偌大的荒芜花园,重新开垦,种植蔬菜、瓜豆、花果、番薯,并饲养了十多头山羊、五十多只鸡、二十只鸭、两头肉猪,作示范。市长公馆及市府人员蔬菜在一个月后完全自给。由于郭市长与夫人提倡生产,推及同人及市民,一年之后市内生产增殖甚大,荒地大部变为田园,民食问题完全解决。

第六,湛江市在法人统治广州湾时代,市政街道房屋建设早已井井有条,可以比美青岛。马路均种英雄树,春夏之交,非常艳丽,使市容增光不少。郭市长遂下令切实调查登记保护,以免被人砍伐侵占。

第七,郭市长到湛之日,除交接了几座空洋房外,台椅都没有几张完整的,眼见原有市政厅中法文公文图书满地,十分凌乱,一堆堆弃地,堆积在原市政厅地下,久无人管。过去接管的人似乎并不注意公文图书、档案的重要性,且很少能懂法文的人。郭市长立即找泥水木工修理房舍台椅,下令整理图籍公文,安置在市府书架两边,并派人列入档案保管。

第八,湛江市区相当辽阔,而且到处是海湾,治安上的配备很不容易。故此,郭市长上任以后,大部分时间,常和夫人亲自便装简从,到每一条马路,每一条街头巷尾,每一个区的乡村、海湾,亲自眼到、耳到、手到、足到、身到、心到,亲自到每一个村庄和市民聊天,访问民间疾苦,征求其对市政及地方意见,对贫苦老弱无依者予以救济,妥为安置,民众都表示感激。但很多时候,民众并不知道他就是市长。经郭市长亲自作若干次访问后,地方盗窃几乎完全肃清,已能做到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为数十年来未有之好现象。广东省政府民政厅厅长李扬敬亲自来湛考绩时,对本市治安工作之成就,曾予以嘉奖。郭市长的部下,多数是青年学生及军人出身,操守廉洁,且做事精神都很好,但行政经验究竟不够,故第一年上半年,税务办理收入成绩欠佳。财税方面,直至第二年上半年,才开始猛进。

第九,从第一年下半年开始,郭市长特别注意市政中之医药卫生行政以及工商业贸易、盐业、渔业及牧畜的开发和增产。此时,湛江市政一切已入轨道,湛江市已形成为华南经济及国际贸易出口中心,已加强出入口管制及物价之评议与货物的调节,生产之鼓励,最大的成功,为本市荒地之开垦,番薯、蔬菜之普遍增产,农、海产大量进出口。中此时期,最严重的问题为加强海上之缉私。

第十,自第一年开始至第二年上半年,郭市长已办理外交及国际问题多件。有如,电灯局奉国民政府外交部命交还法国人问题,越南侨民遣返及居留问题,法国人居留及汇理银行之存在问题。同期,前来访问本市的有美国登陆艇前后四艘、法国巡洋舰一艘,以及日俘约二百五十人和外侨等,郭市长均一一善为接待与处理。

图片

“新湛江五年建设计划”

图片

在郭市长就任不久,就定下了“三民主义新湛江五年建设计划”和第一年实施进度表。该表系民国三十五年(1946) 5 月1 日所订,付诸实施后,曾于同年6 月16 日将原件抄呈国民政府文官处,该处于同年10 月7 日登记收文一入三(677)。

这个建设计划,有一部分已付诸实施,有一部分当年正在筹备建设。总以孙中山先生之民生主义为施政中心。因为战后新收复的地区,百端待举,地方行政措施,自以行使民权,安定人民生活为主要任务;而人民生计及经济建设、交通建设、卫生建设、港湾建设均为光复后之要政。在施政第一年,则因市府财力及人力有限,仅能急其所急,就其急办、能办、易办、必须办及救急部分和基本事业有关业务,优先实施。

《三民主义新湛江五年建设计划第一年进度表》

—— 湛江市市长郭寿华手订

(35)一月十六日至七月十六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民主义新湛江五年建设计划》实施后,湛江市的经济、人心、治安日趋安定。故在郭市长任内,可说是百废俱兴,人心安定,生活安定,物价稳定,治安平靖,此绩与本计划之实施大有关系。

图片

赋诗咏吟赞湛江

图片

郭寿华市长在湛期间,不仅逐一考察、记录了湛江市的重要古迹名胜,而且赋诗咏吟湛江市十景。

咏湖光岩吊宋承相诗一首

扭转乾坤成再造,当年宋室有奇才。

湖边庙宇分明在,烟雨迷蒙感慨来。

钱(田)头村越王祠纪念诗二首

幸获垂青岂为诗,孤忠犹仗故君知。

名王庙宇堪千古,大业堂堂百代思。

才高八斗岂平常,上国衣冠拜九荒。

海峤知音膺附马,千秋遗爱在他乡。

寸金桥纪事诗

执戈捍卫作英雄,千古无名史册中。(注:都是无名英雄)

寸土尺金金不换,当今桥畔血犹红。

凭吊硇洲宋王城

最足今人凭吊处,硇洲宋室帝王城。

波光照耀城头月,一片古魂万古晶。

白头山咏歌

海上仙山话九州,奇峰叠翠倚城楼。(注:宋兵曾在此筑城,今已颓屺。)

美人名将休伤感,总许人间见白头。

赋东营(坡头)晨渡

分明碧水界中分,朝日方升映霭云。

欲渡何忧无舟楫,问心未愧圣明君。

西营(霞山)夜月

海头古市方兴日,锦绣河山拱抱回。

感慨今年明月夜,梅花歌舞彩云开。

西赤远眺

神龙挂影与天齐,田野牛羊跳不迷。

此去途程无限远,惊心铁轨贯欧西。

鸭乸港观潮

春潮水暖鸭先知,款乃舟声日影移。

喜睹群黎同庆乐,渔歌唱晚棹归迟。

沙环海浴场纪事

天为华盖水长流,日月江山作伴游。

戏逐闲鸥浮海上,西环松柏独清幽。

郭市长还对湛江清明节日民俗加以考查记述,并赋七绝十首。

其一       踏青野宴

寒食东风菊满篱,踏青野宴此其时。

荣宗耀祖增雅兴,忠孝传家百代思。

其二       扫墓

清明时节雨凄其,亿万儿孙扫墓碑。

民族精神千古在,孝思不匾著遗规。

其三       斗鸡

锦城喔喔听鸡鸣,起舞更深夜正明。

胜利必然有把握,萧萧风雨数征程。

其四       放风筝

一线扶摇欲上天,春风得意美人筝。

虫鱼鸟兽随心变,暴雨来时值几钱。

其五       打秋千

环肥燕瘦各千秋,韵事于今付水流。

天空当年遗迹在,重阳依旧伴秋千。

其六       拔河

力拔山河气盖世,众志成城心不馁。

英雄自古宁有种,誓将大局扭回来。

其七       钻火

清明钻火长安市,儿童赏赐各有加。

可怪唐人金饭碗,如何落在外人家。

其八       蹴球

大好鸿图一跳时,江山如画任驱驰。

龙门有日终须跃,且看反攻龙虎姿。

其九       赛龙舟

竞赛龙舟古已传,风行比吊屈原先。

端阳未届心先醉,节度清明又一年。

其十      斗画眉

鬓俏眉高不让人,能歌善舞动天真。

文经武纬非凡鸟,待时唱出太平春。

郭市长赞美湛江的诗歌,还有《湛江市花咏)(古风):

饶有英雄气,喜作凤凰花。

卓立椹川畔,四海称奇葩。

夏至生绿珠,春深满红霞。

初晨翔白鹤,黄昏起暮鸦。

古榦蹲山豹,盘根舞银蛇。

市街如鳞栉,路树绕人家。

密林栖飞鸟,滨海产鱼虾。

乘桴欲放歌,安步可当车。

白帆归白昼,黄土种黄瓜。

湖边寻古迹,花径话桑麻。

政简民安乐,兴来弹琵琶。

楼头赏花月,美哉我中华!

图片

《留别湛江父老书》

图片

民国三十六年(1947) 5 月,郭寿华市长奉国民政府国防部电召,回部任少将,主编《八年抗战史》 ,遂辞去湛江市长职,赴南京,行前写有《留别湛江父老书》:

寿华奉命于抗战胜利之初,广州湾租借地新收复之日,百端待举,政务丛集;幸赖张长官、罗主席之厚爱指导,部属同人之用命,各父老兄弟姐妹之赞助,在湛中央派驻各机关之合作,去岁以还,本以身作则,苦干苦守之精神,坚苦奋斗。

市政各级机构,赖以建立,市政得以实施;三民主义新湛江五年建设计划,得以逐步实现。虽因人力物力,与时间经济种种问题,每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未能谦意之事甚多。然以目前现状而论,则各级地方行政组织,与“民”“财”“教”“建”“兵役”“粮政”“户政”“救济”诸大端,均已具有规模,大有百事俱兴之象。尤以禁政之彻底执行;“铁路”“海港”“电政”“公路”, “机场”“水井”,之兴筑;工商农鱼(渔)业之鼓励均为湛江新兴之现象;且为从法人手中收复广州湾,改建湛江市以后之要攻,而为法人租借期所未及者。

吾人应坚决信仰自己政府,确有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以建设新湛江之计划、决心与能力。吾人应认识本市市政前途之光明,……吾人更不能妄自菲薄,失却中华民族自力更生之自信心。……故湛江虽为海峤,然现在治安尚觉井然有序;惟望今后群策群力,一心一德,……本治安第一,生产第一,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共奠湛江如磐石之安。务期三民主义新湛江五年建设计划,得以继续实现,实为至要,成功固不必自我也。至本任一切财政向极公开,每月收支,均送财委会参议会,与上级会计处审计处,重加审核,每月公布,随时备查。公物、公枪,均保存清妥,有上下任交代清册可稽,至民枪与各级财政,则属各区自治范围,警察分局则属警察范围,税捐则属税政范围,各有专司,各有系统,各有职责,市长则负督导之责。总之,本人任内一切,应办手续,与财物,本人绝对清白廉洁。

寿华黍奉委为第一任湛江市市长,视湛江即属本人父母之乡,本人今后自愿作本市市民,无论今后本人是否继续居住湛江,然对此“美丽之南中国花园”,实为本人第二家乡,自当永远负其市民应尽之一切责任,全力为保卫与建设将来之新湛江,而尽更大之牺牲与努力,在所不辞也。顷者寿华因国防部长官来电,调回国防部工作;不得已,再度呈请辞市长职务,及所兼各职,幸获省府批准,并派柯市长接充,以柯市长之才能,今后市政可期突飞猛进,今后寿华仍当一本市民天职,竭忠尽智,以市民资格赞助市政建设也。临别惆怅,不胜依依,恭祝各位健康。弟郭寿华识启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五月十五日于湛江市政府⑤ 。

翌年,台湾“二二八事变”起,郭寿华将军遂奉调台湾。晚年,郭将军寓居合湾阳明山麓寿园,著有《湛江市志》,1972 年交由大亚洲出版社印行。

注释

① 竟辛:《湛江市“国民政府”成立暨历任市长概况》,《湛江文史资料》第18 辑,第48 页。

② ③ ④ ⑤ 郭寿华:《湛江市志》,大亚洲出版社1972 年出版,第153 、154 、155 、162—165 页。

作者

刘佐泉

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历史哲学研究所

(本文原载于《湛江文史》第21辑;

为方便阅读,段落划分略有改动。)

编辑:大牛

「广州湾历史研究资讯」第107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